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因消息泄露,哈东司令遭敌伏击:“不要管我,你赶紧带队突围!”
迪丽瓦拉
2025-09-25 08:31:21
0

记录与传承红色记忆,创作的道路不易,欢迎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1937年4月的一天,东北的抗日英雄“哈东游击队司令”李福林,正在前往省委开会的途中。不幸的是,因汉奸的告密,他的队伍在黑龙江省通河县的二道河子北山遭到敌军伏击。李福林只带着少年连和警卫连的约170人,而敌人则是数倍于己的六、七百名日伪军,敌我力量悬殊,形势非常严峻。

天刚刚破晓,寂静的树林里突然响起了激烈的枪声,震动了四周的鸟群,它们纷纷飞散。李福林带领的抗联官兵陷入了被动的困境。虽然他沉着指挥,但在敌人数量远超自方的情况下,突围似乎遥不可及。经过一天的激战,李福林意识到弹药已经所剩无几,决定指挥部队组织突围。李福林身先士卒,冲在队伍的最前面,然而敌人的子弹不偏不倚击中了他,两只脚被打断,无法再站立。

眼看李福林受伤,战士李宝太立即冲上前去,将他背起。然而不幸的是,他们跑出不远,李宝太也中弹倒下,英勇牺牲。此时,齐副官赶到,迅速准备背起李福林,带领队伍继续突围。然而,李福林却用命令的语气坚决拒绝:“不要管我,赶紧带队突围!”齐副官不忍离开他,决心将司令背起。紧急关头,李福林再次下达命令:“我命令你,不要管我,赶紧率队突围!”这一命令无比坚定,深刻体现了李福林对部队、对战友的无私与责任。

在敌人步步逼近的紧迫情况下,齐副官含泪带着队伍继续突围,而李福林孤身一人,在敌人的密集枪火中英勇掩护,最终壮烈牺牲。战斗持续了一整天,李福林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年仅30岁。

李福林,原名公道轸,后改名崔东范,1907年生于朝鲜。由于家境贫困,他只读了四年的私塾。11岁时,家里因无法偿还债务,他随父母逃往中国东北,在吉林省和龙县的明岩村定居,靠为地主家做苦力勉强度日。李福林的少年生活充满了艰辛,他的父亲、叔叔、哥哥为地主工作,而母亲则在家当女仆,李福林自己也不得不为地主放牛,勉强维持生计。

13岁那年,李福林独自去县城的一家中药铺做学徒,生活并没有因为这份工作而变得轻松,老板对他常常是暴打、训斥,但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李福林忍辱负重,艰难度日。苦难的童年让李福林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也使他早早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并参与了革命活动。

1928年春,李福林因组织秘密会议被敌人发现,他和其他5名同志被捕,敌人急于邀功,将他们押送到警察署。在途中,李福林趁敌人不备,用尽全力挣脱了手中的绳索,在经过一座小桥时,他猛地一拳击倒了押解他的警察,趁机逃脱。此后,李福林成为敌人追捕的目标,逃入了深山,虽然不敢轻易现身,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抗日斗争。

在此后的日子里,李福林的家也被敌人严密监视,他的处境愈发危险。一次,李福林的哥哥带着新买的胶鞋和七元钱来找他,告诉他要尽早离开家乡,去投身抗日战争。哥哥的话如同一针强心剂,李福林带着报国之志,告别了家乡,开始了艰难的抗日之路。

李福林的革命道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1929年,李福林在黑龙江省积极从事农民运动,发展抗日力量,并逐渐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的中坚力量。尽管他屡次遭到敌人的追捕和迫害,李福林始终没有放弃,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福林和其他革命者成功从监狱中被营救出来。

李福林出狱后,接到了新任务,成为中共满洲省委的巡视员。随着日军侵略的加剧,东北的广大农村陷入困境,灾民增多。李福林积极响应省委号召,组织开展“难民”救济工作,并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反日宣传,建立反日会、反帝同盟等组织,迅速动员了大量民众加入抗日行列。

1932年秋,李福林和金策一起组织了一次规模庞大的反日示威,抗议队伍浩浩荡荡,民众情绪高涨,喊声如雷。然而,日本侵略者对这次示威进行了疯狂的镇压,许多示威者和革命同志被逮捕或枪杀。为了打击敌人,李福林决定创建武装抗日队伍,逐步从群众性斗争转向武装斗争。

1933年6月,李福林和赵尚志等人联合义勇军,成立了珠河反日游击队,李福林担任党支部书记。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和队伍一起深入敌后,进行游击战,打击敌人,保卫民众。1934年,珠河反日游击队改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李福林担任党委书记。由于李福林的领导和指挥,队伍逐渐壮大,并在多个战斗中取得了胜利,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1937年1月,李福林率领队伍在哈东一带与日军激烈作战,多次袭击敌人的据点,击毙敌军,缴获武器。到达4月,李福林带队前往省委开会时,不幸遭遇伏击。经过一整天的激战,李福林指挥部队成功突围,但自己却在敌人重重包围中壮烈牺牲。

李福林一生坚守信念,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的利益,英勇奋斗、死战不退。他不畏艰难,亲近战士,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在革命队伍中树立了崇高的威信,成为人民心中永远的英雄。李福林——“哈东司令”,英雄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记忆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公元前196年的秋天,寒风凛冽,空气中透着一股刺骨的凉意。35岁的韩信,曾经被誉为兵仙的伟大将领,竟...
原创 卫... 西汉历史延续到汉宣帝时期时,刘询已经成为了西汉的第七位皇帝。依托先祖打下的坚实基础,刘询的统治相对稳...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有26个儿子,但他为何特别宠爱大儿子朱标呢?通常人们都会认为,家里最宠爱的小儿子或大孙子...
原创 隋... 在隋唐系列小说中,宇文成都的命运极富戏剧性。他的四场关键战役:南阳关之战、晋阳宫之战、四平山之战和紫...
原创 中... 高市早苗上台后,中日关系急剧恶化,成为近年来的低点。高市早苗的挑衅言行让中国政府首次罕见地使用了“侵...
原创 刘... 公元201年,刘备在与曹操的对抗中再次遭遇失败,这一次的战败让他不得不狼狈地逃入荆州。刘表听闻此事后...
原创 三... 在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庐江太守陆康带着年仅六岁的儿子陆绩,踏上了前往袁术府邸的路。年幼的陆绩虽然只有...
原创 朝... 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变化,有时是和平的时代,有时却是动荡不安的时期。 当时代处于和平时期,人们的生活安...
原创 山... 1947年,华东野战军发生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件。那一年8月,随着战局的复杂性和指挥需求的变化,华东野...
原创 朱... 中华历史的帝王更替:朱允炆的短暂而神秘帝王之路 中国历史悠久,跨越了五千年。从大清灭亡到溥仪退位之前...
原创 北... 北宋无将,南宋无相。这个说法真的正确吗?杨家将和狄青显然不认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一说法的背景...
原创 朱... 杀尽功臣盗世人,这句诗简洁有力地揭示了朱元璋的残酷一面。作为一名专注于历史资料研究的学者,我发现,许...
心相近|中埃携手,书写文明互鉴...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今夏落幕,250件埃及珍贵文物又将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新开放的大埃...
原创 假...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是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汉朝刘家后代。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王莽最终...
原创 他... 除了这些历史事件之外,我们还不能忘记那些为今天的繁荣付出巨大贡献的前辈们。无论是在经济落后的和平年代...
原创 他... 1955年,中国解放军举行了历史性的首次授衔仪式。这一年,55位开国上将正式诞生,其中有三位将军姓杨...
原创 赴... 淮海战役开始于1948年11月6日。当时,杜聿明正在葫芦岛处理国民党军从海上撤退的事务。他于11月9...
原创 古...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战争一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在很多古装剧中,我们常常看到战场上凌乱不堪的景...
原创 三... 39年前,9位专家曾坚决反对修建三峡大坝,警告称如果大坝建成,可能会带来无法挽回的灾难,甚至到时再无...
原创 小... 女英雄穆桂英是历史文学中的虚构人物,最早出现在明代熊大木的小说《杨家将演义》里。随着不同朝代戏剧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