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灭印度引进了一项工艺,明清时畅销全球,为中国增加大量外汇
迪丽瓦拉
2024-11-20 18:38:40
0

原标题:唐朝灭印度引进了一项工艺,明清时畅销全球,为中国增加大量外汇

唐代访问过古印度(天竺)的唐玄奘可谓是家喻户晓,甚至明代小说家吴承恩还根据唐玄奘西行事迹专门写出了一本《西游记》,成为了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然而唐代还有一位沟通中印交流的重要人物却鲜为人知,他就是王玄策。

中国古代与天竺的交流其实并不算多,主要是因为有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但是这并没能阻挡住唐王朝探索世界的热情。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多次派遣使团抵达天竺地区,与当地进行经济、文化层面上的交流。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王玄策奉旨率领共计五十人的使团再次出发前往天竺地区,受到了当地四个国家的国王的亲切接待。国王们本来打算派遣使者团携带财宝物产随王玄策回到东土觐见唐朝皇帝,然而却出了重大变故。

摩伽陀王尸罗逸多暴亡导致天竺大乱,他的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乘乱而反,篡位成为了摩伽陀国王。那伏帝阿罗那顺对唐朝使臣的态度并不像其他天竺统治者那般友善,甚至还举兵攻击王玄策一行。王玄策部下死伤殆尽,只好逃亡至吐蕃。

王玄策没有想到他作为上国使臣居然受到了这等侮辱,胸中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在吐蕃当地召集邻国军队想要讨伐天竺。当时的唐朝对周边国家有着巨大的威信,吐蕃等国自然不敢怠慢王玄策,纷纷出兵响应王玄策的号召。

王玄策纠集出了一千二百名吐蕃士兵、七千余泥婆罗骑兵向摩伽陀国进发。王玄策的大军仅用三天就攻下了罗城与茶镈,仅此一战就杀死了阿罗那顺麾下上万人马。阿罗那顺只好灰溜溜地逃亡。

重整旗鼓后的阿罗那顺仍不死心,还要与王玄策交战,结果再度被王玄策杀得大败,自己也被俘了,不知道他有没有对招惹王玄策感到后悔。之后摩伽陀国的残余势力在王玄策的报复下被杀得人仰马翻,纷纷上书请降。

王玄策此行歼灭了一万多名天竺士兵,收降五百八十座城池,俘虏了一万二千多口人,以及牛马二万余,可以说是战果硕硕。天竺地区的其他统治者见状也吓破了胆,生怕战火蔓延到自己的国土。东天竺王尸鸠摩连忙送出牛马二万余头、宝物若干。

王玄策虽然是文官出身,没有多少军事经验,但是他所率领的军队都是来自高原地区能征善战的锐旅。天竺哪见过这等阵仗?何况天竺本身的军事力量就不强大。阿罗那顺太不明智了,错误估计了自己的力量。

王玄策心满意足地带着俘虏与宝物回国,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嘉奖。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传奇,被后世广为传颂。这个事件也体现出了唐朝在亚洲地区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连一个使者都有本事灭掉一个国家。

王玄策用拳头教育了天竺诸国,此后天竺再也不敢造次了,乖乖与唐朝进行经济、文化多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天竺的制糖工艺长期领先于中国王朝,自三国时期开始中原人就意识到了来自天竺的石蜜糖非常好吃。

但是中印之间因交通因素所以很少有贸易往来,来自天竺的糖制品在中原的价格十分昂贵,几乎只有贵族才能吃得起。唐太宗之所以屡屡派王玄策等人去天竺,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学习到先进的制糖工艺。

王玄策在天竺地区打出了威名,唐朝才得以从天竺地区学习到制糖工艺,唐朝的制糖师傅们很快就将来自天竺的工艺与本地特色相结合。自此之后,中国的制糖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物美价廉的糖制品。

在前朝的制糖技术基础上,明朝时期又出现了“黄泥水淋造白糖法”,标志着中国白糖正式走向市场。不仅仅中国的百姓喜欢这些雪白的糖制品,连国外也对中国白糖赞赏有加,中国白糖在当时的英国甚至是贵族才用得起的奢侈品。

直到晚清,来自中国的糖制品依然畅销全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糖果出口国。古代中国凭借高超的制糖技术在海外贸易中赚了不少钱,为当时的政府带来了极大一笔外汇收入。

而这一切离不开王玄策的贡献。如果当年不是王玄策匹马平天竺,恐怕中国的制糖工艺也不会发展得如此迅猛。当然了,也是因为我们中国古代的制糖师傅们的善于思考、技艺高超,才能在制糖技术上反超印度。

参考资料:《旧唐书》、《唐会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苏联是和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在冷战期间两国互不相让,险些造成了核武器级别的第三次世界大战。199...
有文化的吉林市(十五)夫余国迁... 汉、魏时期、是夫余比较强盛的时代。西晋以后,夫余频遭邻近各族的侵袭、国势开始衰落。夫余历史上最后一次...
原创 东... 接着说那些喜欢贬低建国后的东北,而吹捧建国前的东北富强发达的 历史事实是东北在建国前和建国后就是地狱...
原创 明... “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段话很多人都听过。这段话讲的是明朝的历史,主要...
原创 涨...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把在北京打工的外地人员称为“北漂”。但是殊不知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北京城竟然也是“漂来...
原创 领... 时至今日,在很多美洲国家内仍能听到“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的说法。这样的说法不是瞎编滥造,而是美洲...
原创 聊... 其实历史上的曹叡,是一个被严重低估了的皇帝。 一是因为曹叡在位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二是因为曹叡在位...
这些古代的“纪检干部”有多刚 “ 在历史上,江西泰和走出了47名监察御史和按察使。他们监督国家法律、法令的执行,维护国家利益,为民...
原创 欧... 在公元7世纪,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在南北之间架设起高速通道,留下了“弊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评价。 利...
原创 朱...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忽略了这两点。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
原创 李... 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晨雾未散,玄武门前刀光剑影。这场持续不到半日的政变,却在史书上留下无数疑...
原创 原... 引言:蒙古族人骁勇善战,朱元璋最后能开创明朝276年的基业,也是历经千难万险,没有背景,没有权势,以...
原创 同... 前言 你有没有想过,天底下最危险的职业,恐怕是"傀儡皇帝"?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曹魏40年崩塌,东...
原创 古... 从古至今我国对于死者的入葬事宜都是非常谨慎的,而古代和现代相比规矩要更多,在古代人们离世之后需要按照...
原创 苏... 宋朝文坛巨匠苏轼,可以说是古代交友最多的文人了,他不仅交朋友很广,而且还很复杂。既有朝中官员、文人墨...
原创 步... 作者:青灯 三国出枭雄,孙权、曹操、刘备三分天下。都是当时的翘楚,历史对于他们都是难分伯仲。 三个...
原创 原... 该如何对元朝进行评价,从哪一方面去了解它的历史,一直以来历史学家都对这个神秘的朝代解释较少,再到我们...
原创 公... 前言 公元641年,藏地天才少年松赞干布亲眼目睹十余天前还傲视天下的吐蕃大军,在一个深夜被唐军区区...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档案江西”音频展播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散落在江西各地的历朝历代的建筑,犹如一部凝固的赣...
原创 朱... 引言 首先,朱元璋的高明之处在于对自己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分清了主要对手和次要对手。反观李自成进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