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年度大展“园说Ⅶ”开展 160件国宝讲述抗战南迁故事
迪丽瓦拉
2025-09-29 10:32:55
0

程魁路/摄

8月15日,颐和园年度大展“园说Ⅶ——南迁北返移珍永续”在颐和园博物馆、德和园扮戏楼正式开展,展期将持续至11月16日。本次展览以1933年至1951年颐和园文物南迁北返,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通过160件/套历经战火洗礼的珍贵文物,生动再现这批国宝跨越十八载、辗转万里的守护历程。展览创新采用“文物自述”的叙事方式,带领观众重回历史现场,感受国宝南迁北返的历史时刻,展现一代文博人保护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壮举。

颐和园副园长荣华介绍:“‘文物南迁’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守护中华文明根脉的一场旷世壮举。当时,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古物陈列所、历史博物馆、先农坛、北平图书馆等众多机构所藏文物,为避战火被迫踏上南迁之路。这场迁徙,堪称一场守护中华文明的精神长征。这种精神,不仅是战时捍卫文明薪火的崇高信念,更是当代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灵魂所在。”

钟表为媒 诉说文物守护故事

本次展览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推出的年度大展,延续了“园说”系列展通过文物讲述园林故事的传统,且首次让文物成为历史的“自述者”。展览以颐和园藏文物为主,同时汇集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机构珍藏,共同见证那段波澜壮阔的文化抗战历程。

展览共设有四个单元,分别是“旧宫新生”“战火征程”“故园归梦”以及“重访南迁”,其中前三个单元在颐和园博物馆展出,聚焦颐和园文物南迁北返的具体过程;第四单元则设在德和园扮戏楼,展现整个文物南迁北返的宏大历史,深刻阐释国宝守护背后的精神内涵。展览巧妙的以“钟表”为主线,运用文物“自鸣”的叙述理念,结合时间轴串联各个部分,展厅整体氛围仿照剧院舞台,通过设置多层“幕布”,营造戏剧性与叙事感,展柜内的文物犹如舞台上的“主角”,在精心设计的光影效果中娓娓道来它们见证的历史变迁。

在颐和园博物馆西配殿展厅中,法国十九世纪铜镀金珐琅围式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件展品配合着投影设备,在墙面呈现钟表以及心率动效画面,心跳与秒针同频共振,为文物赋予了生命,这一创新展示让沉睡的文物焕发生机,以时间为主线,串联起历史见证与当代观者的情感联结。博物馆综合展厅设计则巧妙融合古建特色,采用严谨的对称式布局,中央展柜陈列的珍贵宫廷钟表,象征着时光的永恒流动与历史的深沉回响。特别的是,钟表的背景幕布循环播放着《重返南迁路》微纪录片:镜头追随策展团队探访上海法租界仓库旧址、重庆安达森洋行旧址、乐山安谷祠堂等文物南迁关键站点,配合专家解读、1933年行政院密电及手写装箱清单等珍贵档案影像,以多维叙事唤醒尘封的历史记忆。

当观众驻足于展柜前,清代郎窑红观音尊、清康熙年间青花矾红海水龙纹盘、各类山子及颜色釉瓷器静静陈列,每一件文物背后都镌刻着守护者“誓与国宝共存亡”的誓言。“看着这些历经劫难归来的国宝,我和孩子都很受触动,这些文物能保存下来太不容易了!”带着孩子观展的李女士向记者感慨道。

德和园扮戏楼,作为“园说Ⅶ”第四部分的展区,承担了该展厅升级改造后的首个大型展览,这里集中展示了颐和园、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等单位参与南迁北返的文物精品,为观众构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文物对话空间。

月相为引 再现文物守护之路

在颐和园博物馆中庭,一组精心设计的月相装置格外引人注目。装置四周设有多个透视窗口,颐和园文物科科长隗丽佳向记者介绍:“我们通过‘月盈月缺’的艺术表达,让观众从四个不同角度观赏月亮渐圆的过程,以此象征南迁文物从离散到最终归家的团圆之路。”博物馆影壁区域则生动还原了“1933文物装车”的历史场景:排子车、钉封木箱和人物雕塑重现了当年北平深夜抢运文物的紧张时刻。背景墙上清晰标注着北京—上海—南京—重庆等关键迁徙节点,参观者可以在此化身“文物押运员”,通过互动拍照体验那段刻不容缓的历史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颐和园为配合“园说Ⅶ”特展,精心策划了丰富的线上线下互动活动。观众不仅可以通过线上探展视频了解展览内容,还能在现场参与“‘溯吉祥之源’非遗如意木雕技艺体验”及“‘方寸之间’篆刻印章体验”两项特色活动,在亲手制作独特纪念品的过程中,深入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与文化传承的意义。“刚参观了那些历经烽火南迁的珍贵文物,现在又能带孩子一起体验木雕制作,这种互动形式特别好!”正在木雕体验区的游客陈先生一边雕刻如意挂件一边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一次尝试木雕,亲自动手才真正体会到匠人们的不易。这个亲手制作的纪念品比购买的更有意义,今天的活动体验让我印象深刻。”

这些历经沧桑的文物静静诉说着历史。当颐和园的钟表重新摆动,当郎窑红釉重现光彩,当年“人在文物在”的庄严承诺依然令人动容。本次展览不仅呈现了珍贵文物,更展现了文化守护的非凡历程——那些穿越战火的文化瑰宝,最终完成了回归的旅程,见证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传承力量。(记者 景天)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流程编辑:U022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提到清朝的“八阿哥”,许多人自然会联想到康熙皇帝的第八子爱新觉罗·胤禩,这位颇具争议的人物与雍正皇帝...
原创 北... 细看历史,往往会发现很多人物和事件的复杂面貌,而赵匡胤作为大宋的开国皇帝,虽然以其独特的方式避免了君...
原创 唐... 文/玉浊清 在历史的长河中提到李建成,许多人会不自觉地联想到他与玄武门之变的纠葛。李建成是唐朝开国...
原创 蜀... 魏延,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在蜀汉的北伐战争中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最终因涉嫌谋反而遭遇了惨烈...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历史中,“抬旗”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各种历史文献和影视作品中,它也是清朝皇帝对后宫嫔妃以及朝中重...
原创 王... 题目:“诸葛亮骂王朗”的场景在各种网络文化中频频被引用,甚至变得令人捧腹。根据《三国演义》的描写,诸...
原创 为... 朵颜三卫是明朝时期设立的三个特殊卫所,它们分别是朵颜卫、泰宁卫和福余卫,组成这些卫所的部队都是蒙古铁...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吕布,被广泛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位武将,以其无与伦比的勇武而闻名于世。他号称“飞将”...
原创 三... 揭秘三国时期最被低估的猛将,张飞:吕布之下,许褚之上的传奇! 导语: 在三国那段烽火连天的历史中,...
原创 曹... 曹操作为东汉末年最具盛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之一,不仅在文艺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在政治方面也赢得了一...
原创 赵... 在南宋初期,大约是在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左右,金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无法再继续南下与南宋...
原创 刘...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以其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出色的治国能力而被后世传颂。然而,在刘备的一生中,...
原创 赵... 公元976年那个寒冷的冬夜,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在宫中相聚,一同喝酒。窗外风雪交加,夜色深...
原创 窦... 仁义之名下的夏王窦建德:伟大的农民领袖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其中窦建德无疑是一位独特...
原创 西... 卫青的父亲姓郑,当年他和和平阳侯的小妾卫媪私通,便诞下了卫青。从一出生,卫青的地位便十分卑微,父亲将...
原创 此... 顺治帝临终时,确立了四大辅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与鳌拜,其中鳌拜排名最末。然而,鳌拜为何敢于挑...
原创 2... 在广袤新疆大地伊犁河南岸,有一片土地名为察布查尔,又名“凹陷的隘口”。察布查尔,锡伯语“粮仓”之意。...
原创 北... 靖康之耻: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与深刻反思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岳飞临终时的壮烈诗句,表...
原创 彭... 楚汉战争中的彭城之战,标志着西楚霸王项羽与刘邦的激烈对抗。项羽仅以三万精锐兵力,便击败了五十六万人的...
原创 在... 一直以来,我们总认为地府的四大判官是崔钰、钟馗、陆之道和魏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古代的神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