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城宋韵半城水,北宋都城开封,如何打造“海绵城市”防洪抗涝?
迪丽瓦拉
2025-08-29 19:03:04
0

清明上河图

我国的文明发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水源的充足既孕育了早期文明的延续,但我国自古以来也一直都是饱受洪涝灾害的国家。洪涝灾害一直是古今在政府防范的重点,特别是对于科技水平比较落后的古代来说,每次洪涝都会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历朝历代也都会进行一些防洪防涝的工程建设,从秦代的“都江堰”,到隋朝的大运河。水系的贯通既方便了水运的便利,又能够在洪涝的季节起到泄洪的效果。北宋的都城开封地势平衍,交通发达。开封在唐代就是很重要的经济城市了,

《旧唐书·文苑传中·齐澣》记载开封的繁荣景象:“舟车辐辏,人庶浩繁。”

开封城也一直有着“一城宋韵半城水,梦华飘溢伴汴京” 的美称。开封城被多个河流和湖泊环绕,这些水系既保证了开封的漕运和交通枢纽地位,但也伴随着很大的洪涝隐患,因此北宋政府用了多种措施来降低开封城遭遇洪涝的可能性。

开封水系

开封从多个方面进行水系建设

1.重视对城墙、河堤的监测、巡查和防护

古代抗洪的方式主要有障水和排水两种,障水的作用是防范于未然,一方面做好防护工作,减少洪水出现的概率;另一方面发生洪水灾害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应对。首先提高的是城墙的坚固程度,其实早在后梁把开封定为国都之时,几乎每一代都有所修整。在北宋时期,历任皇帝也都曾下令修筑开封城。

《宋史》中记载宋徽宗曾采纳修筑京城的建议:“中书省言,专切提举京城所状奉诏修筑京城,开撩濠河,修葺诸门等可于宣和七年选日下手”。

在北宋各任皇帝的努力下,开封城的城防的确非常坚固,不但能够抵抗洪涝,在金军进攻开封城的时候也很困难。

《金史》记载进攻开封城时,开封城墙“受炮击,唯凹而己”,可见城墙之坚固。

河堤作为抵挡洪水的主要建筑物,当然是防洪抗涝中重要的一环。宋太祖规定汴河沿岸的州县每年春天都要加固堤防,不允许侵占堤面。

《宋刑统》中更是对盗决堤防做出严厉惩罚:“诸盗决堤防者,杖一百。谓盗水以供私用,若为官检校,虽供官用亦是。”

无论是官用还是私用都一视同仁,同时鼓励民众举报揭发盗掘、侵占河堤的行为,告发者会得到奖励。在检测巡查方面,在建国之初就下令主要河道的河堤使,每年春天的第一要务就是巡视河堤。1015年,宋真宗曾经下诏:“自今后汴水添涨及七尺五寸,即遣禁兵三千沿河防护。”

一旦水位高度达到七尺五寸的警戒线,就会派禁军沿河防护,确保不会发生洪涝。后宋仁宗把警戒水位上涨到一丈,宋神宗时期上涨到一丈三尺二寸。不断放宽的水位警戒线,也标志着宋代政府防洪的自信和防洪能力的增强。

宋代商贸

2.北宋排水体系相当完善

宋太祖把京都定在开封的很大原因在于开封便捷的水陆交通,水资源非常丰富。《宋史·河渠志》记载:“京畿沟洫,汴都地广平,赖沟渠以行水潦。”

开封城的地势低平,如果遇到暴雨城内非常容易水涝,排水就非常依赖众多的沟渠了。

北宋政府针对排水系统也做了很多的努力,除了原有的河流外,还开挖了大小不等的沟渠两百五十多条,《宋史》中记载,宋仁宗时期,张君平等人对挖掘沟渠排水系统提了八条措施,其中不但包括施工过程中侵占民田的赔偿措施,还有对破坏河渠者的惩罚措施、对疏通沟渠者的奖励措施、对沟渠的深度和宽度的要求等等。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河流沟渠的排水能力。

沟渠挖掘后,宋政府一直对排水系统进行维护。北宋中后期,开封作为国都,经济政治高速发展之下,人数也急剧增至百万人以上,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看出开封的繁华景象。人口众多,人均占地面积减少,官员和贵族占地、侵占河道的现象也非常严重。

李熹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宋仁宗时期开封府的包拯就对这一现象做出治理:“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宋仁宗时期设立河渠司专门负责清理河渠中的淤泥。

北宋对河渠的维护既增加了河流的漕运能力,也增强了河渠、沟渠的排水能力,

对北宋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为防止发生洪涝灾害时,河流的泄洪能力不足,北宋修建斗门来分流洪水。宋神宗时期,都提举司曾建言增加斗门来达到汴水泄洪的目的。斗门相当于闸门的作用,当汴水的排水速度跟不上上涨速度时,就会打开斗门,泄出部分河水。但泄洪有可能对百姓的房屋、田地造成破坏,除非开封城面临洪水的危险,不然一般不会打开斗门泄洪。

开封水运

北宋的“全面发展”——发达的水系功不可没

1.政治军事严重依赖水运

前文已经说过,宋太祖定都开封的很大原因有可能就是开封四通八达的水系。汴河、蔡河、五丈河、黄河四道河流汇聚京都,城外还有广济河、惠民河。如此方便的水运非常利于朝廷政策的下达,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增强。

在军事方面,南方的经济发展迅速,粮食产量丰富。南方的漕粮、物资通过水路运往京城,船运的载重量是远远大于陆运的,而且用船的成本也低于使用牛车马车等工具。这样既加快了运输效率、又减少了路途中的消耗,南方的粮食是京城内驻军开销的一大来源。在北宋与北方的辽国或金国打仗的时候,黄河既是为边疆运送粮食的渠道,也是西北地区防范外敌的一道重要屏障。

在北宋与辽的斗争中,《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赵安仁说:“京师,天下之根本也。澶、魏,河朔之咽喉也。”可见黄河对军事的重要性。

南宋时期,宋政府能够与北方的金国划江而治也是依赖于长江天险的保障。宋代政府积极参与对河流的治理和利用,也对其统治有很大的帮助。宋代军事相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并不强大,但是水军却非常强悍,一方面是宋代的科技水平远远超出其他国家,

另一个原因就是发达的水系便于培养水军士兵的水性。

宋仁宗

2.孕育出了繁荣的经济和灿烂的水系文化

丰富的水系不但利于洪涝时期的抗洪排水,对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很大帮助。在交通方面就不用多说了,便利的水运大大促进了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宋代张舜民的《画墁集》中记载当时的货船“钱载二十万贯,米载一万二千石。”

说明当时的主要河流已经具备行驶大型货船的条件,水磨的使用则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简单机械的利用提高了手工业制品的生产效率。王安石变法期间,推出的农田水利法利用河流灌溉提高了土壤的肥沃程度,使黄河、汴河流域的土地产出增加了不少。

北宋时期开封城的水系被维护修整之后,洪涝的概率大大降低。城内的人们安居乐业,娱乐景点也多了起来,

“汴州八景”中有“金池夜雨”、“州桥明月”、“汴水秋声”和“隋堤烟柳”四景

都与城内的水系相关,在金秋池内的水秋千、赛龙舟、水嬉和水傀儡等娱乐项目很受京城人的欢迎。

北宋文学发展迅速,画家张择端用写实画法所作的《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围绕汴河和金明池描绘了城内的繁荣景象,街上人来人往,河上船只络绎不绝。结合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把京城百姓的日常生活完整地呈现在后人面前。

宋代皇城

总结

河流对开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用合理、科学的方法防范洪涝灾害之余,如何利用水资源就是北宋最大的难点了。所幸,北宋对水资源进行了合理的运用。对于北宋来说,完整、丰富的水系如同人体的骨骼和血管一样,把全国各地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开封如同控制血液的心脏一样起到了协调、管理的作用。朝廷发布的政策、各地的商品物资、人员的流动随着流水流向地方。北宋的政治和军事即便有诸多弊端,

但是依赖水系的发达还算稳固,交通、经济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水运的便利。

虽然开封城在北宋的一百六十多年里并没有受到大型洪涝灾害,但是最终却被金国所攻破,可见坚固的城池、发达的水系虽然抵挡自然灾害,但却抵挡不了强敌。而强大的敌人只能靠自身的实力击退,而宋代的军事实力也是其一直为后人所诟病的地方。但北宋政府能够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改善生活环境,积极抵抗洪涝,这些措施对北宋的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旧唐书·文苑传中·齐澣》

2、《金史》

3、《宋史》

4、《续资治通鉴长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王莽为什么这几年狂吸流量?一是穿越,二是杀子。 虎毒不食子,王莽为什么杀子?不假思索的话,一个很明显...
原创 清... 满族在清朝时曾是政治地位最高的民族。据有关史料统计,满族共有六百多个姓氏,其中有八个姓氏的家族力量和...
原创 蒋... 我们都都知道在国民党军队中,一直以来都有着派系之分,因为自从大革命以来,国民党吸收了各地的军阀,从此...
原创 圣... 王阳明的“圣人”认证,无可厚非 何为圣人?司马光在《资政通鉴》中这样下了定义:“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原创 刘... 刘表临死留下3名猛将,曹操刘备孙权各得一名,其中刘备最占便宜 导语: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方势力纷纷...
“诗家董”百货传奇:由饶平独闯... 来源:一波说传承有道 在新加坡繁华的乌节路上,一座仿照北京紫禁城屋顶设计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座建筑...
从鲁迅故乡到产业高地 一座古城... “结合人文和AR技术的推介方式特别接年轻人的‘地气’!”来自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黄同学在亲身体验“V...
原创 朱...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问桌上猪蹄叫什么名字,沈万三说3个字保住命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名人,他们也是因为自...
当AI让古人“贴脸开大”,该如... □闻仃 “早上被王羲之骂,中午被赵孟頫骂,下午被宋徽宗骂,晚上没睡着还要被李时珍骂……”最近,“回答...
原创 刘... 刘备为何放弃赵云,而重用魏廷?临死前,刘备才说出真实原因 说到赵云,大家脑海里马上出现的词可能就是武...
原创 开... 1942年的秋天,延安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婚礼,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都来参加了,在同志们的见证下,...
谁把英国尼达姆,变成深爱中国的... 1995年3月24日,著名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英国剑桥家...
原创 看... 中国 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是宣统帝溥仪。溥仪三岁的时候登基成为清朝的皇帝,但是自己并没有能力做任何事,...
原创 清... 清末时期,整个国家都陷入动荡,为了保家卫国,很多人都开始习武,因而在清朝末年,出现了很多武林高手;但...
原创 古... 在很多的影视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夫妻双方出现了矛盾,这时候男方就会写一封休书,然后就把...
探源溯流:从文字起源认识中华文... 探源溯流:从文字起源认识中华文明 演讲人:冯时 演讲地点: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 ...
原创 夏... 中华文明究竟起源于何时,这是国家决定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时代之问。 我国古代史籍把三皇五帝时代作为...
原创 皇... 三国时期的东吴人才荟萃,其中会稽余姚有一位虞翻,聪明绝顶,精通经学,但因为他性格古怪,有些不解人情世...
原创 桃... 公元616年,刚投奔瓦岗军的李密,向寨主翟让献了“苦肉计”,结果翟让采纳后,将隋朝第一悍将张须陀彻底...
原创 遵... 扬州文峰塔的脚手架已然搭起,这座矗立于古运河畔四百四十三年的古塔,即将迎来一次精心呵护。始建于明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