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真宗签订澶渊之盟的真实原因,不是惧怕契丹,而是惧怕王超
迪丽瓦拉
2025-09-26 20:32:12
0

宋真宗景德元年、既公元1004年,辽主耶律隆绪与母亲萧绰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率领二十多万辽军直扑中原,打了宋朝一个措手不及。后来宋真宗前往澶州御驾亲征,宋军士气高涨,在和辽军的作战中一度取得优势。但战争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宋真宗签订了著名的《澶渊之盟》,为此宋朝每年要给辽国三十多万“岁币”

很多人认为,这是宋真宗懦弱无能,惧怕契丹的表现。但小编认为并不是,因为相比于契丹,宋真宗在澶州战场上更怕一件事,而这件事和宋朝定州路三军主帅王超,息息相关。宋真宗作为堂堂天子,到底害怕什么样的事情?又为什么作为皇帝的他会害怕自己的臣下?

我们还要从当时的形势开始分析,宋辽双方对峙在澶州时,辽军约25万,但因为宋军是仓促迎战,宋真宗的身边只有数万精锐禁军,但宋真宗丝毫不慌,因为在辽军的背后,有着驻扎在定州的王超,他手下有十多万军队,辽军南下时,都曾经在定州吃过亏,不过辽军没有撤退而是继续南下

影视剧中的宋真宗

宋真宗认为算上定州军,自己这边也有二十多万的军队,而且还是本土作战,有着高大的城墙和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相比孤军深入的契丹人,赢面实在太大了。但很快宋真宗就笑不出来了,因为他在澶州居高临下、在和契丹的作战中取得优势后,就下令让王超率军和他夹击契丹,结果王超没有半点反应

这不是王超第一次无视宋真宗的命令,早在辽军刚刚南下时,宋真宗就让北部地区兵力最多、最强的王超狙击辽军,结果王超按兵不动。直到辽军和宋真宗在澶州对峙,期间整整一个多月,宋真宗多次派人让王超攻击辽军,但王超都没有响应,宋真宗陷入了沉思

王超为什么一直不奉命出击呢,《宋史》给出了答案,王超这个人“临军寡谋,拙于战斗”,特别是看到25万战力不凡的辽军,他起了畏战之心,因为害怕不敢来。但是宋真宗不知道王超当时的心理,王超的持续按兵不动,让他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澶州之战

影视剧中的宋军

在澶州之战的60多年前,辽军大举入侵中原,后晋皇帝石重贵令大将杜重威率军抵抗。结果杜重心怀异志,他先是按兵不动,让后晋皇帝不断给他补充兵源,同时和辽人勾结;在晋军和辽军作战的关键时刻,杜重威逼迫手下的士兵集体临阵倒戈,投降辽主耶律德光,辽军兵力大增,大败晋军,最终导致后晋灭亡

现在王超的行为,在宋真宗眼里越看越像杜重威,万一这家伙真起了什么歹心,宋朝就很有可能步后晋的后尘。宋真宗警惕王超的同时,也对眼前的情况非常担忧,辽军有20多万,而自己身边只有几万,就算王超没有歹心,但他一直不来,宋军的优势就没了。即便澶州城高墙厚,二十多万辽军持续进攻的话,也迟早会被攻破

在宋真宗忧心忡忡地同时,耶律隆绪和萧绰的日子也不好过,进攻宋朝以来他们接连损兵折将,就连主帅萧挞凛都在澶州城下,被宋弩射杀。即便他们人数众多,但终究是深入大宋腹地,前方有着屡攻不下的澶州城,后面还有拥兵十多万的王超,即便王超不动,辽军也会因为粮草殆尽,不战自溃

而王超一旦动起来,和宋真宗里外夹击,那么就是他们辽军的末日,出于这种忌惮,辽军的攻势也弱了下来。宋真宗敏锐地察觉到了辽军的变化,也对辽主的心态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于是遣使要求辽国退兵;但辽国想的是,皇帝和太后亲自率领国家的大部分军队出击,若是什么都没得到就退兵,是无法接受的

到时候耶律隆绪和萧绰的威望大损,他们甚至压不住手下的贵族,于是派出使者跟宋真宗谈判,双方不断为自己添加筹码,又和对方反复拉锯,最终达成了澶渊之盟。双方都在战争中吃了苦头,便约为兄弟之国,不再互战;宋给辽“岁币”,则是因为辽军南下时打出了收复关南之地的口号

关南之地,指的是燕云十六州中被柴荣收复的瀛洲、莫州一带,契丹说这是石敬瑭割给他的。但宋朝肯定不会给,双方争论半天后,担心王超有异心的宋真宗表示,关南之地的主权和行政权、军事权肯定不能给契丹,但每年的赋税可以给他们,以结束战争。关南之地一年的赋税是三十万左右,这就是三十万“岁币”的由来

澶渊之盟

这样做宋朝也亏不到哪里去,一来三十万岁币比战争的成本小很多,二来宋朝可以通过榷场贸易,将给辽国的岁币从契丹人手中赚回,实际等于没什么损失。而耶律隆绪和萧绰知道,宋朝不会再给更多好处,仗再打下去的话他们的危险也更大,一旦王超赶到他们就插翅难逃,于是他们见好就收,签订澶渊之盟后退兵了

最后我们来聊聊王超的下场,按道理说一个贻误军国大事,皇帝反复叫还不来的人,应该不会得到好的结局。但结果是宋真宗不仅没有治罪于王超,还给他加官进爵,王超死后更是被追封为尚书令、鲁国公,谥号“武康”,乍一看好像很不可思议,仔细一样其实不难理解

因为辽国之所以答应和宋朝议和,也是因为害怕王超攻击他们,如果辽军一退兵宋真宗就处置了手握重兵的王超,辽国不会不知道。到时候辽国会怎么想?原来王超不是引而不发,伺机攻击我们,而是你宋真宗叫不动他。那是不是辽国以后就可以在宋朝天子和边将之间做做手脚,搞个什么离间计之类的

所以即便王超不来,导致宋真宗作为天子却签下屈辱的城下之盟,宋真宗也不能对王超发火。哪怕是他到驾崩的时候,也只能憋着,就是为了给辽国一种王超不来,是听了我的命令,伺机攻击你们的假象,就是想告诉契丹,别想在大宋君臣之间搞动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神秘的“天运”纪年 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的纪年法,主要有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年号纪年是以当朝皇帝的年号+数字组成,比如光...
用好新四军历史生动教材 潜心培... 盐城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是一座极具深厚红色文化底蕴和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境内现存248处有迹...
原创 1... 岁月如梭,时光流转的速度总让人感到无力回天。从昔日的封建盛世到战火纷飞的民国时期,华夏儿女的思想观念...
原创 明... 第四候选人:光明左使杨逍 杨逍,曾是前任教主阳顶天的重要助手,在明教中地位显赫。他的相貌俊朗,风度翩...
原创 吴... 如果吴石当时一直跟随国民政府,他凭借在军中的高地位,解放后本可以过上安逸的高官生活。即便留在大陆,凭...
原创 古... 受影视剧的影响,许多人对古代的嫡庶观念都有一定了解,觉得它非常严格。然而,影视剧呈现的嫡庶观念其实经...
原创 闯... 关于李自成的最终结局,历史学家和后人对其命运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看法。其中,有一种比较流行且有代表性的...
原创 彭... 有一种威严,仿佛天生带着让人敬畏的气场,哪怕没有丝毫恶意,也能让周围的人不敢轻视或应付了事。开国元帅...
原创 关... 关羽,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不仅在史实中有着卓越的表现,在《三国演义》中更是塑造了忠诚与勇猛并存的武圣...
原创 宋...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东京城的良缘:从邢家女到康王妃 北宋政和六年(1116 年),东京汴梁...
原创 是... 一、大意失荆州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句流传千古的格言,精准地揭示了深思...
原创 周... 周朝建立之后,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这种继承制度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其最大优点是能确保政权的平稳交接...
原创 济... 在电视剧《特赦1959》中,贺春年,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政委,向所长王英光提出了两个看似简单,实则充满...
原创 退...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洛阳和长安。面对危机,唐玄宗匆忙逃往蜀地。当他终于抵达成都时...
聊聊三国:三国时期,魏晋玄学为...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面对蒋济这个太尉的征召,阮籍为什么会拒绝呢? 这个问题,后世其实一直...
什么是黄帝纪年,为何革命党人赞...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划破长夜。不到两个月,十余省纷纷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然...
原创 苏... 许多人提到犹太自治州,脑海里可能立刻想到巴勒斯坦、特拉维夫以及中东的沙漠地区。然而,你可能不知道,苏...
原创 盘... 按照谥法的规定,开国皇帝的庙号一般是祖,而守成皇帝的庙号则为宗。虽然历史上也有个别例外,但大部分王朝...
原创 三... 一提到三国时期,我们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形象往往是那些智勇双全、运筹帷幄的顶级谋士。比如诸葛亮的神机妙...
原创 黄... 1940年11月,江苏海安的我军指挥部内,一场紧张激烈的争论正在展开。争论的双方身份差异明显,其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