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的死因可以追溯至历史上著名的“马嵬驿之变”,而这一事件的背后则是由更为复杂的“安史之乱”所引发的。若有人认为杨玉环的死是他人设下的圈套,这种说法实际上并不恰当。更为准确的说法是,杨玉环的死是唐朝内部权力斗争的必然结果。从某种角度而言,她并非无辜。
杨玉环不仅仅是一位美丽的贵妃,她还是唐朝权力斗争的重要角色之一,属于当时颇具影响力的“五杨”集团。这个集团由五位主要人物组成,除了杨玉环本人外,还包括宰相杨国忠以及她的三个姐妹,虢国夫人、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这个小圈子以奢华淫乱著称,频频受贿并严重干扰朝政,因而与许多政治对手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权力的游戏中,宰相杨国忠与节度使安禄山之间的关系尤为紧张。安禄山在被任命为三镇节度使后,其势力迅速扩张,令杨国忠倍感威胁。杨国忠担心自己无法控制安禄山,对其产生了强烈的敌意,因此常常在皇帝唐玄宗耳边暗示安禄山的叛变之心。为了试探安禄山的真实想法,唐玄宗在754年春季特意召见了安禄山,然而杨贵妃却悄悄向安禄山通风报信,使他得以逃避这次危机。这一事件后,安禄山与杨国忠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在755年底,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历史称之为“安史之乱”。
与此同时,杨国忠与太子李亨之间的关系也颇为复杂。安史之乱爆发前,杨国忠曾联手前宰相李林甫多次设计陷害李亨,险些使其失去太子之位。而就在安史之乱初起之际,唐玄宗本打算将皇位传给太子李亨,并让他带兵讨伐安禄山,亲自掌握军事和国家大事。然而,在“五杨”集团的劝说下,这一禅位计划最终被搁置,使得李亨未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外,杨国忠还与禁军统领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之间存有分歧。陈玄礼身为武将,他和太子李亨一样,都认为在“安史之乱”中,杨国忠难辞其咎,尤其是在哥舒翰战败和潼关失守后。正是由于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激发了陈玄礼支持太子的决心,使局势愈加紧张。
随着“马嵬驿兵变”的发生,形势出现了急剧变化。在前往蜀地的途中,陈玄礼联合太子李亨及宦官李辅国等人,趁机发动了兵变,结果致使杨国忠及其家族惨遭毒手。身为“五杨”集团核心成员的杨贵妃,自然成为了主要的清理对象。在这次清洗中,集团内的其他关键人物也被在各地一一铲除。
“马嵬驿之变”之后,李亨顺利继位,成为唐肃宗,而昔日的皇帝唐玄宗则因为失去控制权,沦为了太上皇。可以说,杨玉环之死并非是一桩偶然,而是她深陷于唐朝权力斗争中的必然结果。她的失败与被处死,正是她参与权力斗争的代价。历史在她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让后人对唐朝的复杂政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