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位将军声称是蒋介石嫡系中的柱石,却连仗都不会打,为草包一个
迪丽瓦拉
2025-07-07 14:05:08
0

引言:

历史上不乏有靠关系上位者,在其位品德和才能都要匹配才行,若是仅仅靠关系,没有对应才能,手下估计也只会讥笑为草包,不能真正的服众。胡宗南号称是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但是论战功战绩,确实不堪重用,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一、胡宗南作战能力不行,却也野心勃勃

胡宗南黄埔军校出身,但是也只学习了6个月,在黄埔军校,他被分配到胡公冕的连营,就是胡公冕可谓是胡宗南的恩人,他们自幼熟识,又是同乡,自然分外亲近些,胡公冕就对胡宗南照顾有加。而后胡公冕有难,胡宗南又保释了胡公冕,俩人可谓惺惺消息了。

后来胡宗南的官越做越大,指挥的人也越来越多,军队力量不断扩充,但是就胡宗南来说,他自己也感觉到其实是指挥一个团更加得心应手。

但是人的欲望和野心没有止境,虽然自身能力不是很出众,但是还是很想坐上第1师师长的位置,于是就趁着1928年国军大缩编的机会,他不仅指使手下造谣黄埔出身的传言,抬升自己。还喜欢对下级进行精神训话,训话内容也就主要围绕"继承先烈遗志,完成革命大业"。蒋介石听闻甚是欢喜,觉得胡宗南忠心耿耿,就把第一师师长的位置给了他。

当了第一师师长的胡宗南以要追踪红四军而进驻陇南,蒋介石很是欢喜,但是当时陕西的杨虎城觉得他想要抢夺地盘,就给他设了不少难处。胡宗南无法在陕西获得利益,也只好到了甘肃陇南,蒋介石对这位嫡系可谓尽心尽力,就让自己的亲信担任甘肃省主席,为胡宗南提供了不少便利。

到了西北地区胡宗南也没有闲着,还是积极笼络人心,收编了不少土匪,其中就有张俊耀,蒋云台和朱冕群,一次来对抗西北的大小军阀。一时间胡宗南声名鹊起,很多黄埔的老同学也想来投奔,但是胡宗南觉得这些失业的老同学没有本事就打发了。其实这也都是他胡人的把戏,只是他不喜欢这些人,他都喜欢一些打小报告的而且又在他身边工作过的人。但是这也是为他日后失败埋下了伏笔。

到了1935年,由于工农红军长征到了他的地盘,他就想着打击工农红军来充点面子,于是问蒋介石要了不少军旅来扩充自己的实力。但是后来他的第49师全被歼灭,78师又被歼灭了一个旅。真可谓是丢尽颜面,也怕了打仗了,也造成日后西安事变爆发,他也不愿轻举妄动。

2、 与日军的对抗中可谓是现了原形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胡宗南的第一军前往淞沪战场,也是蒋介石的王牌军队,美式装备武装,可谓精良。但是由于先前内战的时候胡宗南打过败仗,而且自己作战指挥水平不过硬,只会一味的死守,实在没什么水平,可想而知,被日军打的落花流水,军事物资也都全部没来及带走,落荒而逃。但是这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又是美式装备,蒋介石自然不会这么轻易看他死,只好从其他杂牌军调些人来补充胡宗南的部队。没过多久,也算恢复了点作战能力。

虽然作战能力不行,但是拥有这些军备,又是老蒋的嫡系,有了仗还是要打的,1938年5月的兰封会战打响,第一军做足准备,配合坦克和炮兵,但是由于胡不善于组织运用作战,也这能可惜了这么优良的资源,国民党军队始终无法攻下日军阵地,最后还被迫撤离。这眼见作战能力实在不行,蒋介石只能让他先去黄河西岸河防进行守备,顺道监视附近八路军的留守兵团。因此也被同行讥笑。

兰封会战国军遗弃的轻型坦克

后来没了日军压境,胡宗南不断吞并友军,手段并不能见光,友军对此非常看不起,很想脱离他的管辖,但是蒋介石却觉得胡宗南忠实可靠,可以任用。不到几年时间,胡宗南又扩充了大概40余万人的部队,可谓野心一直不小,但是作战指挥水平却不能服众。

3、 与解放军的战斗中已经是垂死挣扎

解放战争打响以后,这个当时被称为"天下第一旅"的起家部队第一师,首先就进攻了晋南解放区,但是不幸的是很快被陈赓歼灭。胡宗南此时也是自觉脸上挂不住了。一直到了1947年,胡宗南自觉机会来了,自己要大显身手,当时蒋介石重点对解放军兵分两路进攻,胡带领15万人出击陕北解放区。

但是当时解放军唱了一出空城计,没有多少狙击,就战略转移,胡宗南欣喜,吹牛说是自己激战了7天7夜得来,俘获了5万人,又缴获了无数枪炮弹药。 但是牛皮吹得太大,中外记者纷纷要前往延安采访,他担心被发现,就让手下伪装成战俘,真可谓是死要面子了。

后来在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彭德怀的指挥下,巧妙运用战术,歼灭了是自己数量几倍的胡宗南军事集团。到了1949年胡宗南自感大势已去,就匆忙逃到台湾去了。

结语

胡宗南可谓是蒋介石的爱将了,无论他打多少败仗,或者西安事变时候按兵不动,蒋介石仍然宠爱有加,对他的革命忠心甚是欣赏,但是不是将才硬要带兵打仗,而且手段也不高明,只会是害人害己,失败也是必然。

参考文献:

《中国近现代史》

《胡宗南百度百科》

《抗日战争研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葡... “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952年的某天,毛主席手中拿着香烟,坐在办公桌前处理从朝鲜送来的战报...
辽博精选75件馆藏文物 以图片... 中新网沈阳7月18日电 (记者 韩宏)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文物图片展...
原创 林... 上将萧克在回忆首长林彪时,经常说:“林总是个沉默寡言的,很少主动跟别人打招呼。”在同事和手下眼里,林...
原创 “... 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说法?很多人认为《水浒传》中打打杀杀...
原创 邱... 提起蒋介石的国军上将,邱清泉这个名字一定是榜上有名。 作为黄埔二期的门生,邱清泉对蒋介石的忠诚是无与...
原创 6... 前言: “长征的胜利离不开曾希圣,大家都是红军的战友,为什么不为他安排工作,这简直是恩将仇报,都别忘...
原创 庞... 前言: 庞统,这个被誉为"凤雏"的奇才,为何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那句令人费解的遗言?他的才华究竟有...
原创 我... 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上个世纪面临一个艰巨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尽管国土辽阔,但并...
原创 志... 今天说一个发生在抗美援朝中的真实故事:1951年2月末,为了解决前线困境,彭德怀紧急回京,后直闯毛主...
原创 毛... 1949年12月6日,北京天安门正飘着鹅毛大雪,室外的寒气刺骨逼人。应苏联的邀请,毛主席身披厚皮绒,...
原创 李... 战国后期,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了,如果非要说有,那就只能是赵国名将武安君李牧的存在,可...
原创 贝... 贝利亚是斯大林时期的特务机关首脑,因为深受斯大林信任,所以跻身权力中枢。甚至被授予了苏联元帅军衔,纵...
原创 李... 李渊晚年生活的经历可以说是辛酸而凄凉的。在玄武门之变后,被逼迫退位的李渊虽然成为了太上皇,但却身处一...
原创 俄... 前言 转眼间,俄乌战争已过一周年的节点,在当初人们的设想中,俄罗斯理应秋风扫落叶般结束战斗,解决两国...
原创 为... 上一期我们说了三国志关于关张马黄赵传中张飞和马超官职的问题,说后投降的马超官职比早就跟随刘备的张飞的...
原创 休... 众所周知,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不过老话说:“一个巴掌怕不...
原创 藏...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宋... 若让中国古代的文人自由选择生活的朝代,大多数人定会首选宋朝,尤其是北宋。受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北宋的...
原创 日... 一提到日本京都,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的景象一定是古色古香的东方盛唐风格的建筑群,大街上穿着民族服饰...
原创 陈...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高光时刻。该故事取材于“孙权智斗曹操”一事。据《三国志·吴主传》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