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了81岁的赵构,为何56岁就退位,选择把皇位传给赵匡胤一脉?
迪丽瓦拉
2024-11-23 17:51:52
0

原标题:活到了81岁的赵构,为何56岁就退位,选择把皇位传给赵匡胤一脉?

宋高宗赵构的名讳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他是南宋的开国皇帝,也是处死著名爱国将领岳飞,宠信奸臣秦桧的帝王。但就是这样的一个皇帝,他却在五十五岁时就把皇位禅让给其他人,而自己则是优哉游哉的活到了八十一岁的高龄。

其实,纵观过往历史发展的历程,史上的哪一位皇帝不是眷恋权利者呢?作为皇帝的他们都想把权利紧紧握在自己手中,生怕别人夺了去。所以在众多历史事件中,杀权高位重功臣、犯上作乱篡权的事也就数不胜数了。

可历史上总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人或事出现,就比如宋高宗赵构,他就偏偏舍得在自己56岁大好年纪时交出手中的权利,退居幕后做了将近三十年的太上皇。而且这皇位传给的也不是自己的族系,而是一个远的不能再远的旁系——赵匡胤一脉。可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年少轻狂的宋高宗赵构,胆识过人获拥戴

宋高宗赵构在没有即位前,在他家里的众兄弟中,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孩子。后来被人看好谁因为金人的缘故。在靖康元年的时候,战乱纷飞,金人发兵进攻于北宋,结果北宋不敌金军,反被对方围住了都城。

于是金人便提了个要求,他们要带走一个亲王当做北宋在金的人质。那时宋徽宗的其他儿子都胆怯懦弱,害怕得不敢出头,唯有赵构主动提出前往。

赵构到了金国后,表现的非常神勇,这倒反而让金人怀疑起他是否是真实皇子的身份,最终金人觉得他们抓错了人质,于是便将赵构给放了。后来,金人再次发兵,北宋又面临了尴尬的境地,这时赵构却又挺身而出,前去同金人议和。

这一系列的操作让当时北宋的大臣对他佩服至极。再后来,北宋皇帝战败被俘虏,群臣便拥戴起仅剩的皇室血脉赵构,一同建立了南宋帝国。

可怜一代帝王绝了后

只是后来金人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与金人之间的战乱一直都是让赵构头疼的课题。面对长久以来金军的不断南侵,终于也是兵马疲弱的赵构便再也没有了做人质时的神勇。终于在一次金军大举南侵的战役中,赵构当起了逃跑皇帝,一度狂奔逃命。

后来逃到建康后,估计是连日奔波,又水土不服,再加上卫生工作没做好,赵构的儿子身子骨又弱,于是便得了疟疾。可让人意外的是,有一天一个宫女不小心绊倒了地上的炉子,于是发出了巨响,竟然把赵构的这个儿子吓死了!

再后来赵构逃到了海上,而金人因为无法在海上作战,就只能撤兵。如此一来,赵构便得到了喘息之机,得以保全自己,并回到绍兴,可这时赵构却已经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儿子。

战乱被平定后,赵构很想再有个孩子,可以延续自己的香火,但谁料他却发现自己丧失了生育能力,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后来赵构用尽了许多办法,只希望自己能够恢复正常,好有个儿子来继承皇位,但结果却让他很失望,他知道自己怕是要绝后了。

退居幕后的可怜皇帝

经过几番折腾,直到赵构确定自己无论如何再也无法生出孩子的时候,他终于黯然伤神,决定将皇位转让出去。而56岁,对于当时的赵构来说,正事年富力强,还不至于要提早退位的时候,他却选择在此时传位,他为什么做了这样的决定呢?

原因多半在于赵构有些心灰意冷,他觉得当皇帝每日要处理的事情太多,自己太累了。而且身居高位,对未来又要担惊受怕,心慌的很。可他也希望可以皇位后继有人,可以继承自己打下的诺大的基业。但就是因为没有儿子,皇位不可能落到自己儿子头上,因此他也就没有了奋斗的希望,所以心想不如就将皇位让出去呢。

但绝了后的赵构知道,由于自己的直系亲属都已经被金人杀害了,能继位的亲人都没了,那么下一任皇帝的人选就只能从旁系分支里面选择了。虽然对于赵构来说,自己的亲侄子也都没有了,但从血缘关系看,他就只能从远亲侄子中间选继承人,而他的目光便锁定在了赵匡胤一脉。其实,在宋朝史上,自从当年宋太宗继承了皇位后,接下来的皇帝都是由他们那一脉传下来的,而赵匡胤一脉便自然变成了旁系。但不管哪个族系,但毕竟都是赵氏宗室。

但赵构考虑到太宗一脉的后人都在当年的战乱中流离失所,留在南方的皇室后代几乎寥寥无几了。而当年太宗的皇位也是由太祖传过去的,而这项决定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大部分也是不认可的,赵构知道,那些百姓至今还是觉得这是不公平的。所以赵构认为,只要自己能将皇位传回给太祖一脉,那么不仅能保住宋朝江山,同时也能收获天下人心,所以赵构传位便不传太宗一脉。

而从另一方面看,赵构虽然自己的孩子死了,但他其实是有养子的,后来被传位的宋孝宗便是赵构的养子,而这个宋孝宗,也是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说起宋孝宗的经历,他与赵构死去的儿子是同年出生到,而且在自己5岁的时候就被赵构接入宫中。

经历了丧子之痛、续子无望的赵构很喜欢这个孩子,便将大部分都爱倾注到他的身上。更何况宋孝宗从小为人便聪慧机灵,看得出来等他长大以后是块当皇帝的料。所以于情于理,赵构都会把皇位传给赵匡胤一脉,这是必然的结果。

结语: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最后赵构还是把皇位传回了太祖一脉,于是历史上便留下了一段佳话。而他在56岁的时候把皇位让出来,更是一种非常睿智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对于赵构来说,百姓看到的更多是他皇帝的身份,让赵匡胤一脉为帝,恰巧是百姓所愿看到的,因此他才得以颐养天年,没有收到百姓的谩骂及起义。

赵构身为一个国家的领军人物,虽然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想过要传位给其他人,而是一直在想着如何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但是最终能做到如此胸襟,也是常人所不及。

这同时也应了那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苏联是和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在冷战期间两国互不相让,险些造成了核武器级别的第三次世界大战。199...
有文化的吉林市(十五)夫余国迁... 汉、魏时期、是夫余比较强盛的时代。西晋以后,夫余频遭邻近各族的侵袭、国势开始衰落。夫余历史上最后一次...
原创 东... 接着说那些喜欢贬低建国后的东北,而吹捧建国前的东北富强发达的 历史事实是东北在建国前和建国后就是地狱...
原创 明... “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段话很多人都听过。这段话讲的是明朝的历史,主要...
原创 涨...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把在北京打工的外地人员称为“北漂”。但是殊不知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北京城竟然也是“漂来...
原创 领... 时至今日,在很多美洲国家内仍能听到“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的说法。这样的说法不是瞎编滥造,而是美洲...
原创 聊... 其实历史上的曹叡,是一个被严重低估了的皇帝。 一是因为曹叡在位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二是因为曹叡在位...
这些古代的“纪检干部”有多刚 “ 在历史上,江西泰和走出了47名监察御史和按察使。他们监督国家法律、法令的执行,维护国家利益,为民...
原创 欧... 在公元7世纪,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在南北之间架设起高速通道,留下了“弊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评价。 利...
原创 朱...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忽略了这两点。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
原创 李... 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晨雾未散,玄武门前刀光剑影。这场持续不到半日的政变,却在史书上留下无数疑...
原创 原... 引言:蒙古族人骁勇善战,朱元璋最后能开创明朝276年的基业,也是历经千难万险,没有背景,没有权势,以...
原创 同... 前言 你有没有想过,天底下最危险的职业,恐怕是"傀儡皇帝"?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曹魏40年崩塌,东...
原创 古... 从古至今我国对于死者的入葬事宜都是非常谨慎的,而古代和现代相比规矩要更多,在古代人们离世之后需要按照...
原创 苏... 宋朝文坛巨匠苏轼,可以说是古代交友最多的文人了,他不仅交朋友很广,而且还很复杂。既有朝中官员、文人墨...
原创 步... 作者:青灯 三国出枭雄,孙权、曹操、刘备三分天下。都是当时的翘楚,历史对于他们都是难分伯仲。 三个...
原创 原... 该如何对元朝进行评价,从哪一方面去了解它的历史,一直以来历史学家都对这个神秘的朝代解释较少,再到我们...
原创 公... 前言 公元641年,藏地天才少年松赞干布亲眼目睹十余天前还傲视天下的吐蕃大军,在一个深夜被唐军区区...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档案江西”音频展播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散落在江西各地的历朝历代的建筑,犹如一部凝固的赣...
原创 朱... 引言 首先,朱元璋的高明之处在于对自己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分清了主要对手和次要对手。反观李自成进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