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云南新闻11月16日电 (陈静)11月14日至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新闻传播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专业委员会、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红河学院主办,红河学院新闻传媒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的“第一届边疆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蒙自市红河学院顺利举行。
红河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安镇宙在研讨会开幕式致辞。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主任杨新刚代表省委宣传部致辞,红河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安镇宙,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线上),中国新闻传播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天津师范大学刘卫东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马娟,出席本次会议并致辞。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河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学院等40余家高校、媒体、科研机构及学术期刊的1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滇南边疆,共同探讨新时代边疆国际传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主任孔建勋作研讨会主论坛主旨演讲。
会议主论坛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中国传媒大学张毓强主持,《国际新闻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刘海龙评议。中广联周边传播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大学周边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王斌,云南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马翀炜,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主任孔建勋主任,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研究院执行院长田阡,云南省新闻传播教指委主任、红河学院新闻传媒学院特聘学术院长、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单晓红,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王仕勇,红河州河口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谢玲等来自新闻传播、区域国别研究等领域的资深专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深入阐释边疆国际传播的时代命题与研究路径,围绕周边传播理论、区域国别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全球在地化与边疆传播、边疆传播的理论构建、边疆国际传播实践等前沿议题作主旨演讲,从跨学科、跨区域、跨文化视角深度解析边疆国际传播在新时代国家战略布局中的作用,为推动边疆地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与实践参考。
会议设置五个分论坛,分别围绕“数智时代边疆地区国家传播理论建构”“国际传播战略与实践研究”“面向周边国家的区域国别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际传播”“边疆媒体与民众传播实践与舆情应对”等主题展开交流。与会学者结合田野调研、实证分析与新兴媒介技术应用,就边疆传播的在地叙事逻辑、跨境传播机制构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符号的传播路径、边疆舆情风险治理、AI赋能边疆传播创新等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入探讨。分论坛现场讨论热烈、观点交锋充分,全面展示了我国边疆国际传播研究的学术活力与实践探索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