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枚勋章,两代赤诚!看利川这名老兵的家国八十年
迪丽瓦拉
2025-09-29 11:03:34
0

8月19日

湖北日报发布

《家国八十年丨

“父亲默默无闻当了一辈子农民”

穿越硝烟的三枚勋章

映照今日美好安宁》一文

聚焦利川老兵何传云跨越烽火与平凡

的传奇人生

及其子何家祯延续父辈赤诚

三代人接力守护家国安宁

的精神丰碑

全文如下:

采访对象:抗战老兵之子何家祯

采访地点:恩施州利川市

7月16日,利川城区天朗气清。在龙船大道的一处老房子里,79岁的何家祯轻轻打开柜门,小心翼翼地捧出几枚勋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这些勋章的获得者何传云,是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

利川老兵何传云获得的纪念章。

今年春天,这位一生清贫的老兵静静离世,享年99岁。

一枚枚勋章,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何家祯摩挲着它们说:“这是父亲烽火人生的见证,也是父亲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父亲18岁走上抗日战场

“1943年,父亲18岁。”翻开父亲留下的口述回忆录,何家祯说,年轻的何传云被分到国民党75军16师48团6连,走上抗日的战场。

“父亲从来没打过仗,心里多少有点害怕,也很想家。”何家祯说,当年底,何传云被编进老兵队伍,跟着老兵学习打仗的本领。

7月16日,利川城区,79岁的何家祯在家中展示去年拍摄的全家福。

1944年春,春节刚过,沙洋告急。部队一抵达,便投入紧张的工事修筑。

“父亲对挖‘猫耳洞’记忆十分深刻。”何家祯描述,“就是在战壕壁上横向挖进一米多深,再拐直角掏个大洞,能藏下六七个人。他说,那是保命的地方。”

2月底,战斗打响了。“日军的飞机日日盘旋轰炸,警报一响,父亲和战友们便蜷缩进猫耳洞,耳边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脚下是地动山摇般的震颤。”何家祯复述着父亲的经历。在持续数日的狂轰滥炸中,何传云的许多战友甚至未看清敌人面目,就牺牲在硝烟里。

父亲累得在战壕边睡着了

进入3月,日军在飞机掩护下发动地面进攻。“头顶是鬼子的飞机扫射轰炸,地面是步兵冲锋。父亲所在的部队打得很艰苦,伤亡惨重……他心中最大的遗憾,是没能打下一架敌机。”何家祯说。

“一次激战持续了一天一夜,父亲很累,竟在战壕边睡着了。”何家祯说,轰炸间隙,收殓遗体的战友误以为他阵亡了,正要抬走时他突然惊醒了。团长目睹此景,指着他对众人说:“看!这就是勇士不死的原因,天上下炸弹都能睡着,打仗就要保持战斗力,要抓住一切机会休息。”这句话,成了父亲在战场上活下来的一个信条。

利川老兵何传云生前获得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沙洋的战斗拉锯了半年多,打了多少场,父亲也记不清了。他们一个团2000人,死伤过半。”何家祯说,1944年7月,队伍伤亡过重,只能边打边撤。

武汉沦陷后,国民党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和湖北省政府西迁至恩施,恩施成为战时省会。后来,何传云跟着部队调到恩施,负责守卫机场,直至抗战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又挑起内战。“父亲和很多战友一样不想内战、渴望和平,就从恩施跑回了利川老家,种地过日子。”何家祯说,他于1946年出生,家里的安稳日子只过了两年。“1948年4月,我才一岁多,父亲又被国民党抓走了。母亲带着我,住在一间茅草棚里,靠种点玉米、土豆等糊口。”

1949年8月,何传云在湖南长沙随部队起义,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后来分到迫击炮连。

解放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又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父亲所在的部队作为后勤保障力量,在后方支援抗美援朝战场。”何家祯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1955年,父亲才解甲归田,回到家乡。

父亲默默无闻种了几十年地

何传云转业回来后,担任龙坪村生产队长,带领村民发展烟叶和养殖业,让龙坪村从落后村变为先进村,何传云也因此连续两年获得利川市劳动模范称号,这个家也慢慢缓过劲来。

“12年烽火岁月,父亲吃了太多苦,所以一辈子都很勤俭节约。”何家祯感慨,“上初中时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靠自己上山挖药材、打零工挣来的。即使在最困难的年代,父亲也从未向国家和政府伸过手,索要过什么待遇。父亲默默无闻当了一辈子农民,种了几十年地。”

父亲身上的军人精神与家国情怀,深深烙印在何家祯心中。1965年,19岁的他毅然投身军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名高射炮兵,并赴越南参加抗美援越作战。在部队,他表现出色,相继入团入党,1968年提干,从副班长一直干到营长,并荣立三等功一次。1983年,何家祯转业回到利川,进入广播电视局工作,连续两年被评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

79岁的何家祯精神矍铄。

“父亲教导我们要干一行爱一行,要用心钻研业务,家人之间要互爱互助。”何家祯铭记于心。2006年退休后,他并没有闲下来,在技校讲授无线电知识,义务为广播电视局维修无线电器材设备。2015年,他以耗时3年编撰的《何氏家谱》,传承父辈精神。同族亲戚遭遇火灾,他带头号召族人筹措2.8万元助其渡过难关。何家祯的子女也都独立自强,为了鼓励孩子们好好读书,他还组织设立家族助学金,激励考入重点大学的家族子弟。

如今,何家祯的子女各自成才。儿子何涛在利川市人民医院工作,女儿何晖、何萍分别在利川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工作。何晖的儿子考上了公务员,目前在利川市纪委工作。

老兵何传云给子孙留下的最宝贵财富,就是那三枚闪亮的勋章。同为一名老兵的何家祯时常拿出来摩挲,触摸那一段血与火的岁月,感叹今日的安宁与美好。

来源/湖北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提到清朝的“八阿哥”,许多人自然会联想到康熙皇帝的第八子爱新觉罗·胤禩,这位颇具争议的人物与雍正皇帝...
原创 北... 细看历史,往往会发现很多人物和事件的复杂面貌,而赵匡胤作为大宋的开国皇帝,虽然以其独特的方式避免了君...
原创 唐... 文/玉浊清 在历史的长河中提到李建成,许多人会不自觉地联想到他与玄武门之变的纠葛。李建成是唐朝开国...
原创 蜀... 魏延,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在蜀汉的北伐战争中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最终因涉嫌谋反而遭遇了惨烈...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历史中,“抬旗”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各种历史文献和影视作品中,它也是清朝皇帝对后宫嫔妃以及朝中重...
原创 王... 题目:“诸葛亮骂王朗”的场景在各种网络文化中频频被引用,甚至变得令人捧腹。根据《三国演义》的描写,诸...
原创 为... 朵颜三卫是明朝时期设立的三个特殊卫所,它们分别是朵颜卫、泰宁卫和福余卫,组成这些卫所的部队都是蒙古铁...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吕布,被广泛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位武将,以其无与伦比的勇武而闻名于世。他号称“飞将”...
原创 三... 揭秘三国时期最被低估的猛将,张飞:吕布之下,许褚之上的传奇! 导语: 在三国那段烽火连天的历史中,...
原创 曹... 曹操作为东汉末年最具盛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之一,不仅在文艺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在政治方面也赢得了一...
原创 赵... 在南宋初期,大约是在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左右,金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无法再继续南下与南宋...
原创 刘...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以其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出色的治国能力而被后世传颂。然而,在刘备的一生中,...
原创 赵... 公元976年那个寒冷的冬夜,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在宫中相聚,一同喝酒。窗外风雪交加,夜色深...
原创 窦... 仁义之名下的夏王窦建德:伟大的农民领袖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其中窦建德无疑是一位独特...
原创 西... 卫青的父亲姓郑,当年他和和平阳侯的小妾卫媪私通,便诞下了卫青。从一出生,卫青的地位便十分卑微,父亲将...
原创 此... 顺治帝临终时,确立了四大辅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与鳌拜,其中鳌拜排名最末。然而,鳌拜为何敢于挑...
原创 2... 在广袤新疆大地伊犁河南岸,有一片土地名为察布查尔,又名“凹陷的隘口”。察布查尔,锡伯语“粮仓”之意。...
原创 北... 靖康之耻: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与深刻反思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岳飞临终时的壮烈诗句,表...
原创 彭... 楚汉战争中的彭城之战,标志着西楚霸王项羽与刘邦的激烈对抗。项羽仅以三万精锐兵力,便击败了五十六万人的...
原创 在... 一直以来,我们总认为地府的四大判官是崔钰、钟馗、陆之道和魏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古代的神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