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时,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迪丽瓦拉
2025-09-04 07:32:52
0

如果说古代国家如同一个强壮的巨人,那么其中的各个部门就是维持身体的主要器官,就比如六部就如同人的脏器一般,分别掌管着不同的功能。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演变,封建王朝的各个职能机关和部门也是逐渐地完善下来,等到明清时代时官员制度已经十分完善,而在这期间明朝可以说是奠基者。

作为奠基者的明朝,官员体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清朝入关之后直接承接明朝官员制度,以此来迅速接管天下。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六部之外,清朝还有一个权利很高,但是知名度远不及前者的官职。

它的名字叫做布政使,这又是个什么官职?难不成是掌管天下布匹的?其实不然,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何为布政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印象,古代的许多官职看起来似乎很一般,但是真细论其中的职能大多大的吓人。就比如,唐朝时期有一个职位叫做太子洗马,许多人以为就是一个给马洗澡的。

可是,谁能想到他是太子身边的红人,相当于太子的秘书。由此观之,布政使绝不可能是直接掌管布匹的蝇头小官,那么它究竟是什么?

时间回溯到元末明初,当时中华大地历经百年游牧民族荼毒,最终重回了汉文化的怀抱。朱元璋即位之后,便对元朝的旧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撤销中书省之后,设置了13个布政使司,每个部门设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这个时期,布政使几乎可以说是中央之下,地方政府的最高长官。

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本来是想以此取代行省制度,但此举与过去相比明显是换汤不换药,过多的权力集中在一个人的手上,势必就会产生难以管控尾大不掉的情形。

改革势在必行,权力的分开与及相互制衡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于是布政使的权力一步步便被削弱了。此后,布政使开始从地方权利的最核心退出,成了核心权力的边缘存在。

取而代之的则是巡抚制度,布政使等众多官员则是它的下属,同时由于布政使被削得最惨,所以他在几个官员之中,权力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的。

职能所在,忠于皇权

随着权力演替,布政使的职务逐渐被固定下来,到了清朝时直接被明文确定,那么布政使还能做点什么呢?布政使自朝廷而来,由中央派到地方做官,人员遍布各个行省。

此时,各个行省的主要行政长官依然还是巡抚,派下来的布政使就相当于巡抚的助手。布政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承接上级委派的政务,确保法令能够达到各级行政单位,并且保证贯彻、落实。

简单来看,布政使得这个职能更像是确保地方与朝廷的联系的一个枢纽。封建王朝时期,往往由于信息的闭塞,朝廷与地方实际上处于一种隔绝的状态。

也就是说,布政使作为承上启下的纽带,为二者之间的联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布置任务之外,他们还需要及时将收集来的情报、政务上报给朝廷。

所以从这一点上就注定了,布政使的主要职能范围在于政治,决定了布政使在实权上的弱势。第二个主要职能就是管理属官,布政使需要管理抚州的各级官员,定期进行鉴查、考核政绩、主持提调考试。

相当于负责官员的升迁与贬职,还负责所属官员的俸禄发放。布政使最后一个职能就是掌管财富,各省的布政使需要按率征收税赋,同时负责财政的收支。

与此同时,他们还要统计各省各州的户籍税收人数以及田亩数,进而汇总上报朝廷。综合来看,国家赋予了布政使太多的权利,仿佛布政使除了不直接参与地方管理之外,其他的诸多政务都被他占据。

即便是省内的府库的钥匙,都是布政使与巡抚分别掌管,双方同意才能有银钱的出入库。一个涉及到政治、经济、民生的官职,分摊了巡抚大量的权力,是否会压得巡抚喘不过气来?

事实上并非如此,巡抚有一点是布政使无论如何所不能染指的,这决定巡抚地位高于布政使的因素,那就是硬实力——军队的直接管辖权。

布政使得无奈

布政使的权力虽然广泛,但这并不能作为其与巡抚对抗的底气,原因在于布政使的硬实力实在是太弱小了,甚至于说基本等于没。布政使与政治、经济挂钩,但政治强势的他们却不具备军事权力。

在古代,巡抚手中有一项重要的权力,那就是兵权,正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封建王朝时期,没有兵权的官儿其实更像是一个空名头,朝廷赋予再多的权力,都有可能被拥有实权的人给抢过去,尤其是地方官。

朝廷会给布政使赋予那么多权力,为何还会那么放心,可能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吧。当然,布政使的出现,也是朝廷想要以此来平衡与地方军事掌管的权力。

可惜的是,因为硬实力的存在,大多数时候布政使都被巡抚架空,最终成为巡抚手下的一个傀儡。当地方财政以及官员的升迁权力都被巡抚拿走之后,布政使还能剩下的工作就只有下上传下达的职能了。

说起来,这也算是布政使得悲哀吧,布政使原本也是一方长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成了巡抚的副官,亦或者是傀儡,完全受到巡抚的管辖。

原本朝廷很好的权力分散的设想,终归还是落到了巡抚一个人的手上。回到现在,巡抚和布政使更像是省长和副省长,或者其它方面的关系,但如今职能的划分比起过去要强、细致。

清朝的布政使因为角色定位的不准确,最终导致了国家机关尾大不掉,各层的权力机关在这种背景之下迅速的腐化堕落,以至于清末后期布政使名存实亡。

话虽如此,历史上的布政使还是有着它的积极意义,正是因为有了布政使这个历史存在,才让当时的管理机构更加清明高效(实权还在时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1912年溥仪退位之后,清朝灭亡。溥仪并不甘心江山败落在自己的手中,于是他开启了恢复清朝的计划,可是...
原创 刘... 关于刘禅的故事,很多人总是将他视作“扶不起的阿斗”,这使得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并不高。作为三国时期蜀汉...
原创 基... 叶姓起源于芈姓,最初是以封邑为氏,族中的始祖为叶公沈诸梁,远祖追溯至上古的颛顼帝。叶姓的尊贵起源使得...
原创 祖... 古代人并不像现代拥有防火防水的保险箱,古人若是有值钱的东西会想办法将其隐藏起来。由于世事变化无常,有...
“五花八门”,指的是哪五花、哪... 大家常说"这世道真是五花八门",可您知道这词儿背后藏着多少门道吗?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成语的"前...
原创 此... 提起张灵甫,很多人对他率领74师在孟良崮全军覆没的历史事件都比较熟悉。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74师的前...
原创 秦... 文|飞鱼说史 当时间划过战国的天空,西方落日的余晖产生的热量渐渐压倒了东方刚刚升起的太阳,就好似盛夏...
原创 古... 众所周知,古代日本大多数时候都是中国的藩属国,它的古代文化也多学自中国,按理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古...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
原创 上...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长安老道 苏玄明) 苏玄明是个相士...
原创 冷...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一句话深刻反映了历史上许多王朝更替的艰难,它最早出现在《资治通鉴·唐纪》一...
原创 半... 1947年夏末,解放战争进入胶着阶段,局势风云突变。曾多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许世友,却在这段时间...
原创 一...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讲的便是伟大的将领韩信。无论是在民间传说中,还是在正式的史...
原创 清... 不可否认,清朝对中国近代以来的没落固然有相当大的责任。不过,但凡学过高中历史的朋友都背过这么两句话:...
原创 秦... 要说古代帝王的陵墓,不乏豪华奢侈的,也有简朴朴素的,还有一些至今仍未能找到确切位置的。而其中最为奇特...
原创 1... 1908年的西湖畔,18岁的西德尼·戴维·甘博正蹲在断桥上调试他的玻璃底板相机。这位来自美国新泽西的...
原创 北... 在439年,鲜卑族拓跋部的北魏政权统一了北方地区。经过一段时间的政治变化,到了534年,北魏发生分裂...
原创 他... 欢迎阅读《他有勇有谋却被马谡轻视,诸葛亮慧眼识英雄,成就一代豪杰》 点击关注,阅读全部文章。本文为娘...
原创 唐... 罗艺的造反就像一场闹剧,朝廷的讨伐大军还没走出长安,他的首级已被左右砍下传送到了京师,既然如此不得人...
原创 明... 公元1379年,大明王朝的都城南京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马车因为速度太快,导致车上乘客不幸坠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