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荆轲刺秦王成功秦国就无法一统?想多了,统一大势不系于一人生死
迪丽瓦拉
2025-09-05 02:33:23
0

文|飞鱼说史

握中铜匕首,纷锉楚山铁。义士频报仇,杀人不曾缺。可悲燕丹事,终被狼虎灭。一举无两全,荆轲遂为血。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无道吞诸侯,坐见九州裂。——王昌龄《杂兴》

历史走向,往往会因为一件极其不显眼的小事而发生意想不到的转变。

无数小人物共同谱写的历史,才更加精彩纷呈,不知道是时代成就了小人物,还是小人物创造了历史,而变成了巨人,不过无论如何,历史都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书。

但,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历史上的事件,却有一些是看似很“愚蠢”的举动,比如说荆轲刺秦王。

说起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具体的过程,本篇飞鱼就不赘述,如果荆轲刺秦王的具体过程有点模糊了,不要紧,《东周列国志》里就有更加生动的描写。

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聊一聊为何说燕丹密谋行刺秦王是愚蠢的?究其根本,是因为他为报一己私仇,却不顾国家大义。

秦国自公元前230年开启灭国大战之后,奉行的是远交近攻,燕国由于距离秦国较远,一直是秦国远交的目标,按照这个政策而言,燕国应该是最后被灭亡的诸侯。

而因为荆轲的行刺,导致秦国攻打燕国被大大提前了,尽管燕国避免不了被秦国灭亡的结局,但至少还能苟活几十年。

这只是这次行刺带给燕国的”愚蠢“后果,其实这件事从燕太子丹开始策划时就注定了是一次失败的行动,无论荆轲能否完成使命。

以活捉秦王为上上策的错误策略。

荆轲以樊於期的人头加上大片燕国领土,已经可以接近秦王,这个情况下,秦王嬴政是处于兴奋而疏于防范的状态,如果直接以杀死嬴政为目的,那么成功的概率很大,毕竟那把”徐夫人牌“的匕首见血封喉。

但偏偏燕太子丹的上上策是活捉秦王,在他人之国要活捉一国之君,这等行刺的难度,不亚于冒着强林弹雨,挟持万军之将,此外秦王嬴政是有谋略和胆识的人,想要活捉,必须有足够的优势,但荆轲没有。

你可能会说,荆轲是四大刺客之一,手里难道没有两把刷子?其实还真没有,尽管身为四大刺客之一,也不见得荆轲有多么高强的武艺,聂政,专诸可都是练家子,荆轲只是一个喜好喝酒唱歌的文艺青年。

这个上上策其实是最愚蠢的策略,您可能要问了为何燕太子丹想要活捉秦王政呢?因为他想着要挟秦王归还诸侯国的土地,如果燕太子丹从一开始就制定了以杀死秦王政为上上策,那么荆轲还真有可能成功。

让秦国归还土地是痴人说梦。

我们不妨以活捉秦王的策略做个引申,假使秦王嬴政真被活捉了,那么荆轲能走出咸阳吗,或许能,但希望很小,即使秦王嬴政答应了归还诸侯国的土地,这真的有效果吗,很显然,是没有用的。

因为战国时期虽然礼崩乐坏,但诸侯国还是很看重彼此之间的盟约,被强迫的事是不能算数的,等到荆轲放了秦王嬴政之后,这些土地还是会姓秦,而荆轲还是避免不了身首异处。

说到这,不少小伙伴会说,荆轲可以挟持秦王签订归坏土地的条约啊,其实即使秦王签了条约,诸侯国把各自的土地也都派上了士兵把守,那么山东诸侯能守住这些以荆轲性命换回来的土地吗,很显眼也不能,因为此时的秦国已经是最强诸侯国,是有绝对把握把这些土地再给抢回去。

那么荆轲让秦王嬴政签了条约之后,立马杀死了嬴政呢,这样秦国会大乱吗,并不会,因为秦国的变法已经很彻底,没有了嬴政还会出现其他的君主,六国破灭的结局亦无法更改,所以说燕太子丹的活捉,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自我想法罢了。

即使荆轲行刺成功,燕国亦逃脱不了灭亡的结局。

荆轲行刺成功,燕国能不灭亡吗,很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战国时期的战争,如果按照其性质来说的话,是适应时代潮流的,这个潮流就是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到了战国末期,”势“已成,六国被灭已是必然结局。

这是因为战国时期虽然各国皆尝试变法,但只有秦国成功了,变法也最彻底,也就是说在战国末期,秦国彻底变革而形成的先进政治制度,早已碾压山东各个诸侯,所以无论秦王嬴政死不死,秦灭燕都是大势所趋。

飞鱼说:

荆轲刺秦王,从一开始策划就注定了这是愚蠢的行为,因为这件事中,燕太子丹把个人私仇凌驾于了国家权力之上,他让荆轲行刺的目的,更多的是想报复曾经羞辱过他的嬴政。

荆轲刺秦王成功秦国就无法一统?想多了,统一大势不系于一人生死,嬴政死了,还会有其他的秦国王室子弟站出来,担起这个责任,或许统一华夏的进程没有那么快而已。

这让飞鱼想起了曾被秦国囚禁到死的楚怀王,秦昭襄王囚禁楚怀王,目的就是让楚国拿土地来换楚怀王,结果楚国上下一致拥立了新楚王,宁愿不要楚怀王,也不割让土地,可见战国时期的土地要比一国之君的性命还重要。

所以,荆轲行刺秦王,即使能成,也把秦王嬴政挟持到千里之外的燕国了,奋六世之烈打下来的土地会被秦国上下的臣民归还吗,当然也不会,所以说燕太子丹走的这步棋,并不明智。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资料:《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白,古代诗坛的璀璨明星,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才横溢,作品几乎家喻户晓,影响深远。...
原创 庞...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一宿命论,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文化中,都是广受欢迎的思想理念。在这个背景下,庞...
原创 古... 在观看古装剧时,战争场面通常令人热血沸腾,尤其是当两军阵前对垒时。随着号角的一声吹响,千军万马如潮水...
原创 只... 梁山好汉中,除了那些心甘情愿为生存而投降的朝廷军官,更多的是一些杀人越货的山贼、草寇和水匪,这些人占...
原创 原... 各位朋友,欢迎收听照理读史。 提到中国古代的众多王朝,很多人会说宋朝是一个相对较弱的朝代。其实,从宋...
原创 如... 我们可以根据题主的假设,进行一番详细的推演。 公元213年,刘备率领大军围攻雒县。当时,张任指挥的军...
封神封神坛上显威,俗世庇佑众生... 《封神演义》中的赵公明:在商周鼎革之际,峨眉山罗浮洞中隐居着一位道法通玄的隐士赵公明。这位身着八卦仙...
原创 白... 说起来三国时期虽然战乱频繁,却并没有和西晋一样被五胡乱华,外族入侵,这其中当然离不开很多的民族主义将...
著名古文字学家、复旦大学文科杰... 5月8日,复旦大学新闻文化网发布讣告:著名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历史学家,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
原创 孙... 孙策是江东武功最为卓越的英雄之一,也是江东政权的缔造者。若非英年早逝,他的存在可能会彻底改变三国的格...
原创 为...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文明延续至今的传奇大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得中华文明拥有深...
原创 成... 成吉思汗,一位堪称传奇的军事统帅,历经数十年的战争征程,最终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他的帝国疆域横跨亚...
原创 唐... 汉武帝在对抗匈奴的过程中,虽然不断出征,却始终陷入日益贫困的局面;与此相对,唐太宗李世民虽然经历了连...
原创 军... 提到军统,许多人都会感到畏惧,甚至是心中发颤。对于军统而言,最为人知的角色无疑是特务头子戴笠,然而,...
原创 “... 黄初四年(223年),钟繇接替贾诩,担任太尉一职,并转封为平阳乡侯。在此时,司徒华歆和司空王朗也均为...
邯郸凭什么靠战国袍杀出重围?文... 怎么说呢,最近朋友圈突然被一群穿红色宽袖长袍的"赵国公主"刷屏了。仔细一打听,原来是邯郸在搞战国袍变...
原创 假... 关于日本侵华,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日本当年牢牢控制住东北地区,便能从九一八事变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原创 原...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人们对各方面的一些东西都掌握的特别的模糊,这就导致了他们的一些做法的错误和落后,...
原创 顺... 在点评明末清初的江南士绅时,常有人引“顺治朝奏效案”为例。他们认为此案可证明江南士绅的自私和愚昧,为...
原创 刘...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经历了28年的艰苦斗争,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