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有四大军功,先登、斩将、陷阵、夺旗,哪项军功的难度最大?
迪丽瓦拉
2025-08-22 15:32:29
0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丨墨

编辑丨墨

回顾中国古代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次

皇权更替都伴随着战争

,需要将士浴血奋战。

有战事必然有军功,那么古代有

四大军功被称为最难获得

它们分别是:

先登,陷阵,斩将,夺旗

先登

在古代军队中“先登”是让底层士兵获得莫大荣誉的“

捷径

”,一般奖赏给第一个登上敌方城墙且能够坚守的勇士。

因为当初并没有攻城炮、导弹等先进的武器,最佳的远程武器或许只有投石车,

而将士们想要翻越城墙,都需要大量的“人命”来填补

而在守城这一方能够反制的手段可就五花八门。

作为守城的一方,护城河是第一道防线,

能够防御敌人和动物的入侵

据相关记载我国古代最宽的护城河是

襄阳的护城河平均宽度大概有180米,最宽的地方有250米

比较常见的护城河也就是

3米宽左右

,跨越护城河便是攻城拔寨的第一步,攻城一方往往需要将护城河填平,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土石,干草和尸体等,才能够靠近城池。

而在护城河之前往往还有一些

拒马桩

,来阻止敌军的进攻器械。

在部分城池的护城河之后还会有一些

蒺蔾、鹿角木、陷马坑、拒马枪、羊马墙

等人造陷阱阻碍敌军的进攻,同时还要面对守城一方时不时的袭扰。

另外守城一方还会在城楼上准备

滚木、石块、狼牙拍

等来抵御攻城。

守城一方只需要找准攻城云梯靠近的地方,将石块扔下去就行,这样就算攻城士兵带着盾牌抵挡,也会因为石块带来的冲击力而坠落。

滚木和狼牙拍都属于

可以回收的器材

,上端或两边都有铁索固定,收割完一波攻城士兵,通过铁索就能回收。

除此之外,还会用到

“金汁”和滚油

。这两样都会对攻城一方的士兵造成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就算铠甲再怎么坚固,都无法抵御“金汁”和滚油带来的伤害。

攻守双方面对的

心理压力也会有所不同

作为守城的一方面对的压力比攻城一方面对的压力较轻。

位于高处也够更好阻击对方,

就如同狙击手往往要占据制高点一样

即便如此困难的攻城行动,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士兵前仆后继的冲锋呢

放到现在来讲便是:“

老板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

对于攻城来说,风险和回报总是呈正比的,每个人都幻想自己会是那个

幸运儿

,在加上一些前辈的故事,士兵们才会义无反顾的充当“登顶”者。

例如:在三国时期,曹操麾下“五子良将”之中的乐进,便是凭借着每战必先登的勇猛,一步一步从底层的士兵升为“右将军”,更是被后世称为

“先登之王

”。

当然想要破城和守城,最终要的还是看双方将领的声望、计谋和策略。

陷阵

所谓陷阵,就是在两军激烈交战的时候,

由将领带领一部分士兵化作利剑,充当先锋部队将对方的阵型撕开或者直接冲入对方阵营的之中

,给对方造成混乱和降低士气。

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先登时的勇猛,还需要

带队之人拥有足够的智慧,实力和威望

作为陷阵冲锋的的部队往往是由最精锐的士兵组成,

需要有极其优良的装备和极高的战斗技巧,勇猛无畏的勇气和敢于牺牲精神

这是因为他们要面临最顽强的抵抗和最高的战斗风险。

除了战场临时抽调组成的先锋部队,还有一些军队会专门成立相应的部队称为“

陷阵营

”。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三国时期吕布手下

高顺的“陷阵营”

,其装备精良,纪律严明,作战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这支部队的口号是:“

冲锋之势,有进无退;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

从这支部队的口号就可以看出“陷阵营”的所有士兵都是

抱着必死的决心去斩将杀敌

高顺的陷阵营几乎贯穿了吕布所有的战役,从平叛郝萌开始,讨伐臧霸,破刘备的军队,攻破夏侯惇,最后到下邳守城战结束,几乎是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是吕布纵横的根本保障。

由于吕布的不信任及刚愎自用,导致以吕布为首的势力的覆灭,这支精锐部队也随之消失。

陷阵却并没有消失,之后更是出现了

张辽八百破东吴十万大军,李世民三千精锐玄甲卫破窦建德十万大军等一些以少胜多的战役

张辽,原本也是吕布手下的一员,后归顺曹操。

合肥之战,又称“

逍遥津之战

”,此战中张辽带领八百人冲击孙权十万大军,一路杀到孙权帅旗之下,孙权落荒而逃。

之后更是

差点活捉孙权改写三国的历史

因此东吴等地便开始流传着“

张辽止啼

”的现象。

这次的战役更是被后世编入

京剧《逍遥津》

之中。

古代的军功陷阵不仅是一种勇敢和危险的行为,也是一种非常荣誉的战斗方式,它需要

士兵具备勇气、技能和纪律等多方面的素质

斩将

一听到斩将,想必各位看官的大脑内一定会出现这样的一句话:“

百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这是《三国演义》之中威震华夏的关羽形容张飞的一句话。

这句话多少有点夸大的成分,在两军对垒时,双方的领军大将往往处于中军之中,而且身边绝对有许多

装备精良武艺高强的近卫

在战争中,

如果主将战亡而近卫不死者,皆斩

。这些主将的守卫为了自己的身价性命也会拼死守卫主将,怎么会那么容易让对方冲入中军斩杀主将呢?

还有就是两军对垒,几乎不可能出现《三国演义》之中,

两军将领阵前单挑这种情况

能够完成斩将的少之又少,据《三国志》记载在三国这个动荡不安,战争频繁地时代能够完成斩将这一军功的也只有六人:

关羽,张辽,黄忠,乐进,庞德,徐质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让张辽和关羽去迎战颜良,

关羽策马刺杀袁绍的大将颜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级而归。这是关羽在正史中最为辉煌的一战,也是他唯一一次临阵斩将的记录

在合肥之战,张辽率八百军士,击破孙权十万大军,并斩杀吴将陈武。在曹操北征乌桓时,张辽在乱战之中,

斩杀乌桓单于蹋顿

黄忠则是在定军山之战中斩杀曹操麾下名将夏侯渊,我国第一部电影

《定军山》

也是取材于此。

夺旗

旗在古时称为“

大纛

”,每次出征会有专门来保护旗帜的部队称为“

护纛营

”。

在古代交流并不方便,在整个军队之中的联系就是

凭借这面大旗来维系

旗帜就代表着军队,代表着将领,如果参战的士兵看到旗倒了,军心就乱了,会加速军队的战败。

可见这一面旗帜是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一面大旗重约七十斤,不是一般人能够举起来的,更何况这时随军出征,要随着大部队移动,因此对于扛纛者的选拔颇为严格,

一般在军队中能够成为扛纛者都是身高七尺的壮汉

,寻常之人难以靠近。

就比如曹操军中的典韦就扛过大纛,自古以来抗纛者皆是神力之人,而

典韦单臂扛起大纛更是代表其力量大的可怕

再加上大纛周围还有护纛营的存在,再加上“护纛营”之中有这样一个规定:“

大纛一倒,不论此战胜败,大纛营皆斩

”。

想要获得“夺旗”这一个军功可谓相当困难

,你要冲入对方军队之中,找到大旗的位置,之后面临的就是“护纛营”和扛纛者。

讲在最后

打仗讲究的是谋略,而不是一腔的孤勇。

这四大军攻的存在都是为了鼓励将士奋勇杀敌

不论哪一种军功都是十分困难的,都是底层士兵向上进步的阶梯。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2... 2020年,世界在不断变化,在不断发展。 我们进入了无现金时代,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高科技,生活越来越方...
原创 被... 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的余晖,后期更是饱受欺凌,让后人哀叹不已。但翻开历史书,在满清刚刚入关的时候...
原创 秦...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绝对是最特殊的存在。他在位时干了许多大事,焚书坑儒的同时统一了货币、...
原创 美... 前言 美国为什么能反复拿捏欧洲? 从科索沃战争到如今的俄乌战争,明明是美国自己的利益受损,欧洲人却要...
原创 蜀... 三国一直都是历史爱好者最感兴趣的时期之一,在这段不长的历史中,却涌现了一大批流芳百世的风流人物,各种...
原创 淮... 古往今来,皇室子弟大多恪守本分,当一个酒足饭饱的废柴, 然而后周却出了一个另类。 身为太祖的外甥,李...
原创 2... 提及三国,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可能大多人都因为诸葛亮才开始了解三国,羽扇纶巾,运筹帷幄。但其中...
原创 蔡... 《渡湘江》有言:"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众所周知,由于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因此,在...
原创 朱...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一个朝代的结束必定意味着新生力量的崛起,在纷乱的天下大势中,逐鹿中原的各方势力...
原创 美... “雇凶杀害债主” 这种文学作品常见桥段在历史上其实并不少见,回顾美国并不长的两百多年的历史,运用类似...
原创 孙... 孙子即孙武,著有 《孙子兵法》,孙膑是孙武的后人,著有《孙膑兵法》。 历来,孙武这个人的争议很大,有...
原创 苏... 苏联解体:历史巨轮下的转折与中国的机遇 一、破晓前的风暴:苏联解体的前夜 在历史的洪流中,1991...
原创 4... 韩国三面环海,境内以山地为主,太极旗为本国国旗,国徽由国旗演化而来。国土面积103290平方公里,人...
原创 咸... 前言 当年咸丰帝离世的时候,亲自选择了八个大臣来辅佐未来的皇帝,这八个大臣可以说把握了大清所有的权力...
原创 罕... 穿越历史的长河,我们发现了一系列珍贵的老照片,它们是时光的见证者,记录着过去的风云变幻,以及人类社会...
原创 清... #头条创作挑战赛# 公元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攻克由荷兰侵占38年的台湾,他英勇而决绝,没有给荷...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随着齐国君主建的投降,标志着秦始皇完成了中国的第一次的彻底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
原创 唐... 推荐: 《三国机密》:真实的伏寿皇后与汉献帝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一组影视里唐朝军队图片) 【作者...
原创 瞿...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隋... 历史的神秘面纱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令人心驰神往的人物和故事。有些是真实的,记录着历史的真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