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有26个儿子,但他为何特别宠爱大儿子朱标呢?通常人们都会认为,家里最宠爱的小儿子或大孙子才是长辈的心肝宝贝,可在朱元璋这里却有所不同,他最宠爱的恰恰是大儿子朱标。
首先,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他出生时,朱元璋已经28岁了。我们知道古人结婚通常较早,28岁才有第一个孩子,已经算是比较晚得子了。而且朱标的母亲是朱元璋命中的贵人——马皇后,想不宠爱他都难。
其次,朱标的才能非常突出!朱标13岁时便被朱元璋立为太子,从小便跟随父亲处理政务。在这期间,朱标还得到了像宋濂这样的名师辅导,他的军政才能得到了朱元璋的充分认可。朱元璋自己出身贫寒,年轻时受过许多苦,文化水平不高,但当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如此出色时,心中自然充满了喜悦,越看越喜欢。
另外,朱标的为人非常宽厚仁爱。他待人宽容,尤其是对待自己的兄弟们。当兄弟们犯错时,朱标并没有借机打压他们,而是主动在朱元璋面前为他们求情,力求让他们免受处罚。这种行为让朱元璋看到了家庭的和谐,也让他更加放心,认为即使将来把江山交给朱标,也不会出现兄弟们相互残杀的局面。与此同时,朱标的宽厚仁爱也赢得了兄弟们的尊敬。
朱标还经常在朱元璋面前劝诫他:“您不要太严厉!”朱标认为,如果君主明智,臣民自然也会明智,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官员的无能。这样,父子两人形成了“红白脸”的局面,朱标的这种做法让群臣更加信服和支持太子。这样一个深得父亲和朝中大臣们喜爱与信任的太子,显然在朝廷上有着极高的威望。
比如,朱标的老师宋濂在晚年因胡惟庸案被牵连,按理说朱元璋应该处死宋濂,但因为太子朱标的极力求情,朱元璋最终给了儿子面子,保全了宋濂的性命。
有了这样一位既懂事又有前途的儿子,朱元璋怎能不宠爱他呢?然而,天不遂人愿,太子朱标不幸早逝,朱元璋精心安排的未来也因此破灭。这个悲剧让朱元璋心情极为沉痛,也深深地影响了大明王朝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