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中苏交恶时,为什么苏联还积极支持中国,加入联合国
迪丽瓦拉
2025-11-15 18:31:58
0

解放战争结束后,民国政权彻底崩溃,新中国宣告成立。然而,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占有席位的,仍然是已经退出大陆的国民政府。因此,在1949年到1971年的22年间,中国多次向联合国大会提出请求,要求将蒋中正政府驱逐,并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 新中国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后,苏联在次日迅速发表声明,承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权,并积极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为了施压以美国为首的反对力量,苏联甚至威胁退出联合国。 即使在中苏关系紧张的二十多年里,苏联依然持续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并在联合国大会上对两阿提案投赞成票。令人疑惑的是,尽管在1969年发生了珍宝岛事件,苏联与中国爆发了军事冲突,为什么苏联依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呢? 一、蜜月期的合作 中苏两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受到了苏联的支持,无论是在组织建设、理论指导,还是在抗战胜利后,苏联都为中国提供了大量帮助。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朝鲜战争爆发,我国为维护领土安全,决定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尽管苏联没有直接参战,但它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武器,进一步加深了两国的友好关系。

1950年8月,苏联以安理会主席国身份,主持召开了14场会议,其中有13场专门讨论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席位问题。尽管中朝联军在朝鲜战场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激烈冲突,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的影响力,多次否决了有关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提案,并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490号决议,导致中国代表权问题一度被搁置。 在中苏友好的时期,苏联强烈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苏联认为,帮助中国回归联合国,不仅能巩固两国同盟关系,还能增强红色阵营在联合国的影响力,也能在与美国的对抗中占得更多的优势。因此,苏联全力推动中国的联合国席位问题。 二、分歧期的支持 然而,随着赫鲁晓夫上台,中苏关系出现了显著的裂痕。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发表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全面否定了斯大林的领导风格和政策,这激起了中国方面的不满。中国认为,斯大林虽然有缺点,但他对革命的贡献不容忽视,这种分歧成为两国关系恶化的导火索。 随着中苏关系的紧张,苏联不仅撤回了援助和专家,还在中印边境冲突中偏向印度。此后,随着新疆伊塔事件、古巴导弹危机和中印边境战争的发生,中苏两国彻底步入了对立状态。1965年,中苏在苏联召开的党代表协商会议上彻底决裂。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后,两国几乎爆发了全面战争,苏联甚至威胁使用核武器。两国关系彻底破裂,曾经的同盟关系变得如同水火。

然而,尽管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在联合国大会上依然没有反对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提案。在关键的两阿提案表决中,苏联选择投了赞成票,这一举动让人感到意外。 三、苏美博弈中的角色 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者,一直在联合国中面临英美法等西方大国的挑战,尤其是在五常之中与美国的对抗中,显得尤为孤立。为了提升红色阵营在联合国中的地位,苏联显然需要更多的支持。尽管中苏关系出现了裂痕,但两国之间的意识形态依然相近,这意味着即便有分歧,仍然可以合作对抗美国。 此外,尽管中国与美国的关系逐渐缓和,但美国依然坚持支持蒋中正集团在联合国的代表席位。若苏联在联合国投反对票,实际上等于变相支持美国,这显然不符合苏联的利益。因此,苏联最终选择支持中国,避免与中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通过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中苏美三国间复杂的博弈。斯大林时期,美国坚定支持蒋中正集团,而苏联则全力支持中国;但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美国与中国开始合作,抗衡苏联,这也让中国得到越来越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最终使得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能够重返联合国,还得感谢大量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在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76个国家中,有49个来自亚非拉地区,这也体现了中国在这些国家中的外交影响力和友好关系的成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在华北平原的腹地,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境内,有一处名为邺城的遗址。如今,这里是一片安静的田野和寻常的乡...
原创 中... 前言: 夏朝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历史的开端,是中国最早的朝代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明开始进入有文...
这是明代方孝孺写的小楷,有唐人... 如今的我们知道方孝孺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他文采风流,而是因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者。有的人称赞他...
原创 史... 根据《左传》的记载,夏朝的第一位君主夏启,在临终前将王位传给了太康。然而,太康沉溺于荒淫的生活,导致...
原创 刘... 谈到刘禅,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他那句乐不思蜀。这句话常常让人认为他是一个昏庸无能、缺乏气节的帝王。然...
原创 地... 自古以来,人们就流传着许多关于巨人的故事。有些人相信巨人曾经在地球上存在过,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不过是...
原创 孙... 孙权是东吴政权的开国皇帝,生于182年,去世于252年,享年70岁。19岁时,他继承了父亲和兄长的事...
原创 原...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不少王爷的故事令人记忆深刻,这些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但背后往往充斥着权力斗争与背叛...
曾国藩如果造反能成功吗? 文章来源为文史宴,作者为周禄丰 很多朋友对历史的看法还是受到“唯力是视”、“成王败寇”等庸俗劣质思维...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林冲为...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章好坏可以见仁见智给出不同评价,但武功高低,打一场就知道了,所以江湖中才有了...
原创 诸...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是蜀汉的支柱人物!如果没有他,蜀汉可能早已被敌国吞并。作为一位文臣,他不仅要出谋划...
原创 两...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历史上一直非常紧密。从民族背景上来说,两国都属于东斯拉夫人支系,语...
高句丽,威震东北八百年,熬死两... 高句丽这个名字,在东北亚历史上留下的印记深远,它起源于公元前37年左右,那时候一个叫朱蒙的首领率领貉...
原创 朝... 自从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我国与朝鲜的关系日益密切,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逐渐加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合...
原创 宋... 宋朝的官制可以说非常复杂,可能是历代王朝中最为复杂的一个。许多官职都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使得它不仅繁...
原创 大... 科举制度始于公元605年,取代了此前的九品中正制,成为封建社会中最为公平的人才选拔体系。它打破了世袭...
原创 孔... 孔融是东汉时期的著名人物,才华横溢,擅长诗文,是建安七子之一。他的家族背景深厚,属于孔子的二十世孙,...
原创 李... 李广被誉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常败将军,他的一生几乎没有一次显著的胜利,然而,正是因为他与历史学家司马迁之...
原创 关... 公元201年,刘备从北方南下,投靠了荆州的刘表,并被安排驻守新野。到208年,曹操发动进攻南下攻打荆...
原创 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为何会失败?从战争的角度来看,有人总结认为,德国在战术上可能取得了某些胜利,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