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瑜临终前忠告:此人不除,东吴必危!结果孙权没听,酿成大祸!
迪丽瓦拉
2025-11-11 19:32:34
0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些诗句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他通过这首诗回忆起赤壁之战和周瑜的英雄气概。在这场关键战役中,周瑜凭借着过人的智慧与战略,成功击败了曹操,为东吴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周瑜不仅在战场上无敌,他的远见和聪明才智让他成为了东吴的核心人物之一,特别是在三国的动荡局势中,他的名字流传百世。

周瑜的一生,是忠诚和智慧的象征。他不仅一心辅佐东吴的君主,还为江东的未来操心不已。临终时,他特别提醒孙权要留心一个重要人物。这个人物到底是谁,竟然能让周瑜如此警觉,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没有放下警惕?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

周瑜出生在江东的一个名门望族,年少时便与孙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孙策的父亲孙坚在战斗中牺牲后,孙策带领着军队从袁术那里借兵,重新回到江东振兴家业。路过曲阿时,孙策与周瑜再次相遇。凭借着出色的战略眼光和丰富的战斗经验,周瑜帮助孙策在曲阿之战中大胜刘繇,赢得了孙策的极大信任。此后,周瑜一直辅佐孙策,帮助他稳固江东政权。然而,命运弄人,孙策不久后被刺客所杀,临终时将帝位托付给了弟弟孙权,并告诫他,遇到内政问题要依赖张昭,涉及军务则要听周瑜的意见。

孙权继位后,按照哥哥的遗愿,任命周瑜为大都督,掌管东吴的全部军队。周瑜的威信迅速提升,他不仅具备卓越的战略眼光,而且以仁爱待人,士兵们对他十分敬重,军心稳固,士气高涨。在他的领导下,东吴的军队在短时间内变得强大。

然而,周瑜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就,他提出了一个具有远见的战略——让东吴“休养生息”,暂时保持低调,避开锋芒,集中力量发展。这一策略使得东吴在政治和军事上积蓄了力量,为后来的抗曹之战做好了准备。

到了建安十三年,曹操几乎统一了北方,开始南下进攻。荆州的刘琮因无力抵抗而投降,刘备也只能依附于东吴。面对曹操的巨大压力,江东的文武大臣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投降曹操,另一派主张抵抗曹操。孙权在两难之间犹豫不决,而周瑜则敏锐地察觉到曹操的弱点,坚定支持抗曹立场,并鼓励孙权做出决定。最终,周瑜亲自指挥水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几乎摧毁了曹军的水师,改变了三国的格局。战场上,周瑜巧妙利用江风,发起火攻,迅速烧毁了曹操的战船。曹军陷入混乱,纷纷弃船逃命,溃不成军。这一战成为三国历史中的经典之战,周瑜的指挥才能和高超的战术让他赢得了极高的评价。

尽管赤壁之战后,周瑜迎来了胜利,他并未放松警惕。在随后的南郡战役中,周瑜再次展示了他的军事才华,成功击败了曹仁与徐晃的联军,攻占了江陵。接着,周瑜提出进攻巴蜀,吞并张鲁,为东吴开辟更广阔的战略空间。然而,在途中,周瑜不幸中箭重伤,病情急剧恶化。临终时,他召来孙权,交代了许多重要的事项,最后透露了一个关乎东吴未来的惊人秘密——他认为刘备才是东吴最大的威胁。

为何周瑜会将刘备视为敌人?事实上,周瑜与刘备已有过交情。赤壁之战后,刘备的势力迅速增长,与孙权的关系也逐渐加深。但周瑜洞察到刘备的野心,他认为刘备绝不会甘心屈居人下,尤其是在拥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英雄的支持下,刘备必定会向孙权的统治发起挑战。因此,周瑜建议孙权,要限制刘备的势力,防止他过于强大。

然而,孙权并未采纳周瑜的建议。他认为刘备的威胁还不足以与曹操相比,且曹操在赤壁之战后的失败依然是最大的敌人。因此,孙权决定与刘备保持联盟,而没有及时削弱刘备的力量。

不久后,刘备得知周瑜的警告,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他意识到,一旦孙权察觉到自己的威胁,可能会与曹操联合消除他。因此,他决定采取行动,表面上与孙权维持友好关系,暗地里却保持警惕。

在一次与孙权的宴会上,孙权问刘备如何看待周瑜。刘备抓住了机会,称赞周瑜的才智与气量,但也巧妙地暗示周瑜可能并不甘心长时间处于辅佐的地位。孙权表面上接受了刘备的评价,却未完全察觉到其中的深意。

孙权一直深信周瑜的忠诚,但他忽视了刘备的心机。刘备通过这番话语,巧妙地挑拨了孙权与周瑜之间的关系,制造了两者之间的裂隙。刘备的深谋远虑,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历史总是充满了巧合和遗憾。孙权错失了三次可以除掉刘备的绝佳机会。第一次是在赤壁之战前,刘备正处于势弱的状态;第二次是在刘备与孙权联姻时;第三次则是在刘备被孙权款待之际。实际上,这三次都是孙权可以铲除刘备的好时机,但他选择了放过刘备,而刘备趁机崛起,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并与东吴并立。随着刘备的崛起,东吴统一的梦想逐渐破灭。孙权心中恐怕充满了遗憾,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是否会后悔当初放走了刘备?

晚年的孙权,已是风烛残年,回望过往,或许会想,如果当初果断除掉刘备,今天的东吴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刘备的崛起,成就了蜀汉,却也摧毁了东吴统一的希望。

正如古人所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周瑜临终时的忠告虽然让人痛心,但却为东吴的未来敲响了警钟。而孙权的仁义与宽容,最终成全了刘备,却也带来了不可挽回的遗憾。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决策都可能成为改变命运的转折点。孙权的失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作为领导者,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与果断的决策能力,才能在关键时刻抓住命运的机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二... 1949年初,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原野战军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简称二野)。然而,二野在...
原创 红... 毛泽东与周恩来是国际政坛上备受推崇的黄金搭档,长期以来,周恩来都在毛泽东的辅佐下工作。然而,历史上曾...
原创 当... 在抗战前后,日本知识分子之间流传着一种观点,他们认为历史上的元朝和满清都能依靠汉人军头来治理中国,因...
原创 汉...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深刻总结了古代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在国家安定的时候,文臣需要冒着生命危险...
原创 宁... 俄乌冲突与俄罗斯远东的命运 很多人已经了解了俄乌冲突的本质,但在这场冲突背后,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同...
原创 近... 波兰曾是一个横跨波罗的海与黑海的庞大国家,领土辽阔,政治与军事力量强大,曾经在欧洲中部占据重要地位。...
原创 我... “建功立业,流芳百世。” 这是几乎所有帝王们永恒的追求。纵观历史上的众多皇帝,虽然他们地位显赫,...
原创 秦...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国家的名称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它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辉煌的...
原创 他... 1955年,萧克将军被评定为上将,位居57位上将之首。虽然上将头衔象征着萧克在战争中的杰出贡献,然而...
原创 石... 石勒所建立的后赵,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政权,而是一个由多种族、多势力组成的复杂联邦体制。羯族本身就...
原创 第... 在中原大战结束后,清末民初时期的各大军阀势力终于被完全打垮了。那些曾经强大的军阀部队,要么被解散、缩...
原创 后... 自从武则天登上女皇帝的宝座后,唐朝的皇室女性们纷纷开始产生了新的野心。她们每个人心中都怀抱着一丝渴望...
原创 朝... 朝鲜战争的序幕:李昖、申砬与日军的对决 在日本大规模侵略朝鲜的第三天,也就是4月17日,水军将领林泓...
原创 1... 封建社会中,如果一个女子能够获得皇帝的宠爱,那么她的命运便可能从此改变,获得高高在上的荣宠,甚至飞上...
原创 俄... 近日,某群岛主权归属问题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焦点。该群岛历史上曾是独立王国,自14世纪起与某文明古国保持...
原创 若...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著名的襄樊之战,围困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战况声势浩大,威震一时。曹操甚至因...
原创 明... 16世纪,全球社会变革的浪潮席卷而来,带来了许多政治与经济领域的重大改革。特别是在中西方文明的历史进...
原创 清... 清朝古装电影和电视剧一直是影视剧中的热门题材。从二十多年前的《康熙王朝》,到去年的《天下长河》,这些...
原创 周...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
原创 明... 公元1370年,洪武帝朱元璋即位已经三年,终于举行了盛大的封赏大典。为了奖励那些在战乱中立下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