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无疑是三个主要势力中的两位重要人物,可以说他们兵强马壮,彼此间关系紧张,势同水火。然而,回顾两人的早期处境,刘备显然在实力和地位上都远不如曹操。他常常沦为寄人篱下,生活境遇堪忧,可谓是颇为窘迫。下邳之战是曹操与吕布之间的重要战役,经过这场激烈的较量,吕布最后战败投降。刘备趁机劝说曹操处决吕布,以消除后患。成功攻克下邳后,刘备紧随曹操来到许都,试图在新环境中寻找机遇。
不过,曹操对于如何处理刘备这个潜在威胁显得犹豫不决。在曹操的阵营中,对刘备的处置意见分歧激烈。有些谋士建议趁早解决掉刘备,以免日后产生麻烦;但也有人则强调刘备以“刘皇叔”的身份自居,若贸然动作,恐怕会对曹操的名声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建议将刘备软禁。曹操在这些复杂的建议中举棋不定,但最终并没有选择杀掉刘备,这使得刘备得以继续在曹操阵营中生存。
尽管刘备暂时凭借“刘皇叔”的名号赢得了一些支持,然而他的实力依旧无法与曹操抗衡。公元195年,曹操在一次战斗中击败了吕布,逼迫吕布带领他的部众投奔新任徐州牧刘备。此时曹操趁势迁都,借助皇权来巩固自己的统治。随即,袁术带领大军进攻刘备,企图夺取徐州。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吕布选择了再次进攻下邳,面对这种局势,刘备迫不得已地跑去依附曹操以求自保。
之后,曹操亲自率领大军,与刘备一同向吕布发起攻击,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下邳之战。面对强敌,吕布意识到形势对他极为不利,最终选择投降。在刘备的几次劝说下,曹操忍无可忍,果断斩杀了吕布,没有给他任何翻身的机会。攻下下邳后,刘备便跟随曹操前往许都,试图寻求新的机会与发展。
虽然此时刘备的实力较弱,尚且是以投靠的姿态出现在曹操身边,然而曹操却始终对刘备持有戒心,牢牢保持着警惕。程昱曾建议曹操干脆杀掉刘备,否则日后必有隐患,但有人却坚决反对,认为刘备毕竟是“刘皇叔”,这个名号显然让曹操不易下手。曹操对此深思熟虑,最终决定,不因一时之气而伤害刘备,以免损失自身在整个天下中的大局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