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60年代,贺龙前妻骞先任直言:我不会昧着良心说他半句坏话
迪丽瓦拉
2025-07-06 19:32:57
0

前言

即便后来同贺龙离婚,在十年浩劫之中,骞先任也没有说过半分贺龙的坏话。

就连骞先任二人的女儿贺捷生都说:她的母亲为了她父亲受过很多的委屈,但是她的胸怀坦荡,从来不会忌恨对方......

红四军的第一个女兵

骞先任姐妹兄弟五人,除了早已出嫁的大姐之外,其他四个人都先后参加了革命。

1929年初,红四军党内成立特支,张逸民是红四军第一路军党代表,骞先任被他带着去面见了贺龙,贺龙和她初次见面,话里话外都非常的客气:“先任同志,热烈欢迎你,你是湘鄂西工农革命军的第一个女战士......”

没过多久,红四军就成立了训练队,骞先任被分配去当专职文化教员,训练队中第一批受训的人高达100多。

湘西的交通闭塞,文化水平也很落后,想要找到几个识字的人都很难,而这100多个学员之中,文盲又占了极大的比重,一部分人就算是认识几个字也不会写,只有一个高小生,大家的水平良莠不齐,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让他们获得初步的读写能力呢?骞先任恨不得拥有分身术,将自己掰成八瓣,这让她怎么教啊?

最后,骞先任一拍大腿,想出个好主意,让那些识字的先教那些初识字认识几个字,同时也可以教一教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总之将所有人都动员起来。同一时间,骞先任这个教文化的老师和其余的教政治和军事的老师打好配合,如此一来成效显著。

贺龙在得知骞先任的办法之后,主动和她提出,想要向对方学文化。

起初,骞先任还以为对方在和自己开玩笑,结果贺龙竟然是发自内心的这么想,让她一定要将他这个学生收下,还要单独教他。原因嘛,自然是因为他本人好面子,也不愿意再其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在看到骞先任犹豫不决后,他又上了一个眼药,如果她的教学计划碰到什么阻力,他也能帮助对方。

骞先任被对方的话打动了,只能先初步答应下来。

骞先任每天都会教贺龙15个字,告诉他这些字的读音和字义以及需要用到的地方,次日再检查,继续教习15个字。贺龙本就聪明,进步也显著。

在日益相处之中,贺龙对骞先任产生了爱意。他本就是个直性子,在知道自己的心意后,直接找人帮自己保媒拉纤,还让人给骞先任捎话:“我以往结婚几次,但不曾恋爱过。这次我感到我真正地在恋爱着你。”

这番话并没有打动骞先任,在她看来,她对贺龙只有尊敬,没有产生任何其他的想法,便想着直接断了对方的心思。思及此,骞先任直接告诉传话的人,自己同贺龙的地位悬殊,她只是一般干部,而贺龙是领导,她只是学生,同贺龙实在是合不来,更何况他已经结过几次婚,所以自己是不会和他结婚的。贺龙听到这番话后知道,她拒绝了自己。

真是革命战争把我和贺龙牵到了一起

后来,贺龙也曾当面和骞先任求爱,在他看来,或许是因为骞先任没有看到自己的诚意,所以才没有答应,然而,即便他当面说,也被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骞先任直言:“我对你没有爱情,也不想结婚。”

贺龙追爱不成,无力感袭来,因为他发自内心的喜欢对方,所以他直接找外援,希望同志们能帮着自己一块劝骞先任,骞先任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为了革命......”

在大家的撮合之下,骞先任终于松了口答应下来,之后两人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

多年以后,再回忆起这件事,骞先任说:“真是革命战争把我和贺龙牵到了一起,枪声是我们婚礼的音乐伴奏。”

婚后两人互相帮助,贺龙教会妻子骑马,以及应付敌人的办法,骞先任则继续提高贺龙的文化水平,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四年。

骞先任和贺龙成婚之后,生下了贺捷生。之后,骞先任更是直接背着女儿贺捷生完成了长征,在抵达陕北之后,很多人都难以置信。

1938年,经过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批准,骞先任前往苏联治病,同时留在那边学习,而她和贺龙之间的婚姻也彻底画上了句号。

关于骞先任和贺龙婚姻结束的原因,外界猜测更是议论纷纷。

有人说,两人在延安的时候,感情出现了问题,一怒之下,骞先任直接去了苏联。

也有人说,骞先任在长征时伤了身子,没有办法再为贺龙生子,然而,在战争中,不管是贺家还是骞家都牺牲了太多的人,骞先任的父亲将自己的四个儿女先后送去了贺龙的红军队伍,然而,这两个儿子先后都牺牲了,骞先任觉得自己不能太自私,所以主动结束了婚姻。

我母亲为我父亲受过许多委屈

然而,即便是分手,骞先任也并没有产生任何不忿的情绪,恰恰相反,在十年动乱之中,骞先任都没有改变半分想法,她直接告诉面前的人:“你们回去吧,贺龙对中国革命有功,有大功,我不会昧着良心说他半句坏话。”

即便两人没有相伴到最后,骞先任都始终认为,贺龙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离婚后,骞先任始终保持单身,一个人度过了余下的岁月,不过,她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了一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葡... “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952年的某天,毛主席手中拿着香烟,坐在办公桌前处理从朝鲜送来的战报...
辽博精选75件馆藏文物 以图片... 中新网沈阳7月18日电 (记者 韩宏)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文物图片展...
原创 林... 上将萧克在回忆首长林彪时,经常说:“林总是个沉默寡言的,很少主动跟别人打招呼。”在同事和手下眼里,林...
原创 “... 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说法?很多人认为《水浒传》中打打杀杀...
原创 邱... 提起蒋介石的国军上将,邱清泉这个名字一定是榜上有名。 作为黄埔二期的门生,邱清泉对蒋介石的忠诚是无与...
原创 6... 前言: “长征的胜利离不开曾希圣,大家都是红军的战友,为什么不为他安排工作,这简直是恩将仇报,都别忘...
原创 庞... 前言: 庞统,这个被誉为"凤雏"的奇才,为何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那句令人费解的遗言?他的才华究竟有...
原创 我... 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上个世纪面临一个艰巨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尽管国土辽阔,但并...
原创 志... 今天说一个发生在抗美援朝中的真实故事:1951年2月末,为了解决前线困境,彭德怀紧急回京,后直闯毛主...
原创 毛... 1949年12月6日,北京天安门正飘着鹅毛大雪,室外的寒气刺骨逼人。应苏联的邀请,毛主席身披厚皮绒,...
原创 李... 战国后期,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了,如果非要说有,那就只能是赵国名将武安君李牧的存在,可...
原创 贝... 贝利亚是斯大林时期的特务机关首脑,因为深受斯大林信任,所以跻身权力中枢。甚至被授予了苏联元帅军衔,纵...
原创 李... 李渊晚年生活的经历可以说是辛酸而凄凉的。在玄武门之变后,被逼迫退位的李渊虽然成为了太上皇,但却身处一...
原创 俄... 前言 转眼间,俄乌战争已过一周年的节点,在当初人们的设想中,俄罗斯理应秋风扫落叶般结束战斗,解决两国...
原创 为... 上一期我们说了三国志关于关张马黄赵传中张飞和马超官职的问题,说后投降的马超官职比早就跟随刘备的张飞的...
原创 休... 众所周知,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不过老话说:“一个巴掌怕不...
原创 藏...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宋... 若让中国古代的文人自由选择生活的朝代,大多数人定会首选宋朝,尤其是北宋。受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北宋的...
原创 日... 一提到日本京都,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的景象一定是古色古香的东方盛唐风格的建筑群,大街上穿着民族服饰...
原创 陈...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高光时刻。该故事取材于“孙权智斗曹操”一事。据《三国志·吴主传》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