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国的前半生 NO.52 李世民的眼泪?
迪丽瓦拉
2025-09-25 08:03:16
0

NO.52

据两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在听到裴寂等人的提议后,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的是李世民。

李世民:宋老生轻敌急躁,可一战而擒,刘武周和突厥虽然看起来关系不错,实际上互相猜疑。我们本来是为了大义而起兵,应该一鼓作气直入西京,如果遇到一点小小的困难就班师,将士们对我们还会有信心吗?我们这支部队才刚组建不久,一旦没了信心,大家可能就散伙了,如此一来,就算回到太原,我们又怎么可能保全自己?

然而,无论李世民言辞有多恳切,李渊的态度却始终都是“咬定撤军不放松,人设立在怂包中,千说万说还坚持,任尔东南西北风”。

他下令部队马上出发,返回晋阳。

当天夜里,李世民越想越担心,于是又立即前往李渊所在的大营,想要继续劝谏。

可那时李渊已经睡了,营门紧闭,李世民根本进不去。

他只能在营外放声大哭。

营中的所有人都听到了,李渊也听到了。

他这才召李世民进来,不耐烦地问:你在外面哭什么?

李世民哽咽着说:如今我们前进则胜利在望,后退则可能全军溃散,要是敌军再在我们后面追击,败亡就在眼前,我怎能不悲伤!呜呜呜……

眼泪的力量是无穷的。

李渊被打动了,决定收回之前的撤军命令。

可这似乎有点晚了。

因为有的部队在此之前已经出发了,已经走在回晋阳的路上了。

怎么办?

李渊有些为难。

但这难不倒早有准备的李世民。

他胸有成竹地说:右军整装尚未出发,左军虽然已经开动了,还没走远,我现在马上去追他们,应该也来得及——李世民是右军主帅,左军的统帅则是李建成,所以如果这个记载是真的,那就说明李世民站在了正确的一面,而李建成则相反。与后来李世民改史的方向是一致的。

听了李世民的话,李渊欣慰地笑了:我的成败都在于你。知道了还说什么呢?快去做啊。

于是李世民立即出营上马硬是将左军又追了回来。

相比之下,《大唐创业起居注》的记载则简单得多。

在部分下属(没说是裴寂)提出回军的建议后,李渊便问自己的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你们的意见是什么?

两人都认为不应该撤军回太原。

李渊也坚决地站在了两个儿子这边:你们说得对。那些懦夫,差点坏了我的大事!

那么,究竟哪个版本是对的?

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前一个版本中,李世民的戏实在是太多了,而我们知道,一道菜如果调料加得太多,往往是由于食材不新鲜。

更何况,在军营中大哭,本身也会对士气有不利影响,且李渊立场的转变也太过突兀,本来说什么都不听的,被儿子一哭,又说什么都听了,这样的情节怎么看都感觉不自然——就像我老家镇上摆的塑料盆景一样。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个人意见,很不权威。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李渊最终没有撤军

数日后,后方的粮食终于运到了。

连绵不绝的阴雨也在八月初停了下来。

雨过天晴,李渊心中原本的阴霾也一扫而空,随即率部从山间小路向霍邑进军。

行军途中,他给两个儿子出了个题目:宋老生若是凭借坚城固守不出,我们该怎么办?

李建成、李世民回答:宋老生出身寒微,近几年靠着打变民军才一步步升到了现在这个位置,在隋朝朝廷中根本没什么根基,所以立功心切,一定会出战,万一他真的不出来,那也有办法——我们可以对外放出风声,说他对朝廷怀有二心,因此作战才不积极,如此一来,他为了避免朝廷的猜疑,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出城与我们决战。

对这样的答案,李渊很满意你们说得对。我军在贾胡堡这么长时间,宋老生都没什么动作,这样的人能有什么作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关羽失去荆州的事件,一直以来被人们提及,大家也纷纷议论其“轻敌”之失。虽然从军事角度来看,关羽对曹魏...
原创 宋... 岳飞,这位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以“莫须有”的罪名,在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
原创 阿... 这两年,俄罗斯手里的牌打得越来越紧,乌克兰那边迟迟收不了场,北约步步紧逼,远东经济也已经撑不住了。有...
原创 刘... 刘备临终时,面对日益衰弱的身体,身处白帝城的他已经无法再统领蜀汉。生命走向尽头,他深知自己将无法再亲...
原创 湖... 三国时代,风云激荡,英才辈出。在这片英雄辈出的历史舞台上,若要论及最为出类拔萃的战将,无疑关羽当之无...
原创 隆... 在古代中国,皇帝的地位至高无上,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代表了帝王对国...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壹圆银币简介 一、历史背景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为统一货币制度,决定铸造新式银币,以取代清末流通...
原创 死...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各种实力强大的将领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着悲壮与荣光。然而,往往在权力的斗争中,这些...
原创 赵... 赵云在长坂坡的英勇表现无疑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大亮点,他单枪匹马大闹曹军阵营,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
原创 商... 在中国古代史中,商汤灭夏被誉为一项辉煌的历史成就,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然而,当我们翻开古老的甲...
原创 清... 清朝的八旗制度,作为其军事和行政体系的核心支柱,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维护国家稳定与政权力量的关键。然而,...
原创 东... 高欢原本出身于怀朔镇兵户之家,后参加杜洛周、葛荣的起义军。普泰元年(531年),高欢起兵于信都,带兵...
原创 商... 商汤灭夏这一历史性事件,标志着夏朝的终结和商朝的崛起,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改变...
不可思议!李氏朝鲜科举的难度居... 因为微信推荐机制的更改 如果您喜欢敝号 请进入敝号页面点亮“星标” 文/广成子 李氏朝鲜向明朝学习,...
原创 唐... 在唐朝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中,李世民的众多兄弟结局悲惨,但有一人却在这场腥风血雨中幸存下来,他不仅安然...
理论宣讲丨范县开展“文明探源我... 7月22日,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在范县拉开帷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马俊才带来《河南在中国新石...
原创 朱... 朱元璋,这位明朝的开国皇帝,以其草根出身和在政治上的冷酷手腕,成就了非凡的历史地位。自幼贫困,他的家...
走进山西博物院“山河永固”展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在...
原创 郭... 1949年,蒋中正兵败下野,开始了他与台湾的长期征途。而在中国大陆,郭汝瑰这个名字开始进入了历史的风...
原创 满... 在几百年前的某一天,黄昏的天色显得异常昏暗,寒风凛冽。那时,来自北方草原的满族和蒙古族悄然崛起。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