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伟人评价老蒋用人之道:但凡重用这三大悍将之一,也不会输这么惨
迪丽瓦拉
2025-07-07 13:04:35
0

老蒋手下的三大悍将,但凡重用一个都不会输的这么惨,这是伟人对老蒋用人之道的评价,而伟人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有道理的,都知道新中国之所以能够顺利建国,离不开伟人的英明领导,更离不开那些开国名将的付出。在老蒋的身边,也有很多骁勇善战的人才,但他们却没有得到老蒋的重用,尤其是这三名悍将,因为没受到重视,最后国民党才输得那么惨,败得那么快,老蒋手下得这三位将领是谁呢?他们又为何没能受到老蒋的重用呢?

不被重用的孙立人

第一位悍将,是被称为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他就是孙立人。孙立人不仅骁勇善战,而且学识还很高。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孙立人又去到了美国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进修,学成归国后,孙立人便加入到了八年全面抗战中,在战场上,孙立人的表现一鸣惊人。

尤其是在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当中,孙立人均立下了赫赫战功,一下子在整个军界中扬名立万。

1942年,孙立人率领的军队,与中国远征军一同进入缅甸,与盟友协同作战,后来在孙立人的指挥下,在仁安羌战役中,孙立人带领的800人的部队,战胜了比自己人数多数倍的日军,并将日军,重重包围的7000名英军成功救出。

因为学识高,又在美国的军事学院进修过,因此孙立人在指挥作战时,总爱出奇招,往往打得敌人措手不及,在一次与日军的对抗中,在地形复杂的原始森林里,孙立人再次创造了奇迹。

这次与日军交手,孙立人带领的部队,不仅重创了日军,还将日军最强悍的56师团,数万人的兵力,打得只剩下了20几人。

只是可惜,这么优秀的人才却没有认清人,因为他跟随的是国民党的蒋介石,按理说这样一位将才,应该还会得到老蒋的重用,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老蒋在对待人才上面,十分偏爱重用自己喜欢的人,而且很注重派系和党派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老蒋的眼中,这位毕业于美国军事学院的孙立人,就是个“外来人”。

才能再出众也入不了他的眼,所以孙立人在老蒋手下,并没有得到青睐和重用,甚至帮助国民党打了那么多胜仗,都没有加入国民党成为国民党员。

所以可想而知,当孙立人日渐崭露头角的时候,孙立人的存在,就更成了老蒋的“眼中钉”,为了拔掉这根钉子,后来老蒋,将他调回了南京国防部任职。

虽然只是职位的调动,但事实上已经拔掉了孙立人的兵权,让他远离了战场。但令人意外的是,即便老蒋这般对他,他依然对老蒋“不离不弃”。

后来老蒋兵败退回台湾后,孙立人也跟着去了,即使再猜忌妒忌孙立人,但老蒋还是留下了他,只因为孙立人还有利用价值,因为在美国留学的经历,孙立人可以帮助老蒋,同美国搞好关系,这样就可以争取到美国的更多援助。

但很快,孙立人的作用便消失,随之而来的一场叛变风波后,孙立人就这样被软禁了长达33年。

因为亲近身边的人,老蒋错失了一员大将,而因为没有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孙立人落得了如此凄惨的境地。

“宁用奴才,不用人才”,这句话形容的,就是识人不明的蒋介石,而说这句话的,是被称为国民党三大悍将之一——薛岳,曾经伟人也曾评价老蒋,说老蒋但凡重用三位悍将中的一位,在解放战争中都不会输的这么惨,伟人为何会这么说呢?老将对自己的这员大将,又做了什么事情呢?

不被重用的薛岳

1942年,薛岳便跟随了老蒋,因为能力太过突出,受到了老蒋的重用,在抗日战争期间,薛岳的表现也十分出色,凭借着出色指挥能力,薛岳打赢了一场场胜仗,并创下了歼日寇10万多人的战绩。

尤其是在1939年的长沙作战中,薛岳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在近20天的战斗中,薛岳用兵如神,凭借着天炉战法大获全胜,而这次胜利,更成为了整个中国抗战史中,首次完整的胜利,意义重大!

两年之后的1941年,日军的主力部队再次卷土重来,薛岳再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让日军的野心落空,并成功保住了长沙。

但老蒋却生性多疑,如此优秀的人才,他再次选择了不珍惜不重用,在国民党内搞起了独裁,并开始将矛头对准了共产党。

当时国民党内的很多高级将领,看不惯老蒋对内的做法,并不想打内战,也不想迫害自己的手足同胞。

而同样有着爱国之心的薛岳,也十分反感老蒋的做派,因此薛岳曾多次下令,让自己的手下不要手足相残,迫害自己的同胞。

薛岳的这一行为,又再次引起了老蒋的不满,本身就生性多疑的老蒋,认为薛岳的这一行为,就是在与自己作对。

于是为了压制薛岳的实力,在后期作战中,老将就收回了薛岳的兵权,只给了他一个司令的官职。

对薛岳的态度,老蒋其实是又怕又爱的,他一方面很欣赏薛岳的才能,另一方面又担心薛岳功高盖主。

尤其是在老蒋兵败大陆,带着残兵部队退守台湾后,本身就生性敏感的他更加多疑了,所以他对薛岳的做法也可想而知,那就是有意的架空了薛岳,只给了薛岳一个空闲的职位,让其养老度过余生。

后来看不惯国民党独裁的举措,刚正不阿的薛岳,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却被当时的国民党领导人盯上了。

所以薛岳的晚年生活是十分凄惨的,因为被国民党处处针对,薛岳只能在废弃的,只有几平米的房屋中苟延残喘,直到去世,薛岳都一直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小屋中。

老蒋不重用将才,白白浪费了薛岳一位优秀的人才,在解放战中没能让薛岳出场,才最终让自己输得那么惨,败得那么快。

而薛岳也十分可惜,一生刚正不阿无私奉献,却因为跟错了人,葬送了自己的前程,曾经的抗日英雄,晚年却过得如此凄惨。

他被称为“小诸葛”,被日本人称为“战神”,更是老蒋手中的三大悍将之一,如此不可多得的人才,却因为老蒋将派系看得太重,并没有太重用他,就连伟人也忍不住惋惜道,但凡重用这位大将,也不会在解放战争中,败得那么快,这位悍将究竟是谁?而他与老蒋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呢?

不被重用的“小诸葛”

这位被称为“小诸葛”的大将,就是白崇禧。在打仗方面,白崇禧绝对算得上,专家级别的人物。

在很早之前的北伐战争期间,白崇禧就因其出众的军事才华,和指挥能力,得到了老蒋的重用。

尤其是在决定国军命运一战的,龙潭战役中,白崇禧指挥着军队,居然在战事失利的情况下,最终反败为胜击退了孙传芳。

这一战的胜利奠定了民国的基础,意义重大,因此白崇禧也获封了“小诸葛”的称号,白崇禧打仗很厉害,但和老蒋的关系却十分微妙。

一方面,老蒋确实很看重白崇禧的才能,但另一方面,因为白崇禧是桂系将领,和自己的黄埔系将领不是同一派系。

因此虽然欣赏白崇禧的才华,但老蒋心里却始终对他不信任。当然为了某种利益,两个人又不得不联合走在一起,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二人还很愉快地合作了一把。

当时面对日寇,全国上下军民一心一致对外,在共同抗日期间,两人的关系还十分要好,甚至在某次会战中,老蒋还向白崇禧请教询问他的意见。

但这样的合作关系并没有维持多久,在解放战争爆发后,二人的矛盾愈演愈烈。刚开始,白崇禧还担任着国防部长一职。

但到后来,被老蒋以某种理由撤了下来,因此白崇禧对老蒋也是心生怨恨,因为派系不同,老蒋对白崇禧始终不能完全的信任。

尤其是在解放战争期间,白崇禧展现出了他的军事才能,他也是第一个看清战争局势的人,当时白崇禧便跟老蒋建议,让他先守住江山。

但老蒋呢?因为不信任他,所以压根就不会听从白崇禧的提议,无奈之下,白崇禧只能带兵北上继续作战。

后来在东北作战时,白崇禧再次看到了东北地区的优势,如果老蒋此时带兵北上乘胜追击,那国民党就能拿下东北。

占领东北这个据点后,就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了,但老将再次选择了漠视。后面的事情就是,因为老蒋没有听从这一战略方法,导致国民党快速败退。但凡老蒋重用了一下白崇禧,也不会导致国民党败得那么快,输得那么惨了。

回看国民党的这三位悍将,虽然都是“千里马”,但老蒋却不是他们的伯乐,如此优秀的人才都得不到重用,国民党的败局可想而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葡... “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952年的某天,毛主席手中拿着香烟,坐在办公桌前处理从朝鲜送来的战报...
辽博精选75件馆藏文物 以图片... 中新网沈阳7月18日电 (记者 韩宏)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文物图片展...
原创 林... 上将萧克在回忆首长林彪时,经常说:“林总是个沉默寡言的,很少主动跟别人打招呼。”在同事和手下眼里,林...
原创 “... 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说法?很多人认为《水浒传》中打打杀杀...
原创 邱... 提起蒋介石的国军上将,邱清泉这个名字一定是榜上有名。 作为黄埔二期的门生,邱清泉对蒋介石的忠诚是无与...
原创 6... 前言: “长征的胜利离不开曾希圣,大家都是红军的战友,为什么不为他安排工作,这简直是恩将仇报,都别忘...
原创 庞... 前言: 庞统,这个被誉为"凤雏"的奇才,为何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那句令人费解的遗言?他的才华究竟有...
原创 我... 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上个世纪面临一个艰巨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尽管国土辽阔,但并...
原创 志... 今天说一个发生在抗美援朝中的真实故事:1951年2月末,为了解决前线困境,彭德怀紧急回京,后直闯毛主...
原创 毛... 1949年12月6日,北京天安门正飘着鹅毛大雪,室外的寒气刺骨逼人。应苏联的邀请,毛主席身披厚皮绒,...
原创 李... 战国后期,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了,如果非要说有,那就只能是赵国名将武安君李牧的存在,可...
原创 贝... 贝利亚是斯大林时期的特务机关首脑,因为深受斯大林信任,所以跻身权力中枢。甚至被授予了苏联元帅军衔,纵...
原创 李... 李渊晚年生活的经历可以说是辛酸而凄凉的。在玄武门之变后,被逼迫退位的李渊虽然成为了太上皇,但却身处一...
原创 俄... 前言 转眼间,俄乌战争已过一周年的节点,在当初人们的设想中,俄罗斯理应秋风扫落叶般结束战斗,解决两国...
原创 为... 上一期我们说了三国志关于关张马黄赵传中张飞和马超官职的问题,说后投降的马超官职比早就跟随刘备的张飞的...
原创 休... 众所周知,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不过老话说:“一个巴掌怕不...
原创 藏...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宋... 若让中国古代的文人自由选择生活的朝代,大多数人定会首选宋朝,尤其是北宋。受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北宋的...
原创 日... 一提到日本京都,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的景象一定是古色古香的东方盛唐风格的建筑群,大街上穿着民族服饰...
原创 陈...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高光时刻。该故事取材于“孙权智斗曹操”一事。据《三国志·吴主传》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