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著名的襄樊之战,围困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战况声势浩大,威震一时。曹操甚至因担心关羽的威胁,差点决定迁都避险。关羽的实力实在强大,连孙权也坐不住了,于是与曹操结成联盟,共同夹击关羽,最终成功奇袭荆州(南郡)。尽管关羽英勇无敌,但面对两线作战的局面,他还是败下阵来,最终在麦城战败,被东吴俘获杀害。可是,如果关羽能够杀出重围回到成都,历史可能会发生两种不可预测的变化,而这将会直接影响蜀汉的未来。
第一个不可控的场面是蜀汉可能爆发内乱。在关羽被徐晃和吕蒙的联手攻击下退守麦城时,刘备和诸葛亮正远在益州,不知道关羽的败况,也无法迅速派兵支援。唯一能帮助关羽的只有上庸的刘封和孟达。然而,当关羽派出廖化前去求援时,刘封和孟达竟然拒绝派兵。这是因为上庸刚刚归附,局势不稳,他们担心离开上庸会引发不安。如果关羽成功突围回到成都,他首先会找刘封和孟达算账。这两人兵强马壮,掌握了上庸、房陵和西城三郡,决非关羽能够轻易除掉。如果关羽决定处死刘封和孟达,他们肯定会反抗,到时候蜀汉将爆发内战,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削弱蜀汉的整体实力。 历史上,关羽最终未能突围,战死后,诸葛亮也对刘封和孟达的拒援心生不满,但他没有直接出兵攻打他们,而是巧妙地安排刘封讨伐孟达,让两人自相残杀,最终孟达投降曹魏,刘封被刘备赐死。可以看出,诸葛亮处理这件事的方式要比关羽直接出兵高明得多。但如果关羽还活着,他一定不会采纳诸葛亮的策略,而是选择亲自除掉刘封和孟达,导致蜀汉发生内乱,进而让诸葛亮感到失望,可能因此提前退休,归隐山林。第二个不可控的场面则是蜀汉和东吴的彻底决裂,可能引发长期的战乱。曹操占据了富饶的北方,兵强马壮,实力强大,因此,蜀汉和东吴必须联合才能与之抗衡。赤壁之战就是孙刘联军成功抵抗曹操的经典之战。诸葛亮深知这一点,一直坚持东和孙权,北抗曹操的战略方针。然而,关羽性格刚烈,看不起孙权,并多次言辞侮辱孙权,最终得罪了东吴。孙权因此与曹操结盟,联合攻打关羽,收复了荆州(南郡)。此时,关羽和孙权之间积怨已深,矛盾无法化解,非死即亡。如果关羽回到蜀汉,他一定会主张讨伐孙权。因为关羽曾经在东吴吃了大亏,这次他一定会更加谨慎地对待东吴。 如果蜀汉与东吴再次开战,局势将极为复杂。双方可能会陷入长时间的战争泥潭,战事少则三年,多则十年。在这期间,蜀汉和东吴自相残杀,曹魏则坐山观虎斗,等待渔翁之利。诸葛亮深知三国局势,他看着自己的隆中对战略规划逐渐远离现实,可能会感到心灰意冷,最终提前退休,放弃一切。 综上所述,如果关羽从麦城成功突围回到蜀汉,蜀汉很可能会面临两大不可控的局面:一是内部爆发内乱,二是与东吴彻底决裂,陷入连年战乱。对于诸葛亮来说,这两种局面都是他不希望看到的。如果这两种情况真的发生,他可能会觉得复兴汉室的梦想已经破灭,从而选择提前退休,隐居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