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8年,年仅24岁的汉惠帝刘盈去世。此时,最为高兴的莫过于刘盈的母亲——吕后。刘盈的死意味着皇位的更替,而吕后的权力也开始不断上升,逐步扩大其影响力。她开始逐渐削弱刘氏宗族的势力,提拔吕氏家族的成员,甚至一度掌控了几乎无可抗衡的权力。
有些人可能会好奇,汉高祖刘邦在世时,为了防止异姓诸侯王威胁到刘家的统治地位,已经消除了多个异姓王的势力。为何他没有预见到自己的皇后吕后会掌握如此强大的权力?如果你这么想,就未必理解刘邦的深远考虑。晚年的刘邦曾经亲自杀掉白马,立下誓言: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从这段誓言中可以看出,刘邦不仅防范了功臣集团,也在警惕吕后家族的权力膨胀。那么,既然他如此警觉,为什么没有将吕后一并铲除呢? 首先,吕后本身具备极强的能力。她能够亲自处理掉梁王彭越和楚王韩信两大强敌,显示出她的非凡手腕。而且,她还是刘盈的母亲,若将她除去,必定会引起朝廷内外的不满,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政权的稳定。而且,吕后与刘邦已经同甘共苦多年,陪伴刘邦共同打天下,二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情谊让刘邦很难下手对她动粗。 其次,刘邦希望巩固自己的皇权。在中国历史上,女性掌权并非罕见,刘邦的前任宣太后、后来的武则天、慈禧太后都曾执掌权力。如果刘邦让功臣集团逐渐掌控朝政,恐怕刘家基业将岌岌可危,甚至可能发生政权更替。因此,刘邦认为,将权力交给吕后,虽然是女性,但至少她是刘家的亲人,不会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太大威胁。在权衡利弊后,刘邦决定将权力交给吕后,相比其他选择,这个决定显得更加稳妥。此外,刘盈的性格本就柔弱,而吕后作为母亲,具有强势的性格,正好可以在背后支撑儿子,帮助他稳固自己的帝位。刘邦的这一安排,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巩固了刘盈的权力,但也让吕后的权力愈发强大,最终她能够一手遮天,控制朝政。 幸运的是,经过一系列波动,最终诸吕之乱被平定,朝廷的权力重新回到了刘氏皇族手中,这才使得大汉帝国得以继续存在,并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