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亚洲唯一不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首都距离我国仅45公里,咋回事?
迪丽瓦拉
2025-11-11 19:02:55
0

打开地图,你会发现有个国家的首都离中国西藏的边境仅有45公里,开车的话,大约两个小时就能到。这么近的邻居,偏偏是亚洲唯一一个至今还没有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背后其实藏着一段由大国博弈影响的小国外交故事。

被印度保护的邻居

这个国家叫不丹,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面积大约两万多平方公里,差不多是我们某个城市的大小,人口70多万,连北京一个区的人口都不及。1949年8月,印度刚刚独立两年,就急忙与不丹签订了一个条约,名为《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听起来是友好的,但条约中有一条规定,就是不丹的外交事务要受到印度政府的指导。你能想象吗?这意味着不丹想与哪个国家建交,都得先问印度是否同意。想派驻外交官,也得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设立大使馆,甚至连军队训练时使用的武器,必须从印度购买。

1971年不丹加入联合国时,印度代表团始终陪同在场,怕不丹说错话。有人说这叫做“保护”,我倒觉得更像是“监护”。直到2007年,印度觉得这个条约太直接,于是修改了内容,把“指导”改成了“合作”。听起来很温和吧?实际上,印度每年为不丹提供几十亿卢比的援助,而不丹70%的进出口贸易也都得通过印度的口岸,连货币都是跟印度卢比挂钩的。

这种绑定关系究竟有多深呢?廷布街头的便利店接受的就是印度卢比。不丹的水电站也将发电卖给印度,很多老百姓看的电视节目,都是印度的频道。如此紧密的关系,难道不丹能够完全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外交事务吗?答案在账本里显现得很清楚。

中印之间的微妙态度

印度对中国的态度一直十分微妙。北京离不丹的首都廷布这么近,万一两国建交,不丹是不是会在中印之间玩平衡游戏?印度不敢冒这个风险。所以每当中不边界谈判有进展时,印度方面总会有所动作。

中国与不丹的边界全长470公里,横跨喜马拉雅山脉。尽管在地图上看这条边界很清楚,但在实地勘察时,双方的看法往往有所不同。争议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西段的多克兰地区,中段的几个山口,以及东段的一些牧场。虽然听起来不大,但在高原地区,每一块土地都得拼命去守。

自1984年起,中不两国开始了边界谈判,至今已进行过24轮。这种“没有建交但持续谈判”的状态,在国际关系中并不常见。就像两个邻居,平时不常往来,但为了解决院墙问题,仍需经常坐下来沟通。

2017年夏天,洞朗地区发生了事。洞朗地带位于中印不丹三国交界处,就像一个楔子插在三方之间。中国计划在这一地区修建一条道路,以方便边防巡逻,但印度立即表示这威胁到了不丹的安全。6月中旬,印度军队越过边界,跑到中国一侧试图阻止施工,双方军队对峙了整整73天。局势紧张时,双方士兵相距数十米,谁也不敢先动手,帐篷一个接一个搭起,最多时双方集结了好几千人。印度媒体不断报道,声称是在保护不丹,可不丹官方的态度却非常含糊,既声明拥有该地区的主权,又没有明确支持印度派兵。为啥如此模棱两可?因为不丹的处境十分尴尬。如果全力支持印度,就会得罪中国;如果公开反对印度,也会失去最强的保护伞。因此,不丹只能选择“打太极”,不激怒任何一方,也不支持任何一方。最后,双方于8月28日结束了对峙,双方撤军。至于怎么解决的,没人说清楚。

持续的边界谈判

中不边界谈判依然在继续,技术层面上,双方已经解决了不少问题,一些路段的界桩也已经立起来了。然而,每当协议接近达成时,都会卡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上。这种反复的谈判状态,已经持续了快40年。

45公里外的沉默邻居

从廷布到西藏边境,只有45公里的直线距离,但至今仍未修建通行的公路。即便如此,不丹北部的牧民在放牧时,依然可以看到对面山上的中国哨所。风大的时候,两边的旗帜都会笔直地飘扬,偶尔边民会隔着边界挥挥手,但也仅限于此。

虽然没有大使馆,也没有正式的热线电话,甚至连一条正规的公路都没有,但边境贸易一直存在。不丹的虫草和木材会通过边境小道进入中国市场,价格由两国商人自行商定,若发生争议,则由村里的老人来调解。这些民间交流虽然不被官方承认,但也没有禁止。中国游客若想去不丹,则需要先飞往曼谷或加尔各答,再转机到廷布。一张机票的价格,足够从北京飞三趟东京,但这种曲折的行程反而让不丹显得更加神秘。

不丹国王旺楚克曾提出一个概念,叫做“国民幸福总值”(GNH)。与GDP不同,这个指标衡量的是老百姓的幸福感。听起来或许有些虚幻,但不丹确实根据这个标准治理国家。直到2008年,才开始开放电视和互联网,而至今还禁止出售香烟。想登山?不行,怕破坏环境;想多开几家酒店?也不行,每年不丹的游客数量是有限制的。外国游客去不丹旅游,每天需要支付200多美元的可持续发展费。这些做法在经济学家眼里看似不可思议,但不丹就这么做了。

不丹的生存哲学

不丹保持着与中国的特殊距离感。官方没有与中国建交,但民间依然有交流,边界谈判也在进行中,但不急于签署协议。实际上,这种状态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平衡,各方都能接受。

不丹能在中国与印度之间维持独立,靠的是一套独特的生存哲学。

第一条是“不站队”。不丹尽量不在中印之间表态。2020年中印在加勒万河谷发生冲突时,印度媒体追问不丹外交部的看法。不丹的回应是“希望有关各方通过对话解决分歧”,既不支持印度,也不站在中国一边。

第二条是“保持神秘感”。通过限制游客和控制现代化进程,不丹成为了“最后的香格里拉”。不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之一,保存着完整的佛教王国形象,这种形象为不丹带来了全球的关注和援助。

第三条是在大国博弈中寻找空隙。虽然在经济上依赖印度,但在外交上不丹始终留有余地。2016年,不丹曾宣布考虑与中国建交,印度立刻增加了对不丹的援助,这也是一种微妙的平衡。

未来的可能性

不丹会与中国建交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难度不小。一旦建交,印度的反应肯定很强烈,援助可能减少,边境管理可能会收紧。毕竟不丹在经济上对印度依赖甚深,短期内难以承受这种代价。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印度和中国的关系时好时坏,不丹的外交选择也在悄然变化。2022年,不丹国王访问孟加拉国,并与该国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这显示出不丹正在尝试多元化外交。

边界谈判仍在继续,双方技术团队定期见面,解决争议问题。据说目前已有70%的争议区域达成共识,剩下的30%才是最难啃的骨头。

不丹这个邻国,距离中国西藏只有45公里。处境复杂,但又简单。它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努力生存,尽力活得体面。建不建交,最终还是取决于印度的态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宁... 俄乌冲突与俄罗斯远东的命运 很多人已经了解了俄乌冲突的本质,但在这场冲突背后,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同...
原创 近... 波兰曾是一个横跨波罗的海与黑海的庞大国家,领土辽阔,政治与军事力量强大,曾经在欧洲中部占据重要地位。...
原创 我... “建功立业,流芳百世。” 这是几乎所有帝王们永恒的追求。纵观历史上的众多皇帝,虽然他们地位显赫,...
原创 秦...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国家的名称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它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辉煌的...
原创 他... 1955年,萧克将军被评定为上将,位居57位上将之首。虽然上将头衔象征着萧克在战争中的杰出贡献,然而...
原创 石... 石勒所建立的后赵,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政权,而是一个由多种族、多势力组成的复杂联邦体制。羯族本身就...
原创 第... 在中原大战结束后,清末民初时期的各大军阀势力终于被完全打垮了。那些曾经强大的军阀部队,要么被解散、缩...
原创 后... 自从武则天登上女皇帝的宝座后,唐朝的皇室女性们纷纷开始产生了新的野心。她们每个人心中都怀抱着一丝渴望...
原创 朝... 朝鲜战争的序幕:李昖、申砬与日军的对决 在日本大规模侵略朝鲜的第三天,也就是4月17日,水军将领林泓...
原创 1... 封建社会中,如果一个女子能够获得皇帝的宠爱,那么她的命运便可能从此改变,获得高高在上的荣宠,甚至飞上...
原创 俄... 近日,某群岛主权归属问题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焦点。该群岛历史上曾是独立王国,自14世纪起与某文明古国保持...
原创 若...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著名的襄樊之战,围困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战况声势浩大,威震一时。曹操甚至因...
原创 明... 16世纪,全球社会变革的浪潮席卷而来,带来了许多政治与经济领域的重大改革。特别是在中西方文明的历史进...
原创 清... 清朝古装电影和电视剧一直是影视剧中的热门题材。从二十多年前的《康熙王朝》,到去年的《天下长河》,这些...
原创 周...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
原创 明... 公元1370年,洪武帝朱元璋即位已经三年,终于举行了盛大的封赏大典。为了奖励那些在战乱中立下赫赫战功...
夏朝周朝祖先是黄帝,为何商朝祖... 提到夏商周,很多人常常误以为这三个朝代只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几个朝代,并且它们之间的时间跨度非常短。但...
原创 李...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许多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但能够在短短时间内统一乱世、开创盛世的帝王却并不多见。唐朝...
新手友好的三国SLG,带你领略... 在众多的SLG游戏中,很多新手玩家常常会因为复杂的玩法、激烈的竞争和高额的氪金额度而望而却步。但《三...
原创 吕... 寒风呼啸,建安三年的下邳城外,白门楼笼罩在血色的黄昏里。吕布,这位号称“飞将”的汉末猛男,竟被捆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