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灭亡真相:百万皇族每年吃掉80%国库,比清朝更狠的败家子
迪丽瓦拉
2025-09-28 01:33:43
0

《——【·前言·】——》

说起明朝的灭亡,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清军入关、农民起义这些外因。

可你知道真正压垮明朝的其实是内部的蛀虫——朱家的皇族们。这群人不干活、不纳税,却把国库当自家金库,每年要花掉朝廷80%的资源。

从朱元璋开始的“优待政策”,到明末时竟然养出了近百万的皇族。这些人究竟是怎么一步步发展成王朝“毒瘤”的?

老朱家的"完美"设计其实是个大坑

朱元璋这个人,从乞丐做到皇帝,深知创业不易。他担心自己的子孙后代会重蹈覆辙,于是设计了一套看似完美的宗室制度。

按照他的想法,皇族不能参与政治,不能经商,也不能当官,只要安安静静地在各自的封地享福就行。

洪武年间,朱元璋把自己的26个儿子和16个女儿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每个儿子都分封到不同的地方当王爷,还制定了"二王不相见"的规矩,就是怕他们串联起来搞事情。这个制度听起来挺合理,既保证了皇族的地位,又避免了政治风险。

朱元璋还规定,所有的皇族成员都由国家供养,从王爷到最低等的奉国中尉,都有固定的俸禄。

王爷每年能拿到一万石粮食,郡王五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这在当时看来确实是个不错的安排,毕竟朱家刚打下江山,皇族人数也不多。

可老朱怎么也没想到,他这个"完美"的制度设计,其实是给大明朝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族人数开始疯狂增长,而国家的财政负担也越来越重。到了明朝后期,这个制度已经完全成了国家的包袱。

当时的朱元璋肯定想不到,他的这些子孙后代会如此能生。

按照明朝的规定,皇族可以娶很多老婆,生很多孩子,而且所有的孩子都算皇族,都能享受国家的供养。这样一来,皇族的人数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皇族人口大爆炸

正德年间,距离朱元璋建国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朱家的子孙增长到了2980人。这个数字看起来还不算太夸张,可接下来的发展就让人目瞪口呆了。

嘉靖年间,山西的晋王府俸禄从最初的一万石涨到了87万石。

这是什么概念?一万石粮食大概能养活五千人一年,而87万石能养活四十多万人。一个王府的开销,就能顶得上一个中等州府的全部人口消费。

河南的周王府也不甘示弱,俸禄从一万石涨到了69万石。

这些王府的开销增长速度,完全超出了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朝廷每年的总收入也就几千万石粮食,光是这两个王府就要消耗掉一百多万石。

到了万历二十三年,全国的皇族人口已经飙升到了15.7万人。

这个数字听起来可能还不够震撼,可你要知道,当时整个明朝的人口也就一亿多,皇族就占了千分之一点五。

更要命的是,这些人全都不干活,纯粹是国家的负担。

庆成王简直就是生育机器,一个人就生了100多个儿子,加上女儿总共有300多个孩子。

按照明朝的制度,这些孩子长大后都要分封,都要国家供养。一个人的后代就能组成一个小镇的人口,这种增长速度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明朝末年,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全国姓朱的皇族已经接近百万人。

这些人分布在全国各地,每个人都拿着国家的俸禄,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而支撑这种生活的,就是普通老百姓的血汗钱。

皇族圈地运动比地主还狠

皇族们不光要钱,还要地。按照明朝的规定,王爷们都有自己的封地,可以在封地里收租收税。这本来是个正常的安排,可皇族们的胃口远不止于此。

景王和潞王在湖北一口气圈了4万顷土地。4万顷是什么概念?大概相当于现在的400万亩,比一个县的面积还大。

这些土地原本都是农民的耕地,被皇族一圈占,农民就只能给他们打工或者另谋生路。

福王也不甘示弱,在自己的封地占了2万顷土地。

这些土地的产出全部归王府所有,当地的农民辛辛苦苦种地,收成的大头都要上交给王府。这种情况下,农民的生活可想而知有多艰难。

最过分的要数吉王,他直接把长沙周边70到80万亩的土地全包了。

长沙本来就是个富庶的地方,结果最好的土地都被王府占了,普通老百姓只能在贫瘠的土地上讨生活。

这种大规模的土地兼并,直接导致了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困难。

原本自己有地种的农民,现在要么给王府打工,要么就只能背井离乡去别处谋生。社会矛盾就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为后来的农民起义埋下了伏笔。

皇族们占了土地还不够,还要在自己的地盘上收各种税费。

什么过路费、市场费、码头费,只要能想到的名目,他们都敢收。这样一来,不光是农民受苦,连商人也被折腾得够呛。

“败家子”集合

皇族中的“败家子”可不只是挥霍无度那么简单,有些人简直就是地方上的土皇帝,比贪官污吏还要可恶。

河南禹州的徽王朱载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这家伙在自己的封地里横行霸道,谁敢不听他的话,直接喂老虎。

没错,他真的养着老虎,专门用来处置那些不服管的人。当地老百姓对他是又恨又怕,敢怒不敢言。

更离谱的是,有些皇族甚至改行当了土匪。

襄垣王府的辅国中尉,本来应该是个有身份的皇族成员,结果却带着手下出去打家劫舍。

这种事情在明朝后期已经不算新鲜事了,很多穷困潦倒的皇族都干起了这种勾当。

皇族们的生活方式也极其奢侈。他们不光要住豪宅,穿绸缎,吃山珍海味,还要养一大堆的仆人和护卫。

一个王府的开销,往往比一个州府的政府开销还要大。这些钱从哪里来?全都是从国库里拨的,说白了就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有些皇族还特别能折腾,动不动就要修园林、建宫殿、办宴会。每次这种活动,都要花费巨额的资金。

而这些资金的来源,就是朝廷的财政拨款。长期这样下去,国家的财政怎么可能撑得住?

到了明朝末年,很多皇族已经完全失去了羞耻心。他们一边享受着国家的供养,一边还嫌钱不够花,动辄向朝廷要求增加俸禄。

朝廷为了维持这个庞大的皇族群体,不得不不断加税,结果就是老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

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些农民起义军,对皇族们可是毫不客气。

李自成在山西一口气杀了上万个皇族,张献忠更是把楚王沉了江,把襄王给杀了,蜀王府更是被他屠了个干净。

这些皇族平时作威作福,可一旦遇到真正的危险,立马就现了原形。

这些败家子皇族的存在,不光是财政上的负担,更是政治上的“毒瘤”。

他们既不为国家做贡献,还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这种制度设计,注定了明朝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结语·】——》

明朝的灭亡看起来是外敌入侵和农民起义造成的,其实根子还是在内部。

朱元璋精心设计的皇族特权制度,本想保障子孙后代荣华富贵,却没想到几代人后,百万皇族成了国家的沉重负担,最终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这不禁让人感叹:富不过三代,国不过三百年,背后或许真有其道理所在!

信息来源:
· 《明史·诸王世表》
· 《明实录》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代宗室制度研究》
· 北京大学历史系:《明朝财政与宗室供养制度》
· 《明代宗藩研究》,中华书局出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趣谈答案:关于曹操与司马懿之间的关系,大家或许会觉得相当有趣。首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曹操生前,司...
原创 皇... 康熙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第二位登基的皇帝,其一生充满了战斗与征程,积极推动了国家的统一,因此他被视为英勇...
原创 张... 1947年5月16日下午五时左右,国民党所称的“御林军”,即整编74师在山东孟良崮战役中全军覆没。这...
“三馆联动”游览攻略 | 第三... 关注“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 第三站:晋国博物馆 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曲村镇北赵村。是依托“曲村...
铁路抗战老物件儿汇聚“烽火铁道...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昨天(15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原创 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向全国宣布《终战诏书》,标志着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一时刻,无疑是...
原创 1... 1982年采访:宋希濂的直言 1982年,一位亲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见证者,在他高龄之际,震惊地对...
原创 清... 说到满达海,可能很多人并不太熟悉这个名字。然而,如果提到他的父亲代善,恐怕大家就会有更深的印象了。代...
原创 “... 自古以来,边疆战事频繁,征伐四方常常需动员大军,但有些历史人物凭借一己之力便能安定边疆,立下赫赫战功...
原创 任... 任弼时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班子的核心成员之一,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1922年,年仅18岁的...
原创 司... 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被视为智慧的象征,许多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在人们口中广泛流传,例如著名的“草船借箭”和...
原创 李...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历史的常态,每当一个朝代走向灭亡时,农民的痛苦往往随着权力的转移愈发...
欧洲的宗教战争:1524-16... 罗克罗伊战役,1643 年,归因于奥古斯托·费雷尔-达尔莫 / 维基共享资源 1524 年至 164...
原创 隆... 隆裕太后,叶赫那拉氏静芬,是光绪皇帝的皇后,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太后。她出生于一个显赫的皇族...
原创 清...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并建立秦朝以来,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二元...
对二里头遗址青铜冶铸生产的新认... 二里头文化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最早的国家出现,青铜手工业成为王权管控下独立的生产部门。二里头遗址...
原创 年... 在清朝末期,曾国藩与袁世凯这两位权势滔天的历史人物,凭借非凡的才能和深远的政治眼光,一度具备了推翻清...
原创 司... 先问一个问题:你喜欢亲戚吗?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截然相反的答案。 如果在你小的时候...
战败 80 周年日参拜靖国神社... 一、8 月 15 日的敏感时刻:小泉进次郎参拜靖国神社 2025年8月15日,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
全民国防教育“进企业”活动举行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8月15日,由市委宣传部、太原警备区政治工作处、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主办的“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