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陆战史上最愚蠢的一战,10万人出征,有7万人成为孤魂野鬼!
迪丽瓦拉
2025-07-07 13:36:19
0

01.

这是日军陆战史上最荒唐的一场败仗,10万日军出征印度,最终7万人横尸荒野。可笑的是,大半日军并非战死,而是活活饿死的。

1944年3月8日,英帕尔一科希马战役打响,日军中将牟田口廉也在开战前大放厥词:“陆军现已达到天下无敌的地步!”

然而结局却狠狠打了他的脸,在牟田口的“英明”指挥下,日军被英国人打得落花流水,死伤无数,最终只剩下一些残兵败将落荒而逃。

那么,这次战役日军究竟为何输得如此狼狈?这位牟田口中将是如何创造这一“辉煌”败绩的?

1943年,二战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行动成功扭转了战局,美军在瓜岛战役中大败日军,狠挫了日本的锐气。

而另一边,东南亚战场的局势也在发生转变,英军在印度东北部地区的集结使得日军嗅到了危机。

8月,盟军在东南亚设立司令部,总司令是英国皇族贵胄蒙巴顿。随后英军不断在印度部署兵力,与日本驻缅方面军形成对峙。

为了夺回战争的主动权,日军在德国的指使下开始谋划对印度发起攻势,消灭东南亚战场的潜在威胁。

1944年1月7日,日本正式决定发起英帕尔一科希马战役,代号为“乌”号,负责战役总指挥的正是日军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将。

说起这位牟田口,可谓是罪大恶极。1937年七七事变时,正是由他直接指挥部队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

由于有当时的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在背后撑腰,牟田口一直有“小东条”之称,他在日本陆军部队中向来都是横着走。

并且作为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的“正统”陆军,牟田口自视甚高,对于自己的作战指挥能力相当自信。

这次接到出战印度的命令后,牟田口十分兴奋,迫不及待地要在东南亚战场上大展拳脚。

决定发起进攻后,牟田口首先选定了出征方向——位于印度与缅甸边境相交之地的英帕尔。

他之所以选择从这里突破,一方面是因为英帕尔地处交通要道;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里已经成为了英军的重要军事基地。

英军被打出缅甸后,花了两年时间在这里建设起了大规模的营房、弹药库以及医院等配套设施,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军事和后勤基地。

并且英国还花了大力气在原始丛林中开辟公路,将英帕尔与铁路终点站迪巴普尔连接起来,使得军需物资能够顺利转运,确保了后勤补给。

也就是说,英帕尔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对于日军来说,拿下英帕尔就相当于把握了命门。

然而,相比较于英军完备的后勤保障系统,日军的作战补给却是个大难题。

但是牟田口却根本没将补给问题放在眼里,他认为自己能带领部队在三个星期内搞定英帕尔,压根不需要补给。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最后结局大快人心!

02.

你见过牵着牛羊去打仗的吗?只因指挥官的狂妄和愚蠢,让10万日军在作战时不得不忍痛挨饿,最终7万人成了异国他乡的孤魂野鬼。

为何如此之多的日军统统葬身荒野?牟田口究竟是如何指挥的这场日本陆军史上最荒唐的败仗?

1944年3月8日,牟田口率驻缅方面军第15军的10万人马横渡钦敦江,正式打响“乌”号作战。

10万人的大部队对于补给的需求量自然也十分巨大,但是牟田口却没有将心思放在正儿八经的补给供应上。

为了节省花在后勤上的力气,牟田口突发奇想,在出发前让部队从缅甸境内掠夺了大量的牛羊。

他打的算盘是,这些牛羊一来能当苦力,作为枪支弹药的运输工具;二来还能在部队食品短缺的情况下宰了当做应急口粮。

但是天真如他,牛羊作为耕田的牲口不仅没有大量负重的能力,还“无组织无纪律”,根本没办法老老实实长途行军。

这个消息传到盟军司令部后,蒙巴顿高兴得笑掉了大牙,既然日军不擅补给,那就干脆诱敌深入,断其后路。

于是蒙巴顿当即下令,让钦敦江西边的边境部队后撤,在英帕尔高地建立防线。

这样一来,就能让日军远离其后方基地,背靠钦敦江作战,从而只能完全依赖于极其不可靠的牛羊“运输大队”。

同时,英军还可以通过盟军的空中势力,在保障己方后勤的同时截断日军的地面补给运输线,进一步削弱其作战力。

而牟田口安排的这些牛羊在盟军的轰炸下显得不堪一击,很快就死的死、跑的跑,不仅物资被打得七零八落,“口粮”也没了指望。

并且对于日军而言,雨季的临近就像一个死亡期限。若是不赶在雨季之前夺下关键胜利,日军在汹涌的钦敦江面前将会毫无退路,从而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在战争初期,日军很顺利地渡过了钦敦江,但是之后其33师团却接连犯了两个关键性错误,让牟田口颇为恼怒。

原本33师团的右翼突击队已经占据了地方第17英印师后撤的必经要道,但是该师团的指挥官却犯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错误。

他们在没有侦察的情况下,便误以为敌军早已通过此地,于是放弃埋伏,将这个绝佳的的堵截之地拱手让给了敌人。

而左翼突击队的错误同样可笑,当时与英印师遭遇后,其215联队长为了表明必胜决心而将密码本销毁,准备投入作战。

然而33师师团长柳田却会错了意。

柳田是情报官出身,实战和指挥经验不足,得知此消息后没能看懂部下这是在表决心,而是误以为215联队陷入了全军覆灭之境地。

于是柳田便下令让联队停止作战赶紧撤退,最后导致本已是瓮中之鳖的地17英印师得以扬长而去。

但是这位柳田和牟田口凑在一起可谓是“卧龙凤雏”,他在得知实情后不仅不赶紧派人追击,反而把锅全甩给“后勤补给不足”,把帽子扣到了牟田口的头上。

而牟田口这边正愁一肚子火无处发泄,柳田这下无疑是撞到了枪口上,直接被撤了职,接替其位置的则是田中信男。

之后田中信男虽然下令全力追击第17英印师,但却以失败告终,而此时的的日军虽然表明上仍处于攻势,但实际上已经开始力不从心了。

03.

这是让日军中将牟田口耻辱一生的败仗,10万日军浩浩荡荡出击,最后却落得个横尸遍野的惨状。

那么,牟田口最后是如何将这么多日军置之于死地的呢?他自己最终又落得了个什么下场?

随着战线被不断拉长,日军的退路已经收到威胁,面临的补给问题也日益严峻。见此情形,蒙巴顿开始部署反攻行动了。

牟田口此时显然有些被逼急了,甚至下令让33师团的后方勤务部队也全部投入反扑作战。

1944年6月初,日本驻缅方面军实例领官河边三正会见了牟田口,旁敲侧击地说明此战没有继续打下去的必要了。

但是一向嚣张跋扈的牟田口却有些下不来台,态度依旧强硬,坚持认为必须拿下英帕尔。

而这位河边三正又是个圆滑世故的主,他很明白东条英机对牟田口十分器重,自然是不愿得罪,只好让牟田口继续打下去。

由于英军在英帕尔高低的防御线已经很难突破,牟田口决定换个方向,下令让部队从北边迂回攻入英帕尔。

此时日军已经在缺乏后勤补给的情况下苦战了3个月,牛羊没了,连许多战马也已经累死了,战士们带的口粮也所剩无几。

更糟糕的是,最令他们担心的雨季来了。士兵们需要应对丛林中恶劣的自然环境,忍受着饥饿和连日阴雨的双重折磨。

但是在牟田口“鼓舞”下,第33师团竟然在6月22日奇迹般地在英印军队的围剿下穿过了丛林,直逼英帕尔边缘地带。

不过此时的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没有力气再投入战斗了,只能缩在城外吃野草度日。

由于饥饿、劳累和恶劣的环境,3万多日军在行军途中染上了伤寒和疟疾,很快便数以千计地接连惨死。

同时,原本在挺进科希马方向夺得一定优势的日军第31师团,也由于英军增援部队的到来而落入下风。

拖到6月25日,其师团长佐藤在没有得到牟田口同意的情况下,命令师团的主力部队开始后撤。

并且佐藤事先也没有与在科希马南部作战第15师团通气,导致第15师团被英军围困,陷入险境。

如此一来,牟田口手下第15军的三个师团事实上已经从内到外全面溃散,他终于绷不住了,灰溜溜地提出了撤退申请。

7月2日,经东京方面批准,“乌”号作战正式停止,余下的日军开始落荒而逃。此时的日军已经死伤过半,撤退的人中也有半数都是伤病员。

战后,英军曾这样形容在追击途中见到的惨状:“到处是赤脚露体的尸体,士兵像骷骸一样躺在泥地上......”

这场战役在后来被西方和日本的历史学家评价为“日军在陆战中遭到的最惨重失败的一次战役”,而这一切都是由牟田口廉也的愚蠢指挥引起的。

1944年12月,不堪耻辱的牟田口自杀未遂,最后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作为甲级战犯遭到逮捕审判,为他的罪行付出代价。

善恶终有报,包括牟田口在内的侵华日军都将会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葡... “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952年的某天,毛主席手中拿着香烟,坐在办公桌前处理从朝鲜送来的战报...
辽博精选75件馆藏文物 以图片... 中新网沈阳7月18日电 (记者 韩宏)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文物图片展...
原创 林... 上将萧克在回忆首长林彪时,经常说:“林总是个沉默寡言的,很少主动跟别人打招呼。”在同事和手下眼里,林...
原创 “... 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说法?很多人认为《水浒传》中打打杀杀...
原创 邱... 提起蒋介石的国军上将,邱清泉这个名字一定是榜上有名。 作为黄埔二期的门生,邱清泉对蒋介石的忠诚是无与...
原创 6... 前言: “长征的胜利离不开曾希圣,大家都是红军的战友,为什么不为他安排工作,这简直是恩将仇报,都别忘...
原创 庞... 前言: 庞统,这个被誉为"凤雏"的奇才,为何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那句令人费解的遗言?他的才华究竟有...
原创 我... 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上个世纪面临一个艰巨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尽管国土辽阔,但并...
原创 志... 今天说一个发生在抗美援朝中的真实故事:1951年2月末,为了解决前线困境,彭德怀紧急回京,后直闯毛主...
原创 毛... 1949年12月6日,北京天安门正飘着鹅毛大雪,室外的寒气刺骨逼人。应苏联的邀请,毛主席身披厚皮绒,...
原创 李... 战国后期,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了,如果非要说有,那就只能是赵国名将武安君李牧的存在,可...
原创 贝... 贝利亚是斯大林时期的特务机关首脑,因为深受斯大林信任,所以跻身权力中枢。甚至被授予了苏联元帅军衔,纵...
原创 李... 李渊晚年生活的经历可以说是辛酸而凄凉的。在玄武门之变后,被逼迫退位的李渊虽然成为了太上皇,但却身处一...
原创 俄... 前言 转眼间,俄乌战争已过一周年的节点,在当初人们的设想中,俄罗斯理应秋风扫落叶般结束战斗,解决两国...
原创 为... 上一期我们说了三国志关于关张马黄赵传中张飞和马超官职的问题,说后投降的马超官职比早就跟随刘备的张飞的...
原创 休... 众所周知,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不过老话说:“一个巴掌怕不...
原创 藏...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宋... 若让中国古代的文人自由选择生活的朝代,大多数人定会首选宋朝,尤其是北宋。受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北宋的...
原创 日... 一提到日本京都,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的景象一定是古色古香的东方盛唐风格的建筑群,大街上穿着民族服饰...
原创 陈...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高光时刻。该故事取材于“孙权智斗曹操”一事。据《三国志·吴主传》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