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能想象吗?一千多年前的宋朝,竟然就已经有了超专业的 “消防局”,装备齐全得超乎想象,而且消防员的待遇那叫一个高,月薪比知县还高,不过他们救场可是要收费的,这事儿可太有意思了,今天咱就好好唠唠!
宋朝那时候,经济繁荣得很,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也越来越多。可问题来了,当时的建筑大多是土木结构,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就像一个大火药桶,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火灾。据史料记载,宋朝发生的大型火灾有 200 多起,东京开封就占了 40 多起,那火灾频率,简直高得吓人。
北宋真宗年间,京城开封的东宫荣王府那场大火,烧了整整一天两夜,2000 多间房屋被烧毁,因救火牺牲的人超过千人,国库里积攒多年的财物也化为灰烬,损失惨重得难以估量。面对这么严峻的火灾形势,宋朝官府不得不重视起来,于是一套成熟的城市消防管理体系应运而生。
先来说说宋朝的 “消防局”—— 潜火队。这可是世界上第一支由国家建立的城市消防队,创建于北宋开封,在南宋临安进一步完善。到淳佑十二年(1252 年),临安已经有消防队 20 隅,7 队,总共 5100 人,还有 10 座望火楼。潜火队的消防员,也就是潜火兵,那可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身体素质和灭火技能都杠杠的。
再看看他们的装备,简直就是当时的 “高科技”。有云梯,“以大木为床,下施六轮,上立二梯,各长丈余,中施转轴”,专门用来应对高层建筑火灾;还有唧筒,“用长竹,下开窍,以絮裹水杆,自窍取水”,这可是最早的消防泵;水囊也很厉害,“水袋以牛马杂畜皮浑脱为袋,贮水三四石,以大竹一丈去节缚放袋口。若火焚楼棚,则以壮士三五人持袋口,向火蹙水注之”。这些装备在当时那个年代,绝对是领先世界的水平。
除了先进的装备,宋朝还有完善的火灾预警系统 —— 望火楼。望火楼一般都建在全城的高处,按照规定,楼高要超过 30 尺,差不多相当于现在 4 层楼的高度。士兵站在上面,整个城市的情况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一旦发现火情,马上发出警报。白天用旗帜,晚上用灯笼,而且还有特殊的旗语,比如以皇城大门朝天门为界,城内着火举三面旗,皇城外按距离依次举两面和一面旗。这预警速度,在当时来说,相当快了。
宋朝消防员的待遇那也是相当不错。要知道,在宋朝,一个大县县令的月薪也就 30 两银子,加上福利也就 60 两。可潜火兵的月薪比这还高,妥妥的高收入群体。不过呢,他们救场可不是免费的,是要收费的。当然,收费也是有标准的,具体怎么收,咱现在也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在当时也是一种维持消防体系运转的方式。
另外,宋朝在城市规划方面也考虑到了防火因素。比如南宋时期出现了 “火巷”,也叫备弄,就是在建筑群之间设置又深又窄的小巷,两边还有排水明沟。一旦发生火灾,这里就成了消防安全通道,既能疏散人员,又能防止火势蔓延。这个设计,真的是太巧妙了。
从宋朝的消防体系,咱们就能看出老祖宗的智慧,在一千多年前,就能建立起这么完善的消防管理体系,有专业的队伍、先进的装备、完善的预警系统,还考虑到了城市规划中的防火因素。这不仅体现了当时对城市安全的重视,也反映了宋朝高度发达的文明。家人们,你们对宋朝的这个 “消防局” 是不是也觉得很震撼呢?快在评论区和我聊聊你们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