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福布斯公布了美国2022年度的富豪榜,
马斯克以2510亿美元的身价位居榜首
,让人见识到了什么叫“财富的参差”。
不少人感慨中国似乎鲜少有这样的“顶级富豪”,却不知道早在清朝时,我国就已经出现了一个世界首富。
这个清朝最后一个世界首富的名字叫做伍秉鉴,他的个人财富超过大清全年税收的一半,连外国人都找他借钱
。因此,当时的西方学者称其为“天下第一大富翁”。
那么,伍秉鉴到底有多富有?他又是如何成为世界首富的呢?
清朝的世界首富“伍秉鉴”
清朝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在不少人心中是国家开始走“下坡路”的代表朝代
。
并且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也严重限制了中国的发展
,这种限制是多方面的,除了大家所关注的科技以外,经济也很重要。
因此,在这个“没落王朝”当中,怎么会出现世界富豪呢?
伍秉鉴出生于1769年
,别名为伍敦元,祖籍是福建泉州。
这位世界首富可不是什么白手起家的励志派,
因为他的先辈就很有钱
。
大家都知道当时清朝闭关锁国,
却不知道清政府也曾专门组织一些民间商行组成了“洋货行”,让他们和外商做生意并征缴关税
。
这些商行就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广州十三行,在这之中,颇受欢迎的商行有文行、广利行、怡和行等等,
其中怡和行就是伍秉鉴父亲成立的
,因此他算是子承父业的“富二代”。
不过,伍秉鉴可不是游手好闲的富二代,他是少见的商业奇才,其经商理念十分超前,
不仅将生意做得如日中天,还在各个外商之间左右逢源
。
在这种情况下,伍秉鉴的财富积累得非常快,
最高可以达到2600万两墨西哥鹰洋银元,而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4600万银元左右
。
毫无意外,
伍秉鉴的个人财富直接超过了大清全年税收的一半
,是中国的首富。
而放眼世界,
当时美国最富的皮毛大亨约翰·雅各布·阿都斯的财产仅为2000万美元
,所以他50亿美元的身家也能轻松摘得世界首富的桂冠。
那么,伍秉鉴到底是怎么让自己的财富雪球越滚越大的呢?
他是如何成为世界首富的?
首先伍秉鉴有着丰厚的家底,在接管怡和行时,
这个商行就已经积攒了不少财富了
。
对于伍秉鉴来说,只要不瞎折腾,安心地守着祖业,一辈子也吃穿不愁了。
但是显然,
作为商人的他有着很大的野心,想赚更多的钱
。
所以他在经商的过程当中不仅与其他外商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还学会了“放贷”
。
大家或许不知道,
伍秉鉴在当时就已经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当中最大的债权人了
,东印度公司资金周转不开的时候,就会向他借贷。
这样来看,连外国人都找他借钱的说法绝非凭空捏造,这位首富的商业版图远比咱们想象中的要大。
除此之外,
伍秉鉴经商十分讲究诚信,再加上本身情商就非常高
,所以那些外商都相当喜欢与他打交道。
当然,有着商人灵敏嗅觉的伍秉鉴,在与外商打交道的过程当中,
也发现了国际市场的机会更多
。
所以他还在美国等地进行了投资,比如在乾隆四十九年,
也就是1784年时他就拿出了重金投资美国的保险业
。
后来更是让自己的儿子伍崇曜与义子约翰·福布斯一起做美国铁路的修筑工程
,开始在国外赚钱。
总之,当时伍秉鉴在美国的多种投资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甚至有一艘美国的商船都直接以“伍浩官号”命名
,足以见得这位世界首富当时在国外有多出名。
不过,“眼见他高楼起,眼见他高楼塌”,1
840年中国遭遇了鸦片战争,彻底断了伍秉鉴的“持续致富梦”
。
国家难保,何谈守财?
伍秉鉴以对外贸易发家,
而他发家的重要因素就是国内制造业的支撑
。
因此当外国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直接进行“明抢”的时候,伍秉鉴的财富就保不住了。
再者,根据资料来看,
伍秉鉴与英国鸦片商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他也确实借着鸦片发过不义之财
。
在这种情况下,这位清朝最后一位世界首富,
虽然自觉承担了100万两的白银债务,却依旧逃不开“制裁”
。
或许是明白了国家面临的劫难以及自己生意的前景,伍秉鉴在此后郁郁寡欢,
最终于1843年溘然长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