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荀子·哀公》·荀况(战国)】
均贫富
平均分配的思想最早形成于原始社会。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社会阶层贫富差距明显的情况下,极端贫苦的人们就会产生平均分享财富的理念。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明朝年间的河南大地上,王爷和大地主阶级拥有了大量的财富,老百姓们受剥削成都极深,此时的李自成军事集团提出的“均贫富”的政治口号,对于瓦解封建统治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
同时军队上,实行平均的供给制度,
“所掠金帛、米粟、珠贝等物俱上掌家;凡支费俱出自掌家,但报成数。请食不足,则均短之。人不能囊一金,犯者死”。
精兵是作战主力,一天吃三顿,其他士卒和家属吃两顿饭。并且李自成本人也自身做出表率,“
自成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
”,每到一处,都开仓放量,“令饥者以远近就食”。
按照顾诚老师所说,这种原始的共产主义分配方法是当时的历史条件的产物。
正式因为这样,李自成的军事集团才能在赤地千里的河南无往而不利,而明朝的统治者却节节败退,屡战屡败,
正可谓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李世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