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玄武门之变中,秦琼没有参战?
迪丽瓦拉
2024-11-22 18:42:39
0

原标题:为什么在玄武门之变中,秦琼没有参战?

熟知历史的小伙伴对玄武门之变这场战争一定不陌生,对于唐太宗李世民来说,这是一场决定他一生命运的转折点。现代中关于这一段历史的电视剧也不在少数《隋唐英雄传》、《武媚娘传奇》等,都深刻地描述了这一场巨变。

而在这段历史中,却有一个人物让众人十分疑惑,他就是秦琼,作为李世民身边和尉迟恭同等地位的忠实将领,为何在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身边未出现秦琼呢?秦琼到底去了哪里呢?

一、玄武门之变的缘由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朝时期,刚刚建立只有九年之久的唐朝皇宫的北宫门宣武门外,发生了一场手足相残的流血政变,整个战争所牵连的人命高达数百人,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政变改变了唐朝的历史,为李世民称帝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的局面奠定了政权统治的基础。

李渊在推翻隋朝统治后,称帝定国号为唐,因为李渊太过于保守,一直信奉嫡长子继承制,于是便立自己的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二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元吉为齐王。而三个人之中,由于李世民长期在外打仗,帮助父亲抵抗外敌,战功赫赫,造就了一番丰功伟绩,而这也是其他两个儿子所不能比的。

随着李世民在外威望日高,李渊先后嘉赏他乃至无可再封,在朝廷内,李世民的地位可以说仅次于皇帝唐高祖和太子李建成,而在朝廷外,李世民也拥有无数的支持者,还手握兵权。李世民的拥护者逐渐形成了一股力量,其势力紧逼太子。

李建成知道自己的威望比不上弟弟李世民便心生嫉妒,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便和三弟李元吉一起联手排挤李世民,经过长久的斗争李世民忍无可忍,最终在玄武门设计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史称玄武门之变。

二、英勇善战的战将秦琼

说起秦琼,很多人都只记得他是过年门上贴的门神,另外一个是尉迟恭,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秦琼还是隋末唐初历史中有名的将相。秦琼,又名秦叔宝,是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出生于齐州,也就是如今的山东省济南市,曾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犹如左膀右臂一般的存在,深受唐太宗的重视。秦琼对于李世民也是十分的忠心,在李世民最困难的时期,也不曾接受太子抛来的橄榄枝。

秦琼生平坎坷动荡,却十分骁勇善战。最初是隋朝将领来护儿手下的一个士兵,其后先后在裴仁基、李密等人的帐下任职,最后跟随程咬金一起投奔到了李渊父子身边。

投奔李渊后的秦琼,被分配到了秦王李世民的麾下,跟随李世民各处征战,出生入死,在李世民遇到强劲之敌时,总会派秦琼出战,而秦琼每次也是不负众望,总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此忠心又十分勇猛地将领自然深得李世民的喜爱,所以李世民也是对秦琼十分器重,对其委以重任。

三、委以重任,抵挡劲敌

秦琼可以说是跟着李渊父子建立唐朝的开国元老,也深得李世民的喜爱和器重。但是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在对李世民争夺皇位十分重要的战争——玄武门之变中,我们却只在李世民的身边看到尉迟恭等人的存在,却唯独不见了秦琼。

对此,很多人议论纷纷,有人说是秦琼没参加玄武门之变,也有人说是被李世民派去执行其他任务,那么究竟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当时秦琼就在玄武门外,被李世民派来对付李建成的头号猛将。原来,当时李建成和李元吉都已经在玄武门内,只有等到援兵到来才是他们唯一的生路。李建成能够想到的,李世民自然也能预料到,于是便事先派遣自己的猛将前往玄武门外堵截李建成的救兵。

那么为什么要派秦琼而不是尉迟恭前往拦截呢?原因便是太子李建成的手下有一名叫薛万彻的将士,他的武术非常的精湛,十分骁勇,唯有秦琼才能与之抗衡,才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让李世民解决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两兄弟。玄武门之变开始后,果然薛万彻带领士兵前往救援,与堵在玄武门外的秦琼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两边军队打的可以说是难解难分,战斗也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尉迟恭将太子的首级拿出来给众将士看后,他们才知道现在太子大势已去,再争执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于是纷纷弃械逃跑。

至此,李世民才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最终胜利。随后李渊看事已至此,也别无他法,只能将皇位传给李世民,随后李世民登基,年号贞观,开始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四、事情的两面性

在很多历史事件和电视剧情节中,我们并未看到秦琼的身影,认为他并没有参加玄武门事变,但其实呢,秦琼不仅参加了还在其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任务。

可以说如果没有秦琼在玄武门外抵挡着太子的援兵,那么这场战争的胜负也是很难预测的。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

苏轼曾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生活之中。

每个人的生活都像是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用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则会心情开阔,事情也会变得更加的简单容易;若用消极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看到的只会是漫天的乌云和倾盆大雨,事情也就变得愈发的困难。

秦琼如此,李世民也同样是如此。若是没有他破釜沉舟的勇气、对待生活的积极的态度和运筹帷幄的能力,他也不会取得玄武门之变的成功,也就不会拥有后面的千古盛世。

这也同样告诉我们,选择争取的一条道路,看到正确的一面,世界会大有不同,也只有推开那扇正确的窗子,成功才不会遥不可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在中国历史上,刘邦和朱元璋有个类似之处:那就是都是出自民间,通过农民起义建立新王朝。但是,两者在成为...
原创 资... 傅钟将军是新中国诞生后,中央授予的1614位开国将帅之一,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不仅是党内入党最早、...
原创 他... 河南新县是中国十大将军县之一,这个地方培养了许多开国将领,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许世友。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
原创 回... 在1997年的北京早春时节,一场足以搅动东亚局势的脱逃事件正默默上演。 当年76岁的朝鲜前劳动党书记...
原创 被... 叶利钦给人的印象总是像是一个总是醉醺醺的样子。事实上,他的确非常喜欢喝酒,而俄罗斯的伏特加酒度数高,...
原创 胡... 1950年,在中央举办的高级知识分子座谈会上,毛主席和周总理应邀出席。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各...
原创 姜... 姜子牙封神之前,天上到底有没有天庭?如果有,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解...
原创 盘... 1924年6月,黄埔军校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由孙中山亲自创办。这所军校的...
原创 历... 人们常说,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然而,有些人物尽管最终失败,他们依然会永远留名于历史,依然...
原创 朱... 古代中国社会的性别角色分工深刻影响了女性的地位和行动自由,女性通常难以参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政...
原创 曹... 在古代的典籍中,明朝的思想家李贽(李卓吾)写过一副极为著名的对联:“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原创 凤...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古代的谚语,用来形容诸葛亮和庞统的才能,的确再合适不过。遗憾的是,刘...
原创 孙...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给民众带来了民主与共和的思想。这场革命的影响...
原创 广... 广东抗日港九大队于1942年2月正式成立。队伍成员包括来自香港和九江的工人、农民以及热血的年轻知识分...
原创 两... 1949年,为了顺利解放上海,我军决定策反蒋军上海防线的关键人物——汤恩伯,以瓦解敌人的防御力量。当...
原创 诸... 谜团重重的诸葛亮墓,终于被专家揭开了真相 在临终前,诸葛亮似乎已经预见到自己死后将会引发一场关于墓地...
故宫博物院发讣告:耿宝昌逝世 今天(11月10日),故宫博物院发布讣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国家文物鉴定...
原创 国... 杜聿明:国军的隐形大将与命运的错失 在众多国军将领中,有一位人物在许多人眼里并不起眼,但他凭借自...
原创 北... 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英雄辈出。在北周的皇室中,有一位杰出的将领,素有“智勇冠世,攻战如神”的美誉,...
原创 清... 清朝的御前侍卫身上佩刀,这让人不禁疑惑,皇帝难道不会担心他们会刺杀自己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