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琼在后世被奉为门神,二十四功臣中却排倒数第一,其中有何隐情
迪丽瓦拉
2025-10-30 03:01:58
0

前言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在《南园十三首(其五)》中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首诗表达了他强烈的救国之心和立下赫赫战功的志向,体现了他渴望投身军旅,像凌烟阁的功臣们一样建功立业的雄心。从这首诗的内容可以看出,“凌烟阁”三个字早已成为有志之士追求功名与荣耀的象征。

公元643年,李世民已经统治大唐十七年,在自己亲手缔造的贞观盛世下,他不禁回首往事,感慨曾经的刀光剑影和金戈铁马。在宏伟的皇宫里,李世民时常想起那些曾随他南征北战、治理天下的老部下,于是他决定为这些人争取更大的荣耀。 因此,李世民命令阎立本绘制长孙无忌、房玄龄等24位开国功臣的等身画像,并亲自为他们写上赞词,再由褚遂良书写,最终将这些画像挂在了皇宫西南角新建的“凌烟阁”中。奇怪的是,秦琼虽然与程咬金等名将齐名,但在这24位功臣的排名中,他竟然被排在了最后一位。而尉迟恭则排在了第七位,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些功臣的排名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并不完全以功劳为标准 在讨论这些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凌烟阁”中的24位功臣都有谁: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恭、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琼。可以看到,这24人中既有文官,也有武官。因此,排名的标准并不单纯依据军功。如果按照综合功劳来排名,似乎也有些不太对劲。

以李勣为例,他在唐朝建立和巩固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灭掉窦建德、伐刘黑闼等重要战役中,李勣的身影都活跃其中。李勣还曾与李靖共同打败东突厥,连续征战薛延陀,最终灭了高句丽,为唐朝开疆拓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然而,他却排在了24位功臣中的倒数第二位。 相比之下,张亮虽曾与李勣并肩作战,并有一些贡献,但其军功显然无法与李勣相比。张亮虽在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时参与其中,但他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在一次水军征战中,张亮因胆小怕事导致了唐军的损失。李世民对张亮的能力也心知肚明,但最终还是放过了他。因此,张亮的功劳和才能显然不如李勣。 由此可见,凌烟阁的功臣排名并不是简单按照功劳来决定的。那么,为什么秦琼会被排在最后一位呢?

秦琼的武功与历史地位 秦琼,原是隋朝的名将,后投奔唐朝。他以勇猛著称,参加过瓦岗寨的战斗,也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尽管秦琼在个人战斗中表现出色,但他在军中的角色更多的是充当一名“打手”,而非指挥官。《旧唐书》记载,李世民每次遇到敌军中有骁勇善战的将领时,都会命令秦琼迎战。每次秦琼都能够在千军万马中取敌将首级而安全撤退。 然而,尽管秦琼有勇武之能,但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个人能力上,而非作为统帅指挥大军。与秦琼同样出色的李道宗,曾带领四千人马打败敌人的四万援军,但他并未进入凌烟阁功臣榜。而秦琼能够入选,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至于他排名最后,也并不冤枉。 是因玄武门之变?

另一种说法是,凌烟阁24功臣的排名与他们在玄武门之变中的表现有关。传说秦琼在这次事件中保持中立,因此被冷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李靖在玄武门事变时正在边疆与突厥作战,但他依然排在了凌烟阁中的第七位。另一位未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张士贵,也没有进入功臣名单。由此可见,是否参与玄武门之变并不是排名的关键因素。 官职与排名 通过对24位功臣官职的分析,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凌烟阁功臣的排名实际上是按照他们在朝中的官职高低来排列的。长孙无忌作为司徒,排名第一毫无争议;李孝恭、杜如晦、魏徵这三位也都是司空,排名居前。房玄龄作为当朝司空,排在了他们之后。其他官职较低的将领,如李勣、秦琼等人,排名则较为靠后。 这表明,凌烟阁的排名不仅仅依据个人的功劳,而是考虑到了官职、身份和地位的因素。

总结 凌烟阁的24位功臣无一不是为大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的人物,他们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排名的依据并非单纯的功劳,而是考虑了他们在朝中的官职高低。从这一点来看,凌烟阁功臣的排序更像是对他们在政治体系中地位的一种体现。尽管历史中的秦琼与民间传说中的形象有所不同,但他能够与尉迟恭一同成为门神,这也是另一种荣誉的象征,类似于凌烟阁中的一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嘴巴上说着一堆好话,见了人说人话,见了鬼说鬼话。这种人就像...
原创 朱...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评价。他生活在元朝末年的动乱时期,那个时候的社会动荡让他学...
原创 清... 清朝的物产非常丰富,几乎什么都有,乾隆皇帝傲慢地拒绝了英国使者马加尔尼的请求,不愿建立商贸关系。这个...
原创 为... 当谈到中国的崛起时,许多西方国家的反应就像邻居家突然中了彩票——既感到羡慕,又有些焦虑,甚至开始感到...
原创 古... 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秦始皇功绩卓著、威名远播,几千年来声名不衰,因此至今仍有很多研究者在研究他。...
原创 1... 今天咱得聊聊一个特别牛的老人,他叫周寿谊,活了 116 岁,硬生生见证了宋、元、明三个朝代的更迭,这...
原创 张... 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崔玄暐和袁恕己五人是帮助李显重新登基为帝,恢复李唐江山的重要人物,因此李显为了...
原创 丞... 在谈到汉室的兴衰时,汉高祖刘邦是一位明智的皇帝,他开创了盛世大汉。而在刘邦的治国过程中,有两位重要人...
原创 回...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提到李世民,大家都会想到“贞观之治”这个辉煌的历史时期。 在李世民的统...
原创 关... 公元219年,刘备稳坐西川,晋升为汉中王。同年,关羽发动北伐,斩杀庞德,俘获于禁,成功水淹曹军七个营...
原创 上... 唐亮,1910年出生于湖南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6岁时,他便加入了革命队伍,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辛的革命...
原创 同...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曾经出现过许多令人混淆的历史人物。例如李广与李广利、张宗昌与张昌宗、李自成与李秀...
原创 常... 1391年,广西龙州发生的动乱让朱元璋深感懊恼。他最信任的战将常遇春的儿子常茂,在接到消息后不久突然...
原创 为... 三国时期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特别是《三国演义》中的描写,让很多将领的英勇事迹更加广为人知。比如赵云...
原创 杨... 在中国历史中,有许多英勇的英雄和聪明的智者,曹操和杨修之间的故事便是一个充满悲剧与智慧碰撞的典型。曹...
原创 李... 在许多史书中,李世民被描绘得异常出色,几乎把李渊的存在感掩盖了,给人一种大唐的江山仿佛是李世民一手打...
三晋古树名木丨新绛县:古树千载... 山西科技报原标题:古树千载知兴衰 在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新绛这片底蕴深厚的土地,隐匿着许多令人惊叹的古...
原创 长... 长安的名字非常优美,为什么后来会改成西安呢?这个名字又是由谁来改的呢? 从古代到现代,每一个朝代都...
原创 秦... 前言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在《南园十三首(其五)》中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
原创 长... 姜维向马遵提出了一个计策:“这个地方后面肯定埋伏了敌军,我愿意带五千人埋伏在要道上。太守先派人回报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