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详解“陆游蜀中诗”:用经典文学打开历史内部
迪丽瓦拉
2025-07-07 12:34:08
0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孙沁怡

在悠远的时间长河中,一代代文人入蜀,赏山川、访古迹、思人生,并用诗文的形式给予记录和表达,给后世留下丰厚的诗词文化遗产。公元12世纪,南宋诗人陆游,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入蜀做官任职。蜀道之艰难,山川之雄奇,晴雨之变换,都让诗人心神交感,成为其文学创作极其丰厚的灵感来源。

于四川眉山生长的苏轼,在其作品中,写四川题材的数量并不多。陆游作为江南人,却写了很多蜀地相关的诗。“原因很简单,因为古代的宦游制度,苏轼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江南人陆游在四川任职,反而在四川的时间较久。”阿来说。

近日,阿来“唐宋诗中的巴蜀与成都”系列讲座的新系列“陆游蜀中诗讲”,迎来第二讲——《蜀道中:细雨骑驴入剑门》。阿来讲古典诗词,一向都不仅讲古典诗词本身,而是从古典诗词入手,延伸阐发到其中涉及的大量历史、政治、地理、社会、经济、文化,甚至自然生态的相关信息,并发表一些自己的相关见解和看法。

在本场讲座中,阿来以陆游的多首记录入蜀路途当中所见所思所感的作品入手,讲述了大量关于南宋时期蜀地的交通、地理、人文状况,并且汲古润今,对今天我们该如何更好汲取古代历史文化遗产,用于今天的文旅融合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01

蜀道艰难“夜行”记

陆游出生在一个仕宦家庭,经历过“靖康之耻”。由于南宋朝廷的基本国策是妥协投降,这让想要戎装报国的陆游感到一生壮志未酬。

漫漫入蜀路,再加上收复失地的壮志难酬,陆游在冷雨的蜀道上,难免生出羁旅忧愁。还好有诗有酒。在《长木夜行抵金堆市》中,我们看到陆游记录他的一段非常艰难的“夜行”,甚至感到自己生命安全都难以保证,“夜行长木村,重雾杂零雨。湿云沾野蔓,寒犬吠云坞。道坏交细泉,亭废立遗堵。时时过农家,灯火照鸣杼。嗟予独何事,无岁得安处。即今穷谷中,性命寄豺虎。三更投小市,买酒慰羁旅。高咏东山诗,怅望怀往古。”

阿来在讲解此诗时提到,“东山诗”是陆游在用典《诗经·豳风·东山》,以表达自己没有机会上前线打仗的失落感。周朝崛起的时候,周文王、周武王东征灭商,很多东征得胜的将士想念故乡,想回到西边的秦地,即关中、陇东(甘肃、陕西一带),而商在河南。战胜以后,将士思乡,想要回到东山市。陆游想要收复河山的梦实现不了,只好读一下《诗经》里的打了胜仗才回家的人的诗,宽慰一下自己。

02

驿站上的日常人生

途经当时的武连县时,陆游在一个叫“北柳池”的驿站歇息。他遇到一个叫“安国”的院子,院子里有两眼泉水。陆游拿出自己家乡的茶叶,煮水泡茶喝,并将这段经历写进三首诗。“滴沥珠玑翠壁间,遭时曾得奉龙颜。栏倾甃缺无人管,满院松风昼掩关。”“行殿凄凉迹已陈,至今父老记南巡。一泓寒碧无今古,付与闲人作主人。”“我是江南桑苧家,汲泉闲品故园茶。只应碧缶苍鹰爪,可压红囊白雪芽。”

羁旅之中,陆游经过一个村,坐了一条船,经过一个驿站,遇到好泉水,泡上了家乡茶,展开的是一段人的日常生活。讲到此,阿来感慨地说,通常大家了解蜀道,大多是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大的方面去入手,其实“驿道上的日常生活细节,也是很动人的。不管如何宏大的历史,最终还是关于人的故事,人的日常故事。今天我们寻找历史,还是要尽量回到时间的深处、历史的细部,回到人的本真,回到现场,回到真情实感,回到我们典雅的民族语言上。而这些,是文学,尤其是优秀的文学,擅长发挥的功能。”

阿来还提到,像陆游在蜀道上写的诗,可以证明,“文学往往最能带我们进到这样的核心和现场。”

03

以求真精神挖掘文化遗产

分析陆游在蜀道上的行迹,阿来由此提到他自己曾在古蜀道上的一些观察。“我曾看过两个古驿站,就是一个草房子。我说这恐怕是不太清楚古代驿站的具体功能是什么吧。”阿来接着阐述说,“在中国古代,驿站主要是承担官员接待站和信息上传下达的邮路的职能。驿站之间的路程长短,与路途情况相关,设置得比较科学合理。驿站之间还有亭,有长亭、短亭,以供短暂休整。驿站都养着马,等着一程一程的驿使来使用。而且大的驿站肯定还会有像样的吃饭的地方。”

阿来由此感慨,如果要切实做好文旅融合,需要一种求真的精神,深入历史核心和第一现场,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精髓。“比如,如果想要认真把唐宋驿站复原一下,就需要深入了解唐宋时期我国的道路网络机构、交通设施、信息中转、人员往还等官办机构的细节。”

阿来谈到,自己接受古典文学教育,主要是自学。而且他学习、研读古典诗词、经典文学并不是有很功利的目的,“我读的这些,其实跟我写的文学作品,也没有直接联系。但我确实热爱杜甫、李白、苏东坡、陆游。我生活在他们生活过的这片土地,他们的作品能为我们打开历史的细节。我愿意跟他们‘生活’在一起。”

此外,阿来还提到,“四川文化多样性、地理多样性丰富,文旅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要真正让文化和旅游融会贯通,我们对历史和传统的开掘,还有很大空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葡... “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952年的某天,毛主席手中拿着香烟,坐在办公桌前处理从朝鲜送来的战报...
辽博精选75件馆藏文物 以图片... 中新网沈阳7月18日电 (记者 韩宏)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文物图片展...
原创 林... 上将萧克在回忆首长林彪时,经常说:“林总是个沉默寡言的,很少主动跟别人打招呼。”在同事和手下眼里,林...
原创 “... 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说法?很多人认为《水浒传》中打打杀杀...
原创 邱... 提起蒋介石的国军上将,邱清泉这个名字一定是榜上有名。 作为黄埔二期的门生,邱清泉对蒋介石的忠诚是无与...
原创 6... 前言: “长征的胜利离不开曾希圣,大家都是红军的战友,为什么不为他安排工作,这简直是恩将仇报,都别忘...
原创 庞... 前言: 庞统,这个被誉为"凤雏"的奇才,为何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那句令人费解的遗言?他的才华究竟有...
原创 我... 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上个世纪面临一个艰巨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尽管国土辽阔,但并...
原创 志... 今天说一个发生在抗美援朝中的真实故事:1951年2月末,为了解决前线困境,彭德怀紧急回京,后直闯毛主...
原创 毛... 1949年12月6日,北京天安门正飘着鹅毛大雪,室外的寒气刺骨逼人。应苏联的邀请,毛主席身披厚皮绒,...
原创 李... 战国后期,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了,如果非要说有,那就只能是赵国名将武安君李牧的存在,可...
原创 贝... 贝利亚是斯大林时期的特务机关首脑,因为深受斯大林信任,所以跻身权力中枢。甚至被授予了苏联元帅军衔,纵...
原创 李... 李渊晚年生活的经历可以说是辛酸而凄凉的。在玄武门之变后,被逼迫退位的李渊虽然成为了太上皇,但却身处一...
原创 俄... 前言 转眼间,俄乌战争已过一周年的节点,在当初人们的设想中,俄罗斯理应秋风扫落叶般结束战斗,解决两国...
原创 为... 上一期我们说了三国志关于关张马黄赵传中张飞和马超官职的问题,说后投降的马超官职比早就跟随刘备的张飞的...
原创 休... 众所周知,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不过老话说:“一个巴掌怕不...
原创 藏...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宋... 若让中国古代的文人自由选择生活的朝代,大多数人定会首选宋朝,尤其是北宋。受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北宋的...
原创 日... 一提到日本京都,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的景象一定是古色古香的东方盛唐风格的建筑群,大街上穿着民族服饰...
原创 陈...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高光时刻。该故事取材于“孙权智斗曹操”一事。据《三国志·吴主传》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