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放肆!领导怎么会做错?
迪丽瓦拉
2025-09-30 19:03:13
0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离家北上)

离开开封,奔契丹。

这种体验,一般人不会拥有,历史上也出现不了几次。

刚刚出发的时候,石重贵一直想要拜见耶律德光,想要见这位契丹皇帝一面,毕竟输也要输个明白,要看看自己到底是栽在了什么样的人物手上。

但是,耶律德光拒绝了这个请求,而且是多次拒绝,石重贵多次提出见面的请求,耶律德光都没有同意。

耶律德光的理由是:

岂有两个天子道路 相见!(旧五代史·卷八十五)

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两个天子在道路上相见呢?

见了也尴尬,对压倒式胜利者耶律德光来说,也没有必要了。

见到了又能怎么样,没见到又能怎么样?

只是为了安抚石重贵,耶律德光又略带戏谑的托人给石重贵带了句话:

孙子啊,不必担心,一定给你们留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石敬瑭对耶律德光称父,石重贵是是石敬瑭的(养)儿子,自然对耶律德光就称孙。

见不到契丹皇帝,也就见不到了,那就上路吧。

此行的目的是,是黄龙府,这个地方在今天的吉林长春,当时的东北地区尚未开化,冰天雪地,风沙苦寒,所以说是安置,倒不如说是流放。

(入主中原 耶律德光)

出了开封之后,石重贵在开封城外的封禅寺休息了一天。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时值冬季,封禅寺在群山的寒色怀抱中瘦硬裸露,四周草木凋尽,唯余松枝偶承积雪,如披素缟。

说大白话就是这天儿,真冷。

待在封禅寺里的石重贵可以说是又冷又饿,他向寺庙里的和尚们讨要斋饭,但被和尚们拒绝,和尚们说,不知道契丹人的心意究竟如何,所以不敢给你们提供饮食。

没办法,石重贵只好把身上佩戴的一些珍贵的饰物取下来,贿赂给看守他的士兵,这才勉强换了点吃的填饱肚子。

第二天一早,早饭没吃,石重贵一行人诀别故都,踏上了向北迁徙的路途。

一路往北走,中原的一些州郡和城池,知道出帝来了,都想要看望一下,至少给点东西,送点礼品聊表心意,不过契丹人早已下了命令,不允许人任何后晋官僚接触石重贵,因此石重贵是一个人也没见着,一点支援也没拿到。

往北走啊走,走啊走,就走到了中渡桥,几天前杜重威在这里安营扎寨的痕迹还在,石重贵看到这番景状,他有点绷不住了,对左右侍从嚎哭道:

我哪里曾亏待过杜重威,如今却被这奸贼所害,落得这样的下场。

的确,石重贵一直对杜重威宠爱有加,杜重威为官时横征暴敛,残害百姓,石重贵全都视若无睹,杜重威为将时,怯战逃跑卖队友,面对契丹军队残害平民却不伸出援手,石重贵也从不怪罪。

可以说,石重贵对得起他杜重威,可是石重贵有没有想过,他是对得起杜重威了,可他对得起战死的将士,无辜的百姓吗?

私恩滥施,纵豺狼而噬国本,公义尽丧,虽嚎哭已负苍生。

一个统治者最大的失职,不是对某个人的亏欠,而是对其所肩负的整个天下苍生的背叛。

石重贵的眼泪,流的实在太晚了,也流错了对象。

再往前走,就到了晋辽边境,又是一座小桥,到了桥上的时候,石重贵凝望故土,再次感叹,说以后可能就回不来了,那么脚下的这座桥,自此后就叫做还乡桥吧。

石重贵是无法返回了,但是一百多年之后,还会有两个中原皇帝经过这里,走上和石重贵一样屈辱的流亡之路。

一座桥,连接的已经不是空间上的两块土地,而是时间上的悲剧,它让后来者经过时,可以清晰的见到亡国老前辈的叹息声在风中回响,这是一种超越个人命运的,关于国运兴衰的深沉悲哀。

(故国桥头)

接着走,到幽州,过范阳,到蓟州,平州,再到榆关,走出这么老远,一路上是毫无供给,缺衣少食,好在随行的宫女还能采点野菜野果充饥,不至于让石重贵饿死。

又走了七八天,到锦州,锦州当时有一尊耶律阿保机的塑像,这是契丹的开国皇帝,契丹人十分尊敬,他们稍作停留,对阿保机的塑像进行拜谒,契丹士兵们自己拜也就算了,他们还强迫石重贵一行人跪地叩头,也跟着自己一同拜谒阿保机,石重贵当然不干,可是没奈何,亡国之君没有拒绝和选择的权利,他只能是在契丹士兵的强迫下老老实实的跪地磕头。

拜谒完了之后,石重贵痛哭流涕,说薛超误我,是他没让我死成,因此我才会受到这样的屈辱。

只怪别人,不怪自己,这也是古代亡国之君们的一个通病了。

风尘仆仆,舟车劳顿,好不容易到了终点站黄龙府,结果前脚到,后脚石重贵又被通知,黄龙府你就别待了,给你安排了新的地方。

什么地方呢?契丹人决定,把石重贵弄到怀密州去居住。

这个地方,很远,离黄龙府还有五百多公里,石重贵只好长叹一声,重新上路。

走吧,反正去哪里其实都一样了。

到怀密州,经过辽阳,到辽阳的时候,有个变故,纵横沙场的耶律德光病死了,辽朝的新皇帝成了耶律德光的侄子耶律阮,也就是辽世宗。

从耶律德光到辽世宗,这期间契丹内部发生了很多事情,这里先不提,我们在之后的章节再讲,反正石重贵途径辽阳的时候,新皇帝耶律阮正好也在辽阳,耶律阮还挺客气,摆下酒宴,请石重贵吃了顿饭,石重贵兴许还挺感激耶律阮,认为这位契丹新帝人还挺好,可是吃完饭他才知道,这顿饭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耶律阮带走了他身边所有的侍女,以及他的一个儿子。

石重贵还有一个幼女,具体叫什么名字不知道,但是长得很清秀,耶律阮的大舅子,叫做绰诺锡里,他就相中了石重贵的这个女儿,石重贵说我这个女儿啊,岁数太小,还不能嫁人,结果最后还是被耶律阮把女儿给抢走了。

又能怎么样呢?不过是任人欺凌罢了。

耶律阮没有让石重贵去怀密州,而是最终把他安置在了建州,也就是今天辽宁朝阳西南部。

去建州的路上,石重贵的母亲劳累过度,病死,抵达建州后,日子终于稳定下来,契丹人给了石重贵五十顷地来耕种,在土地旁,石重贵等人也建造起了房屋居住,可是这才安顿下来,契丹一个叫做耶律璟的王爷(后来也做了皇帝)又把石重贵的两个妃子,一个赵氏,一个聂氏给抢走了。

(亡国受辱 石重贵)

石重贵的皇后冯氏,过惯了饫甘餍肥,桂宫柏寝的日子,一来她吃不了这个苦,二来她担心时间一长,自己也被契丹人掳走,所以她就计划和丈夫一起自杀,石重贵连连受辱,精神世界早已崩塌,也决心去死,偏偏他们时刻处于契丹士兵的监视中,手边又找不到毒药,最后只能作罢。

失败者难以拒绝,难以选择,难以承受,甚至就连死去的权利都没有了。

是的,石重贵是老死的,某种视角来看,他也算是善终了。

据说临死之前,石重贵还对杜重威等人愤恨难平,连斥数语。

哎,这就是这类能力低下的亡国之君的普遍共性,就好像明朝的崇祯一样,死到临头他还在怪别人,怪宗室,怪文官,怪边将,就是不会怪自己。

历史是何其的相似,唐玄宗曾经逼着哥舒翰出战,崇祯曾经逼着孙传庭出战,唯一不同的是,哥舒翰后来被追封为了太尉,而就在孙传庭战死之后,崇祯还在想着怎么治孙传庭的罪过。

石重贵呢,他怪景延广,可景延广最后没有屈服于契丹人,选择了扼喉自尽,他怪杜重威,可杜重威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是你石重贵一手提拔任用的,而至于能真正帮助到自己的和凝桑维翰等人,石重贵却从都来都是冷淡疏远。

在这位皇帝北狩途中,他无数次的懊恼,无数次的感叹,无数次的涕泪横流,他留下了很多的只言片语,却一个字也没检讨过自己。

石重贵死于公元974年,他在北方渡过了漫长的余生,甚至他死的时候,后晋之后的两个朝代,后汉和后周都已经灭亡了。

当一个人不再拥有,又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细数过去。

我为什么这么倒霉?为什么别人都对不起我?为什么国破家亡的命运落到了我的头上?到底是谁害了我?

举目四望,是无垠的,枯黄瑟缩的草野,一直延伸到天地交界处。

失败总是贯穿了人生的始终,痛苦总是徘徊在生命的各处。

可以说,他是一个完美的悲剧样本,演示了一个人如何通过一系列错误的选择和不反思的态度,亲手毁掉自己的一切,并在余生长久的品尝这杯自酿的苦酒...

参考资料:

《宣政杂录》

《新五代史·卷九》

《读通鉴论 · 卷三十》

《旧五代史·卷八十一》

陈守义.朝阳县“乌兰黄道遗址”为“安晋城”考.辽金历史与考古,2020

吴翔宇.契丹伐晋起因再探——兼论后晋出帝朝的政治转向.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郭洋辰.中原文献所见石重贵入辽事迹考源——兼论辽宋并立时期的跨境逃人与信息沟通.文献,2025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汉...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为争夺汉中地区展开的殊死较量。这场战役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
原创 诸... 诸葛亮与姜维的北伐行动究竟是对蜀汉的重大贡献,还是导致其覆灭的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问题引发了广...
原创 曹... 荀彧和荀攸始终专注于战略层面的谋划,所以他们向来不愿意插手具体事务。可以说,曹操是一位出色的领导者,...
原创 明... 明朝的历史延续了276年,这个漫长的时期中,共有16位皇帝登基,他们的执政时间平均只有17.25年。...
原创 两... 载涛,清朝末期较为杰出的王爷之一,他是光绪皇帝的亲弟弟,同时也是道光皇帝的孙子,显然他的出身如同深埋...
原创 他... 在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正月,世间的欢庆气氛弥漫四方,然而在某个偏僻的角落,却有一群绝望的逃亡者,...
原创 北...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既有建立超过二百年的统一王朝,也有那些在动乱之中短暂割据的政权。今天我们所要...
《义勇军进行曲》原来是电影主题... 1935年初的中国,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巨轮。东北沦陷后,华北危机重重,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碎山...
原创 韩... 在中国历史的漫长岁月中,萧何与韩信的命运交织,成为后人热议的焦点。萧何既是韩信的贵人,也是最终亲手导...
原创 大... 大禹治水后,历史上记载了三件极为重要的事件,其中包括禹征三苗、建都阳城以及涂山之会(也称禹会诸侯)。...
原创 诸... 在《三国演义》这部名著中,诸葛亮似乎与“火”有着不解之缘。他的军事生涯中,不仅首次出山即以“火烧博望...
原创 到...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势力,开始亲政。在李斯、尉缭等谋士辅佐下,他制定“...
原创 五... 在中国三国时期,蜀汉的五虎上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勇猛的战斗力而闻名,他们是刘备麾下的重要将领,每一...
原创 历... 《三国演义》对刘备的描绘,让许多人认为他是一个极为多愁善感的人,甚至有人说他是“哭来的江山”。然而,...
原创 通... 曹操和刘备是东汉末年两位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性格与治国方式常常被拿来对比,尤其是在处理身边人物...
原创 诸... 在三国时期,姜维可谓是诸葛亮的继承人。姜维,字伯约,生于202年,出生地在天水郡冀县,即今天的甘肃省...
原创 一... 汉朝与朝鲜之间的这场战争,实际上更像是一次汉朝内部的冲突,而非像汉朝与匈奴之间那种跨越国家的战斗。要...
山西昔阳胡窝路金代壁画墓发掘资...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省昔阳县胡窝路金代壁画墓发掘资料。据了解,该墓在反映宋辽金彼此融合、影...
再忆西南联大,激荡青春力量   新华社昆明8月24日电 题:再忆西南联大,激荡青春力量   新华社记者荆昭延   舞台上散落着“...
原创 商... 古公亶父迁徙后,他的小儿子季历娶了来自挚任氏的“太任”,而挚任氏则是殷商的贵族家族。这一婚姻有着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