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人次“追更”!宝安讲坛何以讲“活”湾区文化自信
迪丽瓦拉
2025-10-31 11:32:43
0

四期讲座,跨越四季,穿越千年。

从长江之滨的玉耀光辉,到黄土高原的石破天惊,从中原大地的仰韶“密钥”,到东南沿海的八千年海洋之歌……2025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宝安讲坛”以四期高水平的考古讲座,系统呈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宏大格局。

自2022年举办以来,宝安讲坛累计开展18期讲座,结合南方+等平台直播,已吸引线上线下逾50万人次参与,多次获《中国文物报》等国家级报刊媒体深度关注与报道,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公众认知文明起源的“第一课堂”,更为大湾区文化自信注入焕新活力。

深植文明之根:

从“多元一体”到湾区认同

文化自信,源于对自身文明根脉的深刻认知与自豪。

2025年宝安讲坛高擎“探源工程”旗帜,系统性地将石家河、仰韶、石峁、井头山等中华文明核心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带入湾区: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生动阐释了石家河古城“众星拱月”的宏大格局与精美玉器,揭示了长江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核心地位。他特别提到石家河古城完善的水利系统,体现了距今5000年前长江流域先民对水资源的卓越管控能力;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从仰韶文化中解码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重瓣花朵”式结构,奠定了“华夏”之称的考古基石。他在讲座中展示了仰韶村遗址墓葬土壤中检测出的丝蛋白成分,为蚕桑文明提供了六千年的考古实证。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孙国平展现了中国海洋文明的源头,揭示了先民“向海而兴”的生存智慧,补上了中华文明谱系中的“海洋拼图”。他带来的井头山遗址考古发现,将中国沿海先民利用海洋资源的历史追溯到距今8500年前。

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孙周勇则通过石峁遗址这座“史前巨城”,刷新了人们对中华文明起源高度的认知。他展示的“藏玉于墙”文化习俗与皇城台出土的骨制口簧、壁画残块等珍贵遗存,展现了一个拥有复杂精神信仰和远距离贸易网络的早期国家形态。

四期讲座精准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核心遗址,涵盖了大河、草原、海洋等不同文明类型。专家们还清晰揭示了岭南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方勤在讲座中指出:“作为深港文化之根的宝安,下角山遗址与石家河等众多遗址一道,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通过系统性、高水平的文明溯源,宝安讲坛为大湾区公众提供了超越地域的历史视野,从根源上筑牢了文化自信的基石。

创新传承之脉:

从“坐而论道”到“全民共享”

如何让专业的考古知识变得亲切可感?宝安讲坛今年给出了答案:不仅要听,还要能看、能动手,让历史文化从书本走入生活,让文化自信在亲身参与中悄然生长。

2025年,宝安讲坛全面升级“讲座+展览+工坊”模式,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联合打造四期“非遗共创”中华文明探源研学实践活动。在深职大徐明明老师带领的非遗共创创客团队的指导下,通过“讲座+展览+工坊实践”模式,吸引百余市民沉浸式触摸历史。

石家河讲座后,市民亲手复刻四千年前的陶塑“手办”,12件陶塑研学作品在中国儿童中心举办的第二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斩获佳绩(含3个一等奖);石峁讲座结束,参与者将神面石雕刻成文创香挂;井头山讲座的配套工坊中,非遗拓印技艺让河姆渡骨耜背后的稻作文明清晰呈现;仰韶文化场次则吸引50余人执笔彩绘陶坯,体验彩陶纹饰的魅力。

与此同时,宝安讲坛同步推出“寻迹华夏——中华文明溯源图片展”,系统展现十余个主要考古遗址的二百余件文物图像,让观众一目了然地把握文明发展脉络。

宝安讲坛没有停留在“坐而论道”,而是让古老文明成为可参与、可感知、可传播的鲜活存在。丰富的活动吸引了多元受众:从广州、中山专程赶来的文博爱好者、踊跃参与的香港学子、在深外籍友人纷纷加入。

讲座通过南方+、文博圈、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视频号等多平台同步直播,单场在线观众均超3万人次,影响力从深圳辐射至整个大湾区。

助力湾区筑魂:

从“文化磁场”到“人文共同体”

“一个经济中心城市的行政区,能持续举办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系列讲座,可谓雄心勃勃、十分难得。”孙周勇从学界角度肯定了宝安讲坛的价值,并指出,宝安讲坛不仅成为了深圳、广东的重要文化宣讲平台,在国内也积累了相当的影响力。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宝安讲坛是宝安公共文化品牌高质量发展行动的重要活动内容,也是宝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活动之一,是宝安文化传承创新的标杆项目。正如中华文明探源工程(1-4期)首席专家王巍所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宝安讲坛是国内第一个以‘探源工程’为主题的讲座,足见宝安对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视。”

从2022年首创,经过四年发展,宝安讲坛的辐射力,早已超越深圳一域,正以其高质量的内容,成为凝聚粤港澳大湾区、促进文明互鉴的“文化磁场”,助力铸就开放包容的“人文共同体”。

讲座期间,深港青少年共同参与手作体验,在文化互动中深化交流。一位香港学生感叹:“感觉考古学家们非常厉害,能通过文物解析上千年前发生的事情,这让我对这个职业充满敬佩。”深圳市蛇口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同学们也纷纷表示,活动扩充了他们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知识面,是一次难得且珍贵的体验。

国际友人的积极参与成为另一大亮点。来自加拿大的克劳德在听完石家河讲座后表示,这为他“打开了湖北考古的‘新世界’”。法国的艺术家米歇尔则对仰韶彩陶与希腊陶器的相似性产生好奇,引发了跨文明的思考。这些生动的互动,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最佳注脚。

作为宝安文化传承创新的标杆项目,宝安讲坛扎实推动着中华文明探源成果在大湾区的普及与转化。在这里,考古不再遥远,文明变得可亲,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在每一次聆听与实践中悄然生长,为“人文湾区”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撰文:王悦 彭艳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他会从全局出发思考问题,而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诱惑。很多时候,眼前有机会击败一个强大...
原创 有... 荀彧无疑是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谋士之一,他的为人正直,一心致力于支持汉室的复兴。 在东汉末年,董卓开始...
原创 历...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君主,他建立的秦朝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全国统一的中央集权国...
断剑录——“兵仙”韩信传第十八... 第十八章:攻占齐地·半渡而击 当项羽听闻韩信成功袭破临淄,心中大为震惊。他深知齐国的战略意义重大,一...
原创 汉... 在汉朝时期,现在的江苏属于徐州刺史部和扬州刺史部的管辖范围。具体来说,长江以北的地区隶属于徐州刺史部...
原创 换... 公元219年,关羽因大意失荆州,最终被东吴擒杀,蜀汉的扩张之路就此中断,蜀汉由盛转衰。这一事件让许多...
原创 蒙...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有一位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的将领,他就是蒙恬。蒙恬凭借着英勇的事迹和卓越的军事...
原创 李...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学术界和文化界对其划分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人赞同梁启超先生在《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
美文选读丨成都公园里的一个名字... 望江楼公园-薛涛墓 在成都望江楼公园看到“薛涛”这个名字, 你是否也曾以为她是位现代诗人? 这位唐...
原创 李... 1913年,李四光去银行取钱时,竟然被人用棍子打晕,等他醒来时,竟发现自己被关在地下室里。然而,奇怪...
原创 将...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智者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事迹和智慧一直为后人传颂。许多人,特别是那些有远大抱负...
原创 明... 1389年,蓝玉带领一万大军远征蒙古,成功俘获了8万人,其中包括蒙古的贵族和士兵。他还在返回途中强行...
原创 甘... “大唐祖坟在甘肃哪?”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大家可能都知道,大唐王朝的祖坟一直被认为是永康陵,位于...
原创 他... 在清朝的官场中,有一位备受尊敬的大臣,他虽身居高位,但始终保持贫穷和廉洁。他的名字叫海瑞,这位清官的...
原创 她... 1966年10月,《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刊发了社论《向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学习》。尉凤英是沈阳七二四...
原创 连... 1932年6月的一天,滕海清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师部,他心里不禁想着:“难道我犯了什么错?是不是要惩...
原创 雍... 经过“九子夺嫡”事件的残酷角逐,最终,在时任九门提督的隆科多和川陕总督年羹尧的帮助下,皇四子胤禛成功...
原创 《... 在《亮剑》里面,钱伯钧不是准备反水吗?可谁曾想,就在他反水的时候,很多士兵都一脸蒙圈的状态,甚至一些...
原创 民... 在人们的印象中,民国时期的军阀通常是那些肥头大耳、气焰嚣张的人。他们不仅拥有许多妻妾,而且会通过掠夺...
花脚大仙分享:《敬天格物——西... 敬天格物 西周虢国玉器精品展上篇 杭州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特展 花脚大仙分享 “敬天格物——西周虢国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