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临终时,看到自己日渐衰弱的身体,他转向一旁照顾自己的武则天,提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我死了,你怎么办?”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政治考量,关乎唐朝未来的权力格局。李世民不仅关心的是个人的生命,也在意着武则天是否会成为他政权的威胁。
武则天的背景不简单。她出生于一个富贵之家,父亲武士彟是当地著名的木材商人,家境富裕,积累了大量财富。李渊起兵后,武士彟慷慨解囊,资助了李渊不少军需。李渊登基后,封武士彟为“太原元谋功臣”,并赐予他“义原郡开国公”的封号,以示恩泽。李世民知道这个家族的力量,听说武士彟的女儿武曌容貌出众,就将她召入宫中,成为自己的嫔妃。
但武则天进入宫中后没多久,唐朝便出现了一则“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预言。李世民听闻此事,心生疑虑,甚至开始考虑消除武姓一族的威胁。李淳风劝他,此举可能会引起民众的恐慌,且天命难违,因此他放弃了对武则天的直接打压。但他仍不放心,开始针对所有与“武”字相关的大臣采取行动。许多人因此被贬职,甚至丢掉性命。即使像李君羡这样的官员,名字与“武”字无关,只因其小名叫“五娘子”,与“武”有些联系,也被李世民视为威胁,最终被处死。
李世民对武则天的态度愈加警惕,特别是他对武则天的果敢与冷酷有了更深的认识。武则天曾展示过自己掌控大局的能力。有一次,李世民的心爱马匹——狮子骢,不听任何人的调教,性情暴烈。武则天提出,用三样工具——铁鞭、铁棍、匕首——来制服它。她先用铁鞭抽打,若不听话,则用铁棍打它的头,最终若还是不服,她会直接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这种冷酷的方式让李世民意识到,武则天不仅心机深沉,而且具备非凡的权谋和决断力。
随着李世民病重,武则天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尽心尽力照顾他。尽管如此,李世民依旧心生疑虑,甚至提出试探性的问题:“我死后,你怎么办?”武则天回答得巧妙且让人意外:“青灯古佛,了此残生。”她言辞中表达了自己如果出家将不再威胁李唐江山的意思。这一回答让李世民放下了戒心,认为她若选择剃发为尼,将不会再与政权产生任何冲突。
然而,李世民的预料却并未成真。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果真削发为尼,前往长安的感业寺出家。谁知,李治接手皇位后,却将武则天接回宫中。李世民临终时并未预见到这一点。李治与武则天在李世民病重期间已产生了感情,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愫。一年后,李治前往感业寺祭拜,二人再次重燃旧情。王皇后为了打击萧淑妃,暗中鼓动李治将武则天接回宫中。
武则天进宫后,果然展现出了她的权谋手腕,联合王皇后一起策划扳倒了萧淑妃。然而,武则天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此。她的目标直指皇后之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武则天甚至不惜亲手掐死自己的亲生女儿,并嫁祸给王皇后,最终使王皇后被废除,而武则天成功取而代之,成为了李治的皇后。
李治在位期间,由于长期受到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的牵制,他逐渐对武则天产生依赖,甚至在朝政上开始借助她的帮助。武则天成为了皇后后,确实在政治上为李治扫除了不少障碍,帮助他清除了诸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不听话的大臣。李治因病常常无法亲自处理政务,渐渐地将朝政交给了武则天,二人开始共同执政,史称“二圣”。
李治死后,李显继位。然而,李显并未能有效地控制权力,武则天依旧执掌朝政,甚至逐渐排挤李显。李显为恢复权力,试图借助韦皇后及其家族势力对抗武则天,但武则天最终废除了李显,并立李旦为帝。李旦虽然成为了皇帝,却性格软弱,对母亲武则天唯命是从。即使如此,武则天依旧没有满足于此。
690年,武则天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逼迫李旦让位给自己,宣布即位,建立了“武周”政权。武则天终于实现了唐朝历史上的第一次女性帝王梦想,也让“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预言得以应验。
尽管武则天作为女性皇帝的地位曾备受质疑,她仍凭借无与伦比的权谋与智慧,稳固了自己的统治。然而,晚年重病的武则天并未能完全享受安宁。在她病重时,忠于李唐的大臣如张柬之等发动了神农政变,逼迫武则天将帝位交还给李显,恢复了李唐的统治。
705年,武则天病逝,李显以皇后之礼为母亲安葬,并为她立下无字碑,留给后人评说她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