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杀了15万贪官,为何仍止不住腐败?三大致命缺陷太扎心
迪丽瓦拉
2025-09-25 22:02:04
0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痛恨贪官,曾杀贪官杀到手软,15万颗人头落地,甚至把贪官剥皮填草挂在衙门口示众,可贪官却像割不完的韭菜,杀了一茬又冒一茬!

他到死都想不通,为什么我对贪官这么狠,他们还敢贪?

这事还得从朱元璋的童年说起,朱元璋出身贫农,爹妈兄长全因为贪官克扣赈灾粮饿死,他自己讨过饭、当过和尚,尝尽了贪官的苦头。所以当上皇帝后,他对贪官恨得牙痒痒,发誓要创造个“无贪王朝”。

登基第一年,朱元璋就下令,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立斩不赦,还株连九族。那时一个县令年薪才九十石米,换算成银子也就三四十两,也就是说,官员只要敢多拿一年的工资,就得掉脑袋。

更吓人的是朱元璋发明的“剥皮实草”刑法。传说把贪官剥皮后,往皮里塞稻草做成标本,挂在衙门大堂上,让下一任官员天天看着发抖。虽然正史没明确记载,但民间传得很真,足以说明朱元璋对贪官的狠劲。

他还搞了个“全民抓贪官”政策,老百姓只要发现贪官,能直接绑了送京城治罪,谁敢拦着就诛九族。听起来特解气,可实际上没几个老百姓敢这么干,毕竟贪官手下都有衙役打手,普通百姓哪敢硬碰硬。

朱元璋见民间响应不积极,干脆成立了锦衣卫。这帮人穿着飞鱼服、佩着绣春刀,整天盯着官员动向,谁家晚上吃了啥、跟老婆吵了啥架,第二天就能报到皇帝案头。

有回户部侍郎郭恒贪污粮食,锦衣卫一查,从中央到地方牵扯出数万人,朱元璋眼睛都不眨全给砍了,连六部尚书都没能幸免。可杀完之后呢?新上任的官员没过多久又开始贪,简直成了恶性循环。

为什么朱元璋越杀贪官越多?说到底他的反贪政策从根上就有问题,三大致命缺陷注定了失败结局。

第一个就是官员的俸禄很低。明朝官员的工资是历朝历代最低的,一品大员年薪才1044石米,到了七品县令就只剩90石。而且这些俸禄还不全发粮食,经常用废纸一样的“宝钞”或者布匹顶替。

到了明中后期,宝钞贬值成废纸,官员实际收入连规定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你想想,一个县令要养活全家老小,还得自己掏钱雇师爷、衙役,修缮衙门,这点工资连喝粥都不够。

有个叫海瑞的清官,当县令时天天啃青菜,老娘过生日才舍得买两斤肉,就这还被同僚笑话“装模作样”。官员们心里都在想:“不贪饿死,贪了可能被抓,反正都是死,不如贪了再说!”

第二个是权力结构失衡。朱元璋为了集权,废除了丞相制度,自己直接管六部,结果忙得脚不沾地。为了监督官员,他设立了锦衣卫,后来又有东厂、西厂,这些特务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权力大到没边儿。

可问题来了,谁来监督这些监督者呢?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原本是反腐先锋,后来自己成了最大的贪官,私藏兵器、霸占民女,连皇帝的贡品都敢截留。

东厂太监刘瑾更夸张,贪污的钱财比国库还多,被抄家时搜出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万两。朱元璋想靠特务反腐,结果这些特务先腐了,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三就是朱元璋的“双标政策”。他对百官狠到极致,却对自己的子孙后代无限纵容。明朝藩王们仗着特权,在地方上圈地抢粮、垄断生意,比贪官还贪。

朱元璋规定藩王每年俸禄一万石,是一品大员的十倍,可他们还不满足,到处强占农民土地,甚至敢跟国库抢税银。

就拿万历皇帝的弟弟福王来说,在河南圈了两万顷土地,老百姓被逼得流离失所,他却天天在王府里花天酒地。

朱元璋自己搞反贪,却养出一群蛀虫子孙,这反腐从根上就失去了公平性。

到了朱元璋晚年,他自己都无奈了。在给大臣的诏书中,他沮丧地说:“我杀了这么多贪官,可早上杀了,晚上又有人犯,这到底是为啥?”

其实答案很简单,光靠杀人解决不了腐败问题,得让官员“不必贪、不能贪、不敢贪”。可朱元璋只做到了“不敢贪”,却没解决“不必贪”的问题。官员连饭都吃不饱,不贪咋活?

反腐结果就是,明朝成了中国历史上最腐败的朝代之一。从洪武年间到崇祯亡国,贪官就没断过,最后连崇祯皇帝都哀叹:“文官爱钱,武将怕死,大明要亡了!”

朱元璋要是地下有知,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最后毁在腐败上,估计得气得活过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抗... 1937年抗战爆发与平西第九团的崛起 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北平(今北京)卢沟桥发起侵略,标志...
原创 “... 刘綎,身经百战,声名远播,曾在缅甸、朝鲜等地大显身手,平定异族,威震四方。史书记载,他不仅是一位勇猛...
和气致祥分享:《易水寒光——易... 易 水 寒 光 ——易县大北城宋辽金银器窖藏展下篇 沈阳博物馆特展 和气致祥分享 “易水寒光——易县...
原创 她... 《——·前言·——》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爱新觉罗·莽古济的命运无疑是最为悲剧性的之一。她不仅是皇...
原创 军... 军统有着复杂而严密的结构,四杀手、三剑客和八大金刚这三大势力的组合,虽然名字听起来好像能凑成十五个重...
原创 袁... 一、袁天罡初涉相术,预言崭露头角 袁天罡是蜀中成都人。隋朝时,他曾任资官县令,到了唐代武德年间,又...
原创 同... 在三国时期,赵云和魏延这两位蜀汉名将的关系,可能与大家的普遍想法大相径庭。很多人认为他们是亲近的战友...
原创 民... 1947年的武汉大学校园里,樱花树树影婆娑,琅琅书声与时代风云交织。这一年,一位名叫蔡述文的中央社记...
原创 郗... 郗鉴,虽出身并非显赫,他的家族原本只是东晋时期二流的士族,但凭借着超群的谋略、非凡的胆识与坚忍不拔的...
原创 《... 在《三国志战略版》的世界里,新玩法总是让人眼前一亮。关银屏这次带来了不一样的黑科技。以往常见的青州兵...
原创 夷... 说起来,夷陵之战这事儿吧,挺让人唏嘘的。刘备一把年纪了,非要为了给关羽报仇,带着一帮年轻将领去打东吴...
原创 赤...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为精彩的一幕,周瑜巧妙地以少胜多,成功打败了曹操的70...
原创 曾...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如同一颗璀璨的宝石,熠熠生辉。其中,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无疑是最为耀眼的篇章...
原创 他... 大唐盛世,历史上无数的文人骚客都为之歌唱,令人心驰神往。长安城的繁华,气吞万里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吸...
原创 明... 在谈及明朝征战安南的这场血腥而惨烈的战争时,几乎所有的历史学者都一致认为其“胜利”背后掩盖着巨大的代...
原创 李... 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们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可以确保您第一时间获得新的文章推送,同时也便于...
原创 诸... 许多人曾思考一个问题,诸葛亮这位神机妙算的军事天才,为何不能预见到自己会英年早逝呢?据民间流传,原本...
原创 清... 清朝后宫争斗的故事,许多人或许都有所耳闻。历史剧中的宫廷斗争,往往让人叹为观止,而在这些充满权谋和尔...
原创 岂... 即便新住持已经上任,但大家的关注点依然在释永信。因为他身后的“料”实在太多,越扒越有。 有网友表示...
原创 此...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深陷重围 符彦卿) 石公霸,高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