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主席应邀访问苏联。两国领导人在会议进行到一半时,斯大林突然话锋一转告了一状:
“你手下有个叫黄逸峰挺牛啊,对我们苏联很是看不起!”。
听了这话主席先是一愣,随后回答道:“是这样啊,回国后我一定会查清到底是怎么回事”。
此时一时间引起众人好奇,这个黄逸峰到底是何许人也,能让斯大林记在心里?他又做了什么事让斯大林心生不满呢?
黄逸峰的革命生涯
黄逸峰出生在清末民初的时候,父亲是正经的生意人。虽说那时候清廷已腐败不堪,但资本主义萌芽下的工商阶层都开始了发家致富。
黄父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儿子才5岁就被送进了当地有名的私塾。
黄逸峰学习很快,十六岁的那年,他考进了南京大学,正好赶上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黄逸峰跟随着学长浩浩荡荡加入了队伍里,也就是这次的游行让他意识到了什么叫作“革命”。
这次的游行席卷了全中国,让知识分子觉醒,黄逸峰内心激动,回到学校后就组织大家建立了“合作社”。在校的师生积极响应,都围绕在了他的身边。
由于自身的优秀,黄逸峰连跳两级进入了上海公学大学部,不到一年的时间又收到了复旦大学给予的录取通知书,那年他才十九岁。
在复旦的日子,是黄逸峰接触革命最彻底的时刻,他反复学习马克思主义,还用实际行动组织了一场又一场的演讲。
不过,很快上海就发生了“五卅惨案”,看着工人被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枪杀,愤怒的黄逸峰再也坐不住了,他组织工人罢工,希望大家能涌上街头参加抗议。
在动员会上,黄逸峰慷慨激昂地告诉大家“我们必须抵抗,不然谈何革命,又谈何复兴”。一字一句打动了在场所有人。
接下来的时间,黄逸峰高举旗帜,带领着复旦的学子走上街头反抗暴行。
在他的劝说下2000多名学子加入队伍,声势浩大的抗议政府和帝国主义无耻的行为,为那些被残酷剥削的劳动人民叫屈。
这种行为彻底惹怒了侵略者,在租界警察的配合下有100多名学生被伤害,有些人当场被枪击中身亡。
即便是这样的情况,黄逸峰也依然没有放弃,一直冲在最前线高呼“革命万岁”。经过这次事件后,黄逸峰的知名度打响,领导地位也日益突出,在大学共青团的引荐下,于1924年10月正式入党。
1927年,黄逸峰接到命令要求他在上海发动工人武装起义,那时候的上海已经落入了国民党的手里,想要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起义”真是难上加难。
不过黄逸峰并没有退缩,用自己出色的领导力,在上海发动了三次斗争,每一次都圆满成功,让广大工人明白了“革命”的伟大。也因为这次的功勋,黄逸峰成了我党最坚实的工作者。
由于上海起义造成的影响,蒋介石将驻扎在当地的国民党军官薛岳调离回南京,派了刘峙接替他。此人凶神恶煞,起义虽然过去了,但他总想找点错处将黄逸峰抓起来。
自孙中山先生开始,国共有了第一次合作,双方坚信一定能让中国发展得更好,只可惜先生出师未捷身先死,蒋介石上台后独揽大权。
面对蒋介石的屠刀,国民党并不承认,于是为了化解双方矛盾,国军26师师长斯烈专门摆下鸿门宴点名要求周总理赴约。
谁都知道这是一场骗局,但要不去,我党死去的同志就白白牺牲了。为了保障总理的安全,党决定派黄逸峰保护总理。
可他的身份根本进不到国民党内部,怎样才能帮得到总理这成了最大的问题。最后他找到了曾经帮助过他的国民党将领赵舒,此人心系革命,根本不愿意同胞自相残杀。
对于黄逸峰的要求,他毫无惧色将其带入到了谈判现场。进入会场,正听见双方激烈的言语,他一个眼疾手快到了总理身边,他拉着总理推到了外面,上了汽车直接开到了安全的地步。
经过是这次的化险为夷,黄逸峰也成了保证我党革命成功的关键人物。周总理离开上海后,黄逸峰就被捕入狱。
刘峙并不打算放过他,在狱中对他不断折磨。但黄逸峰始终都没有透露一句关于我党的秘密,于是刘峙下令判他死刑。
得知这个消息,远在家中的黄父痛苦不堪,为了保住儿子性命,散尽了万贯家财。经过黄父的上下打点,黄逸峰被改判9个月的刑期。
出狱后的黄逸峰已经被折腾得不成样子,父亲将其接回了家,进行了漫长的休养,再也不让他出门。
得罪小人
被父亲困在家中五年,黄逸峰有些受不了了,一心想回到队伍里。为了不让父亲阻碍自己,他只能悄悄离开家。找到大部队后,黄逸峰加入了抗日队伍。
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战斗,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那一刻全国人民欢呼,本以为至此可以过上好日子,却没想到我们迎来的是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
黄逸峰积极参加解放战争,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着祖国的河山。党中央知道他有才华又有丰富的经验,直接将他派到了东北地区。
东北一带长期被日军占领,自日本投降后呈现出来的是百废待兴的局面。黄逸峰二话没说到达了东北地区,在摸清楚所有情况下,下令先要修建铁路恢复交通。只有恢复了交通才能对外发展,他曾经在铁路局工作过,所有的流程都是有据可依的。
党对于他的方案给予了高度肯定,派他出任铁路总局副局长。那段时间里,我国受到了苏联很大的帮助,他们派遣了大批的专家帮助中国,其中就有铁路方面的人才。
黄逸峰把自己总结下来不懂得不会的问题拿给苏联专家询问,苏联专家很热情地帮忙解答。
然而其中有一个人,却跟黄逸峰发生了冲突。这个人仗着自己的身份根本看不起国内的人员,每天趾高气扬的指使我国人员给他端茶倒水,稍有不慎还态度傲慢的辱骂。
对于这样的人,黄逸峰本着两国友好的目的,在工作中全都忍了下来。
可没想到,他却变本加厉,在一次聚会的时候,喝多了的苏联专家直接抓着我国一名女工作人员不放,动作轻佻。
女员工义正词严的要求他放手,本想不计较,可此人恬不知耻将酒杯里的酒全部撒到女生身上,随后趁机“咸猪手”。
对于这个场景,黄逸峰忍不住了,直接上手制止了他,还严厉的斥责苏联专家辱没了苏联。这名专家被警卫请了出去,此后的工作中两人没有任何交集。
没多久苏联专家回到了苏联。此人将在我国发生的一切添油加醋地说给斯大林听,将自己做的事摘得干干净净,还诬陷黄逸峰不识抬举,看不起苏联。
这些话传到斯大林的耳朵里自然不开心。他不知道真相,也没有亲眼看到事情,只是听闻此事,心中自然向着自己国家的人员。
这件事被斯大林记在了心里,黄逸峰的名字也被他默念了好几遍。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斯大林希望毛主席能够访问苏联。
两国同是社会主义阵营,加强联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主席满口答应,决定好日期后,就着手准备飞往苏联的事宜。
双方领导人见面
12月6日,主席从北京出发,坐火车前往苏联。这次的出访其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访问和合作,一个是专门为斯大林祝寿。
为此主席诚意满满带足了礼品,知道苏联冬季的时候蔬菜缺乏,不仅给了他们两万斤白菜和大葱还有茶叶和丝绸。
整辆火车里被物品塞得满满当当,主席坐在中间靠窗的位置。之所以选择火车前行,为的就是避免出现什么意外事故。
当年重庆谈判的时候,主席的飞机就差点出事,如今不得不小心些。坐在火车上,主席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心中感慨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行驶了整整14天的时间,主席才到达苏联苏南园地区。斯大林早就等在了一旁,看到主席下车的那一刻亲切地上前握手。
两个领导人在车站前合了影,斯大林调侃道“毛主席,您比我想象中还要高大威猛”。随后两人相视一笑,坐上了去往莫斯科的客车。
主席这次的访问,原定的行程有两个月,毕竟双方接下来如何合作需要详细地谈判。在往后的日子里,双方几乎就各种问题展开讨论,有时产生分歧就停滞下来。
时间久了,斯大林的耐性有些磨没了,对着主席说道“您知道一个叫黄逸峰的人吗?”
听到这话,主席先是一愣,随后摇了摇头,表示并不认识。主席跟黄逸峰并未有过交集所以不明白为何斯大林突然提起了他。
斯大林见状直接告状“这个人挺牛啊,他瞧不起苏联!”
听到斯大林的话,主席有些不可置信,不过对于斯大林的话他并没有全信,随即应和道:“我虽然不知道他是谁,但不相信,中国人不会这么做,苏联帮助了我们,人民只会感激,不可能瞧不起”。
这话说得义正言辞,斯大林见主席有些严肃就表示自己只是开玩笑,请他不要介意。在苏联的日子里,主席一直都记得这事,虽说没再提及,但始终想弄明白原委。
回国后得主席交代总理一定要查一下这个情况。听闻是黄逸峰的事,总理笑了笑,表示自己知道。
总理将前因后果跟主席说了出来,并表示黄逸峰是个人才,不会说出任何对祖国不利的言语。主席听完点了点头说了句:“黄逸峰做得对,咱们不欺负别人,也不能让人欺负了”。
有了这次告状,黄逸峰的名字主席记在了心里。没过几年黄逸峰因为身体的原因从部队转了业,拿起了笔杆子书写着华夏之美。
到72岁的时候已经退休的他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再度出山,担任了上海科学院的院长。
他的一生一直致力于祖国建设的最前线,将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了国家当中,是当之无愧的国之栋梁。1980年11月27日,病入膏肓的黄逸峰因病逝世,享年82岁。党和国家永远不会忘记黄逸峰所做出的贡献,这样的人值得所有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