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作为顶级豪族,显然与普通的贵族有着明显的差距。对于这样庞大的家族,内部涉及的家庭和成员众多,其复杂程度使得对它们的描写非常具有挑战性。要想维持一个大家族的繁荣,资金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若没有足够的资金,家族的生活质量必然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面临衰败的危机。例如,贾府的衰落正是因为其入不敷出,家中所需的日常开销日益困难。
书中的四大家族出场时,已经进入了衰退阶段,面临着种种问题,贾府的入不敷出在这个时期也已经是司空见惯,虽然它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即便如此,家底再厚,也难以撑得住日益增加的负担。书中并未直接将四大家族的财富做详细的叙述,因为家产往往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以贾府为例,家族庞大,涉及多个领域和产业,很难将这些资产转化为可以量化的现金。虽然这些家族的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但作为四大家族的代表,贾府的穷困,已经意味着其他家族的状况也未必好到哪里去。四家当中,最为薄弱的便是薛家,作为特殊的官商家庭,薛家主要是为皇室服务的“皇商”。现代来看,皇商的地位可以理解为高级商人,但他们的财富来源更多的是依赖于与宫廷的关系,依靠从皇宫内库调动资源进行经商。
二、薛家
在古代,作为“皇商”的薛家,显然比普通的商人更加得心应手。凭借这个身份,薛家能够轻松获得更为丰厚的财富,因为他们可以直接从皇宫获取物资,转手出售,获利颇丰。然而,尽管看起来风光无限,薛家从一开始进入京城时的种种行为,却让人感到他们并不像外界想象中的那样富贵。刚刚到京城时,薛家居住在贾府。表面上看,贾府热情好客,作为亲戚朋友,住在他们家并无不妥。但当这种住在别人家的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渐渐显现出了尴尬,尤其是当两家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时。薛家人并未意识到这种不合时宜的依赖,直到大观园被抄检时,薛家显然感受到了压力,宝钗才搬出了贾府。
这种情况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举措来解决,例如薛家完全可以搬到自己的住所,避免在贾府长期逗留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不快。薛家表面上看似富裕,然而从宝钗对湘云的生日礼物和对黛玉的燕窝赠送来看,矛盾已显现。宝钗与其他家族成员的关系受到了影响,这些矛盾在表面上可能并不显著,但却在细节处露出了端倪。如果薛家真如外界所见那般富裕,完全可以过得更为自在,而不至于在外界眼中显得如此局促。
三、薛家家产
关于薛家的财富,外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薛家已经陷入困境,经济状况并不像它的皇商身份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强大。其实,薛家并非单纯的商人,家族的根基也来源于其祖上的官位,宝钗的父辈曾在朝廷中担任过职务。而最为关键的,正是薛家身为“皇商”的身份。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直接与内务府联系,利用宫中的资源进行商业活动,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事实上,许多清代的高官及商人都曾从这种特殊的身份中受益,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得先机。
然而,当薛家出现在书中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并非如大家所想象的那样富裕。其财富状况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宝钗一度无法顺利参选,不仅因为她的家族并未得到足够的宫廷支持,也因为资金的匮乏。如果薛家真如外界所言那般富有,宝钗选秀这类小事应该轻而易举就能办成。再者,薛蟠在京城中的几处房产空置了很久,还需要整理,显然这个家庭并没有外界想象中的那么富裕。
从宝钗的言辞中不难看出,她虽然表面上给人一种稳重的印象,但其实她自己也有许多隐瞒,尤其是在对待家族财务的问题上。至于薛家的实际经济状况,其实是相当拮据的。从薛家以往的辉煌和现如今的拮据生活之间的反差,可以看出,尽管作为皇商,他们的财富曾经雄厚,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昔日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清代的皇商并非没有竞争者,他们的商路和资源都要面对来自其他商家的压力,甚至有时,原本有着极大特权的皇商也会因为管理不善或运作失误而陷入困境。
薛家并不是没有资金的,只不过它们在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上,已经不像过去那样顺畅。书中呈现的薛家,尽管依然保持着“皇商”的光环,但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甚至可以说,它的家族财产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