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皇帝,尤其是一个亡国的帝王,他的结局通常会是怎样的呢? 他有可能被终身囚禁,被当作恩赐对待,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也有极少数皇帝选择自杀殉国,保持最后的骨气。 但大多数亡国帝王的结局,还是被赐死或毒死。 有时候,历史上也会出现少数被流放的例子,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陈理就是其中一位被流放的皇帝。 提到陈理这个名字,大家并不熟悉,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人知道。
但他父亲陈友谅却很有名,他是一个历史上响亮的名字。 在元朝和明朝之间,历史上有个名为“大夏”的王朝。 元朝末年,民众生活困苦,四处爆发起义,群雄纷争。 这时,红巾军的崛起给民众带来了希望,广泛席卷华夏大地,掀起了反元的浪潮。 湖北的农民明玉珍,召集了上千名乡亲,组建了自己的队伍,最终投靠了徐寿辉的麾下。 一年后,明玉珍晋升为征虏元帅,但为此付出了代价,失去了右眼。 那么陈友谅此时又在做什么呢? 当明玉珍在前线拼死奋战时,后方的徐寿辉却出了问题。 徐寿辉的丞相倪文俊,在看到胜利近在眼前时,心生野心,打算杀掉徐寿辉,自己称帝。 但这个计划被泄露,倪文俊只能逃到陈友谅的手下。 然而,陈友谅和他有着相同的想法,于是他先杀了倪文俊,然后带着倪文俊的首级见徐寿辉,并趁机杀掉了他,自己登基称帝,成为汉王。 这一切发生得迅速,甚至远在重庆的明玉珍都未能及时反应过来。 明玉珍一开始为徐寿辉守丧,接着声讨陈友谅与他断绝关系,自立为帝,建立了大夏。 尽管明玉珍只是一个农民,但他非常有能力,如果他活得久一些,或许能与农民出身的朱元璋一较高下。 可惜,明玉珍才38岁就因病去世了。 他十岁的儿子明升继位,由其母彭太后摄政。 此时,陈友谅在做什么? 他全力以赴消灭朱元璋,并与浙江的豪强张士诚联合。 据说,朱元璋赢得的决定性战役——洪都之战,就像赤壁之战,而陈友谅的角色就像曹操。 当朱元璋进攻江苏时,陈友谅带领六十万禁军驻守洪都。 这一战是水战,陈友谅建造了数百艘楼船,分为三层,船体坚固,还外加铁甲。 洪都的守将朱文正和邓愈誓死抵抗,拼尽全力与外界的朱元璋争取时间。 然而,朱文正果然不负是朱元璋的亲侄子,与陈友谅正面交锋,顽强抵抗,最终守住了洪都。 朱元璋带领二十万大军赶来增援,两军在鄱阳湖展开对决,徐达受伤,常遇春被困。 陈友谅的军舰用铁锁连成一片,但东风未能按他的意愿到来,朱元璋借火攻制敌,最终摧毁了陈友谅的船队。 陈友谅的军队败给了天意,最终被射杀。 陈友谅的部下张定边,在混乱中把陈友谅的尸体带回了武昌,陈友谅的次子陈理也一同被带回。 而陈友谅的长子,太子陈善儿被朱元璋俘虏,之后再无消息,生死未卜。 陈理继承了陈友谅的帝位,但很快就被朱元璋攻破了武昌。 他做了几天皇帝,随后便成了俘虏,被朱元璋封为归德侯。 五年后,陈理和明玉珍的儿子明升再次相遇,两个命运相似的倒霉孩子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朱元璋虽然看不得他们的存在,但出于维护自己名声的考虑,他并没有杀掉这两个少年。 为了避免心烦,朱元璋决定把他们流放到朝鲜。 当时的朝鲜仍是高丽王朝。 到了高丽,陈理和明升既不担任官职,也不是普通百姓。 明升因为受到喜爱,被高丽王朝视为贵族待遇。 而陈理则只是被赠予了九匹布。不过,陈理并不觉得失落,毕竟能活着,总比许多人更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