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她是红卫兵头目,文革结束立刻移民,成美国公务员,晚年回国作秀式道歉
迪丽瓦拉
2025-08-28 06:34:13
0

红卫兵这三个字,对当代的青少年来说也许是十分陌生的,实际上,即使一部分曾经经历过红卫兵运动的老年人,恐怕也选择性的淡忘了。

然而人的记忆可以抹去,但是历史却不能被割断。

在众多红卫兵头目中,曾经给毛主席佩戴袖章的宋彬彬,无疑是代表性的人物,在十年“文革”期间,宋彬彬一直都是风云人物。

1966年,在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后,山雨欲来。

8月18日当天早晨,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学生,当时很多国家领导人都脸色阴沉,一言不发,而天安门下的学生和群众则显得极为热情。

周恩来为活跃城楼上的气氛,临时决定安排一部分中学生上城楼。

只听城楼上高音喇叭喊道:北大附中上来40个,女附中上来40个……宋彬彬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有红卫兵想:如果让毛主席戴上红卫兵袖章,我们红卫兵不就被承认了吗?

宋彬彬是开国上将宋任穷的女儿,在同学的掩护下,带着袖章就闯到了毛泽东的身边,时任公安部长谢富治认识宋彬彬,就问她:“干什么?”

宋彬彬回答说:“给毛主席戴袖章。”

很快,一名穿着旧军衣的女学生在万众瞩目下,将一枚红卫兵袖章戴到了毛主席的胸前,将整个接见过程带向了高潮。

一名女播音员用播音腔复述了毛主席和宋彬彬在城楼上的对话,毛主席问:“你叫什么名字?”

“叫宋彬彬。”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要文质彬彬嘛,你现在是一名红卫兵战士,彬彬这个名字太过文静,不好不好。”

宋彬彬立刻说道:“请主席为我取名。”

毛主席略微思考后,说道:“要武嘛。”

两天后,《光明日报》刊发署名“宋要武”的文章《我给毛主席戴上了红袖章》。

第二天,《人民日报》全文转载“……今天,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起来造反了,我们要武了!”

虽然宋彬彬晚年一直否认《光明日报》的那篇文章出自她手,但这个改名所引发的后果,却是巨大的。

陈毅之子、当时北京八中的学生领袖陈小鲁曾感慨说:“这句话真是要命啊……他们认为这是个号召,所以武斗控制不住了。”

几天后,八中党支部书记就因不堪被学生武斗,自杀身亡,据不完全统计,在1966年8、9两个月期间,仅北京就有1772人被打死。

随着“武斗”发展到全国,“宋要武”的名字也传遍全国,有女附中学生到外地,发现到处贴着传单:“宋要武”亲手打死了六七个人。

可笑的是,在宋要武到外地去串联时,在火车上遇到他人正在痛斥“宋要武”,生怕被人认出来,赶紧把眼镜摘了下来,然后跟着大家一块骂。

不久,宋彬彬的父亲——时任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被打成“东北最大的走资派”,1969年被软禁的宋彬彬从东北逃到内蒙古,同学插队的地方。

可是宋彬彬人还没到,当地就已经听说宋彬彬的“劣迹”,因此不肯收留她,她得不到口粮,全靠蹭一些北京知青的饭才勉强活了下来。

1978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明确指出:红卫兵组织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这意味着红卫兵就地解散,而作为红卫兵的头目,宋彬彬当即感觉前途不妙。

红卫兵解散后,宋彬彬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将“宋要武”改回宋彬彬,尽量逃脱自己与红卫兵的关联。

第二件事就是办理留学,很快,宋要武就跑到了美国留学,先后取得波士顿大学地球化学专业硕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

在毕业后,宋要武申请加入美国国籍,进入美国麻萨诸塞州环保局担任环境分析官员,也就是美国的公务员。

这真是莫大的讽刺,想当初带着红卫兵口口声声喊着打倒美帝,待到改革开放时,立刻成了移民的先锋,给美国人民服务去了。

2003年,在国外夺了20多年的宋彬彬回国定居,多年来一直拒绝一切媒体采访。

本来宋彬彬以为历史会淡忘一切。

2010年,历史教师袁腾飞在讲课视频中,就有一处提及宋要武,视频中称:“文革当中宋要武亲手打死了七个人。文革一结束就跑美国去了,据说现在皈依佛门忏悔呢。”

有人看到视频后,要宋彬彬去起诉袁腾飞,但是有朋友却劝告她说:千万不要这么干!

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宋彬彬召开了一场道歉会,向文革时被伤害的人道歉:“我希望所有在‘文革’中做过错事、伤害过老师同学的人,都能直面自己、反思‘文革’、求得原谅、达成和解,我相信这是大家的愿望。我要再次说声,对不起!”

对于这种作秀式样道歉,一位曾经担任师大女附中的教师发表声明称:我决不接受师大女附中红卫兵的虚伪道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苏联是和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在冷战期间两国互不相让,险些造成了核武器级别的第三次世界大战。199...
有文化的吉林市(十五)夫余国迁... 汉、魏时期、是夫余比较强盛的时代。西晋以后,夫余频遭邻近各族的侵袭、国势开始衰落。夫余历史上最后一次...
原创 东... 接着说那些喜欢贬低建国后的东北,而吹捧建国前的东北富强发达的 历史事实是东北在建国前和建国后就是地狱...
原创 明... “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段话很多人都听过。这段话讲的是明朝的历史,主要...
原创 涨...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把在北京打工的外地人员称为“北漂”。但是殊不知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北京城竟然也是“漂来...
原创 领... 时至今日,在很多美洲国家内仍能听到“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的说法。这样的说法不是瞎编滥造,而是美洲...
原创 聊... 其实历史上的曹叡,是一个被严重低估了的皇帝。 一是因为曹叡在位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二是因为曹叡在位...
这些古代的“纪检干部”有多刚 “ 在历史上,江西泰和走出了47名监察御史和按察使。他们监督国家法律、法令的执行,维护国家利益,为民...
原创 欧... 在公元7世纪,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在南北之间架设起高速通道,留下了“弊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评价。 利...
原创 朱...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忽略了这两点。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
原创 李... 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晨雾未散,玄武门前刀光剑影。这场持续不到半日的政变,却在史书上留下无数疑...
原创 原... 引言:蒙古族人骁勇善战,朱元璋最后能开创明朝276年的基业,也是历经千难万险,没有背景,没有权势,以...
原创 同... 前言 你有没有想过,天底下最危险的职业,恐怕是"傀儡皇帝"?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曹魏40年崩塌,东...
原创 古... 从古至今我国对于死者的入葬事宜都是非常谨慎的,而古代和现代相比规矩要更多,在古代人们离世之后需要按照...
原创 苏... 宋朝文坛巨匠苏轼,可以说是古代交友最多的文人了,他不仅交朋友很广,而且还很复杂。既有朝中官员、文人墨...
原创 步... 作者:青灯 三国出枭雄,孙权、曹操、刘备三分天下。都是当时的翘楚,历史对于他们都是难分伯仲。 三个...
原创 原... 该如何对元朝进行评价,从哪一方面去了解它的历史,一直以来历史学家都对这个神秘的朝代解释较少,再到我们...
原创 公... 前言 公元641年,藏地天才少年松赞干布亲眼目睹十余天前还傲视天下的吐蕃大军,在一个深夜被唐军区区...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档案江西”音频展播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散落在江西各地的历朝历代的建筑,犹如一部凝固的赣...
原创 朱... 引言 首先,朱元璋的高明之处在于对自己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分清了主要对手和次要对手。反观李自成进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