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个主公中最先去世的就是魏国的主公曹操,曹操算是正常的生老病死,而第二去世的则是蜀国的主公刘备,刘备是因为攻打吴国不成,反而被打得落花流水,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之后,羞愧而死。在刘备没死之前,诸葛亮入蜀国之后,刘备所带领的蜀国可是说是如日中天,可是自从刘备死后,诸葛亮却多次经历过失败,诸葛亮看中的徒弟姜维在临终之前说的话揭晓了答案。
原因一共有三条。其一,刘禅无能,虽然刘备相比于曹操来说差了很多,但是刘备却礼贤下士,以其情感发动百姓,因此他在百姓中的名声很好,然而刘禅接手蜀国之后,可以说把所有的事情都托付给了诸葛亮,且他丝毫没有学习的架势,外人称他为“扶不起的阿斗”,他没有像曹操那样傲人的本领,也没有像他的父亲刘备那样谦虚的性格,他在内心深处根本就没有蜀国的存在,蜀国的存在对诸葛亮来说是一个责任,一个信念,而对于刘禅来说,蜀国却是一个负担,他根本就没有办法掌控蜀国。
其二,蜀国的兵力和百姓生活遭到了很严重的破坏,关羽当初不听从自己副将的建议,一意孤行最终命丧沙场,他的三弟张飞为了帮助他报仇也被人斩首,刘备听到自己的兄弟惨死,更是怒气冲天,根本就不听从诸葛亮和赵云的劝告,直接派兵亲自去攻打吴国。
结果又非常自傲,仗着自己的兵力强大,根本不把对方放在眼里,结果输得极其惨,给诸葛亮留下了一堆烂摊子,刘备死后的蜀国,即使有诸葛亮坐阵,但是也可以说是一团糟,兵力被大大打击,虽然诸葛亮在国家也推出了许多种植的办法,但是却没有真正得到普及,因此民力则是匮乏。
其三,内部不和,当时刘禅十分昏庸,任用诸葛亮的时候又不是百分之百的信任他,反而宠幸身边的宦官,听从他们的荒谬之言论,使得诸葛亮的北伐功亏一篑,蜀国内部臣子们忙于争宠,忙于对权力和地位的追逐,只剩下一些老将在顶住国家,其他的人则是相互陷害,不考虑国家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