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四人才是大中华最可敬的英雄,若没有他们,恐“汉族”已不存在
迪丽瓦拉
2025-09-05 02:34:34
0

纵览上下五千年,雄主将星层出不穷,朝代更替也成了自然之事;但历史上的大浩劫却显得格外醒目,其中“汉人”就曾几度差一点被灭绝。在今天看来,“汉族”人口似乎占到了全国大部,同时“大团结”的号角也将56个民族紧紧的团结在一起;但在战乱纷争的那个年代,“汉族”却数次面临着生死攸关的浩劫。

好在出现了四位英雄人物,也正是他们的存在,才化解了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几近灭族”的大危机;他们分别是“秦始皇”、“冉闵”、“隋文帝”和“朱元璋”。这四个人咋一看似乎在历史上的名声都不是很好,尤其是秦始皇更是以“暴君”著称;这里要说的是,历史只是呈现给我们真相,看某人某事需要辩证的去了解。

第一位大英雄——“秦始皇”。

关于“秦始皇”的一生在这里不再多加累述,相信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已经将这段内容了解的十分透彻;历史上的“秦始皇”的确是犹如杀神一般,引秦军南征北战,死在他刀下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这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辩证的去看,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诸侯混战,各国混战,或许战事都不算大,但是以百年、千年来计算呢?其实诸侯混战中死的人更多,因此说“秦始皇”的暴虐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以战止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时中原北陲的“突厥”已成燎原之势,如果此时“汉人”仍旧互相内斗,那么外族“突厥”势必趁虚而入,到那时中原是何惨状,想必不言而喻。

而对于中原大多数“汉人”来说,秦始皇更是做出了不朽的功绩。“秦始皇”是位真正的英明雄主,他的战略眼光早已超越了“秦王扫六合”,在天下一统后,他再次发动了浩大的战事;而这些浩大的战役最终目的则是为了保护中原百姓。在中原一统后,“秦始皇”便派遣“赵佗”率军50万灭掉了“南越”,同时首次将“秦岭”以南归入中原版图。灭掉了“南越”之后,秦始皇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北边的“突厥”;此时秦王又派出了“蒙恬”率军30万北击突厥,逼胡羌大举北撤,甚至数十年不敢再窥视中原。

虽然秦始皇此举只将北方威胁平息了数十年,到了汉朝“胡人”再度成了严重威胁;但是正是这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为以后“汉武帝”灭匈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秦始皇”也剑指西南,将河套、川滇、两广、江浙等地区统统收入中原,也为大中华打造了一个牢固的保护圈;只可惜“秦王”太过暴虐,被世人口诛笔伐的太多,以至于淡化了他的卓越功勋。

第二位大英雄——“冉闵”。

提起此人就引出了“汉人”内心最深处的痛,晋末“五胡十六国”之害差点将中原绝姓;也正是司马家族的内乱,北方鲜卑、羌、匈奴等趁机南下,这段黑暗又称“五胡乱华”。在当时中原“汉人”悲惨到什么地步,说出来甚至用“恐怖”都不足以诉说,尤其是胡羌铁蹄踏过北方,沿路“汉人”几乎灭绝,其人口只能用“百”来计算;而且在当时胡人眼中,所谓的中原百姓根本不是人,而被称之为“两脚羊”,其作用竟然是充当“军粮”。

就在“汉人”处在生死一线的危急时刻,横空出现了一位英雄人物“冉闵”,也正是他率先斩杀了五胡之一的石冲,并率领中原百姓建立起了第一个“汉人”主宰的冉魏政权;好在有“冉闵”率领为数不多的中原汉人南征北战,在“胡人”林立的中原地区南征北战尤其是他的三道“杀胡令”更是给了胡人致命的一击。据史料记载,“冉闵”一生征战,所杀胡人不下五十万之众,强大的战力致使氐、羌、羯、匈奴、鲜卑等数百万军队退出中原,有的甚至直接消失,诸如匈奴和羯人;可毕竟“五胡十六国”在中原的势力太大,“冉闵”终究寡不敌众而被俘,这位英雄临死前仍留下萦绕千年的豪言壮语“尔等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乎!”

第三位大英雄——“隋文帝”杨坚。

冉闵一死,中原再度陷入空前灾难,“汉人”再次挣扎与生死一线;但此时也适时出现了另一位大英雄——隋文帝“杨坚”。提起此人恐怕很多人提出反对意见,毕竟他的儿子“隋炀帝”更加有名一些;其实不然,“杨坚”在世界历史上地位极高,甚至有“圣人可汗”之称,在外国人看来,能出“杨坚”左右的中原皇帝实在不多。其主要原因则是“杨坚”继承了冉闵未完的事业,在未建立政权之前就四处针对胡羌外族南征北战;再到他坐上了皇帝位,中原以北最大的威胁就只剩下再度崛起的“突厥”。

严格的说“突厥”并非某一族胡人,而是一个混成的外部势力;在南北朝时期,还有北齐和北周也投靠了“突厥”,这也至此中原再度面临着胡人践踏的重大威胁。这一时期内“杨坚”面临着内忧外患,“突厥”铁骑踏入中原烧杀抢掠屡见不鲜,甚至中原北部人口锐减,其惨状不亚于当年的“五胡乱华”;正是在这种危机关头,“杨坚”派出杨爽率数十万大军北击突厥,同时又成功离间了“突厥”的内部势力。

可以说“杨坚”最得意的功绩就是离间了突厥内部势力,致使其分裂成东西两部;然而“杨坚”只是陈兵不动,眼看着东西突厥互相厮杀,就是有“突厥”想来中原避难,杨坚也一律不准。当然,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东西突厥”互相消耗,最终将其消灭;杨坚致使“东西突厥”连年征战,也为中原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甚至可以说让整个“东亚”局势都趋于一段难得的平静之中。虽说隋朝时间太短,但这段时间也为以后的“大唐盛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自“李世民”开启了天朝上国开始,一直奉行着世界大融合的政治主张;再到李隆基时代,其实所谓的“大唐盛世”埋下了太多隐患。“大唐盛世”的繁华诱使了太多羡慕、嫉妒的眼光,到了唐末时期,中原周边再度陷入了外族肆虐的环境之中;甚至宋朝用了300余年都未能扭转颓势,这不得不说是“大唐盛世”养肥了这些一直窥视中原的外族势力。尤其是后唐“儿皇帝”石敬瑭,更是为了利益将中原北方屏障“燕云十六州”拱手割让,也正是蒙古有了“燕云十六州”,这才得以长驱直入灭掉了宋朝。

这中间掀起的腥风血雨致使中原再蒙大难,尤其是“崖山之败”后,北入的蒙古鞑子更加疯狂的屠杀本土“汉人”,甚至还宣称要杀尽赵、王、张、李、刘。一眼就可看穿,这几个姓氏都是汉族大姓,将这些人杀尽其实就等同于屠尽“汉人”。而就在这个危机时刻,中原再度出现了一位救世英雄——朱元璋!

第四位大英雄——朱元璋!

正是“朱元璋”的揭竿而起,联络中原各方义军抗击蒙古人,这才最终将这些嗜杀成性的外强赶出中原,也终结了这场“灭族之祸”;同时“朱元璋”时代也掀起了一场震惊世界的人口大迁移运动,正是这次大迁移使“汉人”迅速在全国各地开花繁衍,其中著名的“山西大槐树”就是朱元璋功绩的有力见证。

当然朱元璋做出的功绩还不止这些。自从当年与“陈友谅”鄱阳湖一战后,朱元璋深刻认识到了海军的重要性,并开始大力发展海上力量;再经过明朝数位皇帝的建设,一支威震世界的海军横空出世——大明水师!“大明水师”有多强?简单的举个例子,大明水师在东亚海上收了数百年的保护费;还有郑和的船队并非普通商船,仅是“大明水师”的一小部分,但是所到之处无不望风归降,寥寥数言就可见“大明水师”之威武。

细翻历史,泱泱中华并非静如止水,其中“汉人”的血泪史可圈可点;若不是有这四位大英雄,恐今天的“汉族”早已不复存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隋唐英雄传》是一部讲述隋末唐初英雄人物事迹的作品,故事中许多英雄人物,如秦琼和程咬金,大家都非常熟...
原创 为... 一听到“日本工匠精神”,就来气。 很多人都会满怀崇敬地觉得那是一种挺值得去学习的“大和文化灵魂” 不...
滨田弥兵卫事件:日本商人降服荷... 公元1628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台南大员。大批日本武装商人暴走,突袭荷兰长官彼得的官邸,将他...
原创 清...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他一直对清朝历史颇有兴趣,因此常常会去书摊逛逛。有一天,...
原创 公... 清朝时期,皇帝为了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常常通过婚姻进行外交联姻。许多皇室宗女被送往蒙古,成为蒙古贵族的...
原创 如... 庞德,原本是马腾帐下的一名部将。马腾兵败后被曹操所杀,他的部队便归马超指挥。庞德因其出众的武力,被誉...
原创 李... 太祖开疆拓土,太宗安邦定国,这种模式在历朝历代都几乎是常态。自古以来,许多开国皇帝被尊称为战神,而作...
新手福音!三国谋定天下轻松畅玩... SLG老哥们都知道,很多三国策略游戏又肝又氪,新手进去根本玩不明白,很容易就被劝退。但《三国:谋定天...
原创 他... 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和大清朝廷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尤为深厚。科尔沁部与清...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四大中兴大臣之一,他不仅帮助清朝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在政治和学术领域也做出了不...
专家讲文物—“仓颉篇”汉简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扫一扫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大碗:海贸遗珍,彩瓷华章 一、年代溯源 此碗产自清代雍正年间(公元17...
原创 清...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高科技刑侦手段,很多案件发生后都难以侦破,许多罪犯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些瞬间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有些则成为永恒的痛,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提到燕云十六州...
原创 累... 在古代,各国都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征战四方,不少大将也因此死于沙场。但有些英...
原创 马... 马超在西凉被誉为神威天将军,不仅武力极为出众,而且深得羌人的尊敬。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凭借过人的武艺...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