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灭亡真相:百万皇族每年吃掉80%国库,比清朝更狠的败家子
迪丽瓦拉
2025-09-28 01:33:43
0

《——【·前言·】——》

说起明朝的灭亡,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清军入关、农民起义这些外因。

可你知道真正压垮明朝的其实是内部的蛀虫——朱家的皇族们。这群人不干活、不纳税,却把国库当自家金库,每年要花掉朝廷80%的资源。

从朱元璋开始的“优待政策”,到明末时竟然养出了近百万的皇族。这些人究竟是怎么一步步发展成王朝“毒瘤”的?

老朱家的"完美"设计其实是个大坑

朱元璋这个人,从乞丐做到皇帝,深知创业不易。他担心自己的子孙后代会重蹈覆辙,于是设计了一套看似完美的宗室制度。

按照他的想法,皇族不能参与政治,不能经商,也不能当官,只要安安静静地在各自的封地享福就行。

洪武年间,朱元璋把自己的26个儿子和16个女儿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每个儿子都分封到不同的地方当王爷,还制定了"二王不相见"的规矩,就是怕他们串联起来搞事情。这个制度听起来挺合理,既保证了皇族的地位,又避免了政治风险。

朱元璋还规定,所有的皇族成员都由国家供养,从王爷到最低等的奉国中尉,都有固定的俸禄。

王爷每年能拿到一万石粮食,郡王五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这在当时看来确实是个不错的安排,毕竟朱家刚打下江山,皇族人数也不多。

可老朱怎么也没想到,他这个"完美"的制度设计,其实是给大明朝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族人数开始疯狂增长,而国家的财政负担也越来越重。到了明朝后期,这个制度已经完全成了国家的包袱。

当时的朱元璋肯定想不到,他的这些子孙后代会如此能生。

按照明朝的规定,皇族可以娶很多老婆,生很多孩子,而且所有的孩子都算皇族,都能享受国家的供养。这样一来,皇族的人数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皇族人口大爆炸

正德年间,距离朱元璋建国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朱家的子孙增长到了2980人。这个数字看起来还不算太夸张,可接下来的发展就让人目瞪口呆了。

嘉靖年间,山西的晋王府俸禄从最初的一万石涨到了87万石。

这是什么概念?一万石粮食大概能养活五千人一年,而87万石能养活四十多万人。一个王府的开销,就能顶得上一个中等州府的全部人口消费。

河南的周王府也不甘示弱,俸禄从一万石涨到了69万石。

这些王府的开销增长速度,完全超出了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朝廷每年的总收入也就几千万石粮食,光是这两个王府就要消耗掉一百多万石。

到了万历二十三年,全国的皇族人口已经飙升到了15.7万人。

这个数字听起来可能还不够震撼,可你要知道,当时整个明朝的人口也就一亿多,皇族就占了千分之一点五。

更要命的是,这些人全都不干活,纯粹是国家的负担。

庆成王简直就是生育机器,一个人就生了100多个儿子,加上女儿总共有300多个孩子。

按照明朝的制度,这些孩子长大后都要分封,都要国家供养。一个人的后代就能组成一个小镇的人口,这种增长速度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明朝末年,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全国姓朱的皇族已经接近百万人。

这些人分布在全国各地,每个人都拿着国家的俸禄,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而支撑这种生活的,就是普通老百姓的血汗钱。

皇族圈地运动比地主还狠

皇族们不光要钱,还要地。按照明朝的规定,王爷们都有自己的封地,可以在封地里收租收税。这本来是个正常的安排,可皇族们的胃口远不止于此。

景王和潞王在湖北一口气圈了4万顷土地。4万顷是什么概念?大概相当于现在的400万亩,比一个县的面积还大。

这些土地原本都是农民的耕地,被皇族一圈占,农民就只能给他们打工或者另谋生路。

福王也不甘示弱,在自己的封地占了2万顷土地。

这些土地的产出全部归王府所有,当地的农民辛辛苦苦种地,收成的大头都要上交给王府。这种情况下,农民的生活可想而知有多艰难。

最过分的要数吉王,他直接把长沙周边70到80万亩的土地全包了。

长沙本来就是个富庶的地方,结果最好的土地都被王府占了,普通老百姓只能在贫瘠的土地上讨生活。

这种大规模的土地兼并,直接导致了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困难。

原本自己有地种的农民,现在要么给王府打工,要么就只能背井离乡去别处谋生。社会矛盾就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为后来的农民起义埋下了伏笔。

皇族们占了土地还不够,还要在自己的地盘上收各种税费。

什么过路费、市场费、码头费,只要能想到的名目,他们都敢收。这样一来,不光是农民受苦,连商人也被折腾得够呛。

“败家子”集合

皇族中的“败家子”可不只是挥霍无度那么简单,有些人简直就是地方上的土皇帝,比贪官污吏还要可恶。

河南禹州的徽王朱载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这家伙在自己的封地里横行霸道,谁敢不听他的话,直接喂老虎。

没错,他真的养着老虎,专门用来处置那些不服管的人。当地老百姓对他是又恨又怕,敢怒不敢言。

更离谱的是,有些皇族甚至改行当了土匪。

襄垣王府的辅国中尉,本来应该是个有身份的皇族成员,结果却带着手下出去打家劫舍。

这种事情在明朝后期已经不算新鲜事了,很多穷困潦倒的皇族都干起了这种勾当。

皇族们的生活方式也极其奢侈。他们不光要住豪宅,穿绸缎,吃山珍海味,还要养一大堆的仆人和护卫。

一个王府的开销,往往比一个州府的政府开销还要大。这些钱从哪里来?全都是从国库里拨的,说白了就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有些皇族还特别能折腾,动不动就要修园林、建宫殿、办宴会。每次这种活动,都要花费巨额的资金。

而这些资金的来源,就是朝廷的财政拨款。长期这样下去,国家的财政怎么可能撑得住?

到了明朝末年,很多皇族已经完全失去了羞耻心。他们一边享受着国家的供养,一边还嫌钱不够花,动辄向朝廷要求增加俸禄。

朝廷为了维持这个庞大的皇族群体,不得不不断加税,结果就是老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

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些农民起义军,对皇族们可是毫不客气。

李自成在山西一口气杀了上万个皇族,张献忠更是把楚王沉了江,把襄王给杀了,蜀王府更是被他屠了个干净。

这些皇族平时作威作福,可一旦遇到真正的危险,立马就现了原形。

这些败家子皇族的存在,不光是财政上的负担,更是政治上的“毒瘤”。

他们既不为国家做贡献,还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这种制度设计,注定了明朝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结语·】——》

明朝的灭亡看起来是外敌入侵和农民起义造成的,其实根子还是在内部。

朱元璋精心设计的皇族特权制度,本想保障子孙后代荣华富贵,却没想到几代人后,百万皇族成了国家的沉重负担,最终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这不禁让人感叹:富不过三代,国不过三百年,背后或许真有其道理所在!

信息来源:
· 《明史·诸王世表》
· 《明实录》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代宗室制度研究》
· 北京大学历史系:《明朝财政与宗室供养制度》
· 《明代宗藩研究》,中华书局出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谈到明朝的历史,争议一直都很大。有些人认为明朝是一个强盛的朝代,有些人则认为它并不好,也有人持中立态...
原创 项... 毋庸置疑,历史上真正的霸者当属西楚霸王项羽。他在秦末汉初实际掌控天下的地位无可争议,而吕布只是一位将...
原创 汉... 前言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众多民族随着时间流转、历史更替,经过不断的融合与变迁,最终形成了今天...
原创 诸... 在蜀汉的历史中,有三位将领的名字永远无法忽视,他们分别是刘封、马谡和魏延。三人曾是蜀汉的精英,每个人...
原创 一...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他的政治才华和军事成就堪与秦始皇相媲美。在他的一生中,他在国家建...
原创 汉...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大量汉奸。他们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没有选择保卫祖国,反而成为日本侵...
原创 原...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凭借着从布衣百姓到帝王的经历,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最终成功建立了大明帝国。在他...
原创 手... 1945年8月15日,在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内,61岁的冈村宁次握着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副本,沉...
原创 南...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虽然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但依然有许多出色的女性,她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在不...
原创 苏... 沙特宣布不再续签“石油美元协议”的消息一出,国际金融圈炸开了锅。有人说这是美元霸权的终结预兆,有人把...
原创 日... 日本早在很久以前就有扩张领土的野心。主要原因在于日本是一个岛国,经常遭遇天灾,自然资源匮乏,随着人口...
原创 最... 马寅初是北京大学历史上最为坚韧的校长之一,他那倔强、不妥协的性格让人印象深刻。在抗日战争时期,马寅初...
原创 游... 井冈山时期的游击战十六字诀,最早是谁提出的呢?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有些人认为是毛主席提出的,有些人...
原创 战... 吴起是我国战国初期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是兵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服务过鲁国、魏国和楚国三个...
原创 卫... 如果要选出汉武帝时期最出色的将领,卫青一定会是第一人选。虽然那个时期涌现了许多名将,有些人的资历可能...
原创 黄... 如果要评选黄埔一期生中地位最为显赫的人,毫无疑问,大家的目光都会集中在胡宗南身上。这个结论几乎没有什...
原创 敌... 国民党军在东北的扩张 到1946年5月,国民党军已经在东北占据了辽西全境,以及沈阳周边的多个重要...
原创 孟... 孟姜女其实姓姜,而孟是她在家中的排行。在古代,未婚的女子根据家中排行,通常按孟、(伯)、仲、叔、季来...
原创 元...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因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便是其中的一个...
原创 最... 1943年初,澳大利亚士兵乔治被派往新几内亚岛执行侦察任务,却不幸被当地土著发现。 尽管乔治百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