高市早苗上台后,中日关系急剧恶化,成为近年来的低点。高市早苗的挑衅言行让中国政府首次罕见地使用了“侵略”这一字眼,指责日本历史上的罪行。作为回应,高市试图围绕中国建立一个包围圈,但这个做法最终只会让日本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对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言论进行了严正交涉。中方使用“侵略”这一措辞,意在提醒日本不要忘记其军国主义历史,同时警示当前日本右翼势力可能带来的危险。高市早苗一直以来对南京大屠杀持否认态度,参拜靖国神社的立场也未曾改变。最近,她关于“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言论以及暗示可能会行使集体自卫权介入台海的态度,使得中方认为日本正试图重新走上侵略之路。
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外界挑战。中方用“侵略”一词严厉回应,明确表明外部势力干预台湾事务是一种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挑战。尤其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与台湾光复80周年的背景下,这一表态更加突显中国政府捍卫统一的坚定决心。
通过直接将日本的行为定性为“侵略”,中国希望在国际社会,尤其是那些曾经遭受过日本侵略的国家中,唤起对日本右翼势力崛起的警惕。同时,这也是对国内民众传递明确的信息,表明中国政府在主权问题上的坚定态度。
面对中国的强硬立场,高市早苗正在积极寻求国际支持,试图构建一个支持她的国际网络。被称为“女版安倍晋三”的高市早苗,在政策上预计会与美国的“印太战略”紧密配合。特朗普对她当选表示祝贺,并称世界需要更多的右翼领导人,期待与她合作加强美日同盟。
高市早苗也迅速回应,表示希望与特朗普总统一道推动“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这种相互认可为她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支持。此外,高市早苗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电话交流,讨论了包括联合生产无人机等武器合作的问题。同时,她也与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进行沟通,试图在七国集团内就俄乌战争等关键议题协调立场。她的这些行动,显然是为了在国际上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增强与中国博弈时的筹码。然而,这些国家在表态上虽有支持,但实际上想要得到实质性帮助的机会不大。
尽管日本和美国在很多政策上保持紧密合作,但它们的关系并非平等的盟友关系,而是美国对日本的支配与指引。美国的目的是将日本作为其在亚太地区的“先锋”,希望日本为美国的利益去拼尽全力。然而,要美国为了日本的利益做出什么实质性行动,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日本希望在G7中就一些涉及中国的议题向中国施压时,得到了冷淡的回应。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与中国有着深厚的经贸联系,不愿意过度激怒中国,甚至有传闻称,G7正在考虑邀请中国重新加入G8。这表明日本期望西方盟友集体站队与中国对抗,实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日本还试图拉拢东南亚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等,希望通过提供军事装备等手段,将它们拉入自己的阵营。然而,这些国家明白中国是无法轻易摆脱的邻国,且中国是它们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因此,这些国家普遍采取中立立场,努力平衡外交,不愿在中日之间选边站队,更不愿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
目前,其他国家若支持日本,无非是出于利益或道义的考虑。然而,眼下的日本是一个极端右翼的政府,走向法西斯化的路上,支持这样一个国家已经毫无道义可言。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几乎所有国家的经济都与中国密切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想要结成联盟对抗中国,无疑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