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日本通过工业革命和多场战争,在二战之前就完成了国家工业化成为了新兴帝国主义国家,由于日本军部实力的崛起,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迅速控制了日本国民,日本也由此成为了亚洲最大的法西斯国家。为了得到发展资源,日本向周边国家发动了侵略战争,中国就是日本主要侵略的国家之一。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本土可用于工业发展的资源非常匮乏,加上社会生产力提高之后日本人口的快速增长让日本感到土地资源十分紧张,最后在经济危机的直接作用下,日本选择了走向对外扩张的道路。通过九一八事变,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东北,后来七七事变又爆发了,日本计划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可是这个计划却被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所打破。
二战期间,日本在面对中国的全民抗战时不得不选择步步占领,二战后期时日本已经占领了大半中国国土,不过对于中国土地有着强烈欲望的日本,为何不攻占中国的陕西和福建呢?实际上二战时日军对这两个地区也十分无奈,一个想打打不进,一个白给也不要。福建虽处于沿海,可是当时的日本已经得到了多处中国更好的港口,福建的地形崎岖交通便,对于日军来说就相当鸡肋了。
日军的机械化部队想要进入福建山地几乎不可能,所以攻打福建的话日军只能以轻步兵的形式和中国军队作战,可是如果放弃了机械化优势日军必然会付出极大的代价,所以在厉害的计算下日军就放弃了攻占福建的计划。
陕西对于日军来说就很重要了,当时陕西是中国接受苏联援助的主要通道,想要进入中国西南日军也需要夺取陕西,而且陕西的战略资源很丰富,对于日军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日军其实当时也进攻过陕西希望通过重兵一举攻克陕西,但是陕西的地形也不适合机械化部队作战,加上潼关的易守难攻,日军在进攻陕西的时候几乎还是寸步难行。
陕西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也让陕西有着重多的中国军队保护,其中中央军就有八十万精锐在陕西周边阻挡日军,加上八路军和地方部队陕西周边有超过百万的中国军队。当时日军要维持过长的战线,兵力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不足,因此想要再集中上百万军队攻克陕西完全无法做到,以至于在二战结束的时候日军都没有打进陕西。
下一篇:原创 缅甸风云、彭德仁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