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两乘铜车马终“团圆”:几公里“搬家路”为何走了三年?丨封面深镜
迪丽瓦拉
2024-11-02 11:39:15
0

原标题:秦始皇帝陵两乘铜车马终“团圆”:几公里“搬家路”为何走了三年?丨封面深镜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1978年6月的一天,秦始皇帝陵的考古钻探工作转移到陵园西侧区域。在夏日的炎热天气中,深埋于地下的两乘青铜马车终于在两千多年后,展露在世人的眼中,揭开了“青铜之冠”的神秘面纱。

秦始皇帝陵两乘铜车马终“团圆”

如今,当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来到铜车马博物馆的展厅中,就能看到秦始皇帝陵西出土了两乘青铜马车,其结构完整,装饰华奂,雕塑精美,工艺精湛。透过文物本身,不仅能感受到秦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制作技艺,更似在低语着那个古老时代的历史风云。

2024年4月18日,一年一度的国际古迹遗址日,在历时三年的精心保养维护工作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将秦陵一号铜车马搬迁至秦陵铜车马博物馆中并安放在展柜中。至此,两乘秦陵铜车马终于一并在其出土地点面向公众展出。

工作人员将一号铜车马搬进“新家”

“当一号铜车马被安全搬到了‘新家’,展柜完全封上的那一刻,我们所有参与了文物保养维护过程的工作人员,心才算真正落了下来。”两乘铜车马终“团圆”之时,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副研究馆员刘江卫接受了封面新闻的独家专访,缓缓讲述到一号铜车马是如何历经长达三年的保护修复,最终与观众相见的。

01

5公里“搬家”背后

是长达三年的保护修复

忠实仿真秦代真实马车制造,逼真地再现了秦始皇帝御用马车的原貌;铜车马的精美彩绘与车马的造型精妙结合,展示了古代车马的系驾关系,更呈现出古人巧夺天工的工艺技巧……在人潮如织的展厅中,当人们走到两乘铜车马的展柜前,总不免停下脚步,细细观望这一被学界誉为“青铜之冠”、“世界马车史上的里程碑”的精美文物。

文物保护工作者对一号铜车马进行维护保养

“经过了三年,两乘秦陵铜车马终于能在同一个地点展出了。”在采访的伊始,刘江卫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他介绍道,秦铜车马为一组两乘,其中,一号铜车马为“立车”,在皇帝车队中用以开道、警卫和征伐的作用;而二号铜车马为“安车”,即坐乘之车。

据悉,因年代久远,该文物出土时破碎成3000多片,后来经过专家们近8年的修复,恢复了它们的原貌。在1989年,两乘铜车马陈列展出,再现了2200年前青铜车马的风采。又在2021年5月18日,秦陵出土二号铜车马搬进了“新家”,在新落成的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正式对观众开放。同时,秦陵博物院开展了对一号铜车马的保养维护工作。

文物保护工作者对一号铜车马进行维护保养

“秦铜车马很特殊,虽然其本体的材质是青铜,但表面又施以彩绘。施彩所用的颜料为矿物颜料,以动物胶调和绘制,”刘江卫解释道,虽然早期的修复保护对彩绘进行过加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固剂也会出现一些老化现象,从而引起彩绘出现酥粉、起翘、空鼓等现象,所以要对出现问题的彩绘,进行加固和回贴。

那么,为何一号铜车马的保养维护工作,会用到三年的时间?刘江卫说到,其中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为了保证保养维护的万无一失,首先要查询当年的一号铜车马的修复保护的记录资料。同时,刘江卫及团队还走访了当年参与铜车马修复的专家学者。

“此外,一号铜车马在修复中使用了焊接、粘接的工艺,还需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手段,去检测连接处的强度是否依然完好,能否满足搬迁还有长期展览的要求。再来,还有维护工作中要使用的加固材料,需要做实验对材料进行筛选,保证其与之前使用的材料,不会发生不兼容的情况。”而如此种种,都只能算制定养护方案的前期工作,由此也不难想象,为何一号铜车马要经过三年的时光,才能重新回归到观众的视线。

刘江卫说到,在三年前,一号铜车马在秦陵博物院的综合陈列楼里面开始了就地养护。如今,它搬去的“新家”,是五六公里外的铜车马博物馆。而短短不过五公里的路途,背后是文物保护者们耗尽了三年的心血。“过程中包含了太多方面,大家都付出了很多。”

02

用好高科技

把铜车马每个部位都拍了

30多年前,经过文物修复专家长达8年的努力,终于将两乘铜车马从数千块的碎片中修复完成。时至今日,秦陵博物院的几代文物工作者们,也从未间断对它的探讨研究和保管养护。如今,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从考古发掘到文物保护,从价值阐释到展示传播,文物与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而科技的创新也提升了文物保护修复水平。

显微分析下一号铜车马右后腿的打磨痕迹

X光探伤、等离子体辉光发现仪、超景深显微拍照……当这一连串专业的名词出现时,想必会让许多观众摸不着头脑,但这些都是一号铜车马在保养维护的过程中,所运用到的多种技术手段。

“此前,我们也对一号铜车马进行了探伤,但没有这次做得如此全面,把铜车马的每个部位都进行了。”刘江卫说道,利用X光探伤技术准确地揭示了结构、焊接、修复痕迹及早期修复报告中未能体现或描述的细节。“主要是两个目的,一是借用该技术,看到当时的一些铸造工艺;还有距离上次的修复已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看有没有产生一些新的开裂或者其他状况。”

X光探伤下一号铜车马的伞盖

再来,刘江卫还提到了超景深显微技术,这是在过去没有的,通过其可以让文物保护工作者们更加清晰直观地看到铜车马上彩绘的情况。同时,可以利用超景深显微拍照技术对特征病害及彩绘纹饰进行观察记录,揭示病害详情。“利用这项技术,能从各个角度清晰地展现出文物的形貌和细节,包括彩绘颜料层的层次关系、宽度都能显示,这对研究当时的彩绘工艺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此外,一号铜车马在保养维护过程中还使用了等离子体辉光放电仪,对其的早期的一些修复的痕迹观察,通过不同修复材料在辉光下不同的光学反应,去分析保存状况到底如何。

当下,经过保养维护的一号铜车马与二号铜车马一同,静静的被摆放在秦陵铜车马博物馆的展柜中,向观众展示着世界马车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漫步其中,观众在感叹文物的精美绝伦时,也能在观众了解铜车马的发掘,了解到铜车马的性质用途、形制结构、雕塑艺术、彩绘纹饰、铸造技术等知识。

“三年了,秦陵铜车马又被陈列在了一起,展出的一号铜车马也不再是复制品。它们又回到了一起,这肯定也会唤起不少观众想来参观的欲望。”刘江卫说道。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两乘铜车马出土后,首次在原址聚首。

而就在一号铜车马落地在展厅中,展柜被封上的那一刻,刘江卫从保养维护工作开始之日就悬着的心,终于有了片刻的安稳。但他也明白,秦陵铜车马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还有更为漫长的道路要走。“到现在,关于秦陵铜车马的制造工艺,我们也还没有完全解读。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开展铜马车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使铜马车的研究不断深化。”

图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治... 治理水患是古代政治生活无法回避的重大事件。据粗略统计,在过去的2000年中,仅黄河决口次数就超过了1...
原创 《... 《雁回时》阿芝是庄寒雁大姐和皇帝的女儿,傅云夕只是阿芝名义上的父亲。 《雁回时》阿芝是谁的女儿?《雁...
原创 野... 大唐开国之初,唐军的装备水平、野战阵型都有了极大提高,李靖在诸葛亮阵法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六花阵(变化有...
原创 重... 在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做了许多十分了不起的事。从农民起义到当上了皇帝,建立了明朝,这不是一般人能够...
原创 清...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祖坟不仅仅只是埋葬先人的场所,更是家族的记忆,是不可轻动的。 祖坟不仅给死者以...
原创 李... 唐朝在历史上存在了三百年的时间,从历史长河的影响力来看,唐朝的影响力不亚于汉朝。不过现如今的人们对唐...
原创 三... 历史上可以看出,早前汉朝人就很清楚的知道,自己与匈奴人的区别,一直都采取和亲的方式来讨好匈奴人。从汉...
原创 高... 引言 高句丽,这个在东北称霸700多年的地方政权,熬过了很多朝代,甚至连隋炀帝、唐太宗这样的大帝王...
原创 皇... 科举制度在我国施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在这一千三百多年里仅仅出现了六百多位状元,由此可知这些状元个个都是...
原创 李... 唐朝开国战争中,出现了一大批文才武略俱佳的谋臣名将。唐朝之所以能扫平天下,击灭群雄,与这些优秀人才的...
原创 让... 提起杨贵妃,大家可能都不陌生,毕竟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要是深究杨贵妃的体重到底是多少,这个问题就...
原创 靖... 靖康之耻标志着北宋的灭亡,以赵构为首的一个政治集团向南逃去,并且组成了南宋朝廷。靖康之耻也是整个宋朝...
原创 诸... 陈老师趣说三国第一百二十讲,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原创 三...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
原创 董... 马军五虎将可以说是水泊梁山的武力担当,要知道古有蜀汉五虎大将个个名垂千古,而水泊梁山的梁山的五虎将也...
原创 历... 近年来,随着历史剧的大火,诸多历史人物逐渐走进大众视线,这些历史人物或为众人熟知,或是鲜少听闻,虽然...
在古代大一统封建王朝中,为什么...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这些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朝代里,宋朝的面积是最小的,所以只有宋朝不被认为是“大一统”王...
原创 统... 大业贞观兴亡事,曲折是非任涂鸦。 公元626年7月2日,大唐帝国爆发了惨绝人伦的玄武门事变,秦王李世...
原创 李... 李世民经过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李建成,然后夺了太子之位。不久后,他就逼迫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了,当时的...
原创 金...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按照道理而言,金国在兴起之初,接连灭掉东亚两大超级帝国辽国和北宋,其实力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