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珍贵的历史老照片,记录了民国时期三位杰出将领的风采。他们都是粤军的代表,属于民国时期粤系军阀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那个鼎盛时期,粤军在华南地区强势崛起,成为民国十大地方军之一,享有极高的声誉。
需要指出的是,中山先生的早期革命活动得到了粤军的强力支持。因此,民国时期的广州也被誉为革命的摇篮,成为国民革命军的发源地。实际上,国民革命军正是在广州创办的黄埔军校,逐步发展壮大。起初,他们凭借着击败陈炯明,稳固了自己的大后方,随后在广州发起了北伐,成功地打击了北洋军,最终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在这张照片中,三位将军都是粤军中的名将。左侧的将领是薛岳,他来自广东乐昌,以作战勇猛著称,战场上的风采宛如一只老虎,因此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老虎仔”。这个绰号一出,便能让人联想到薛岳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军事人物。
在薛岳的早年军旅生涯中,他还曾担任过大元帅府警卫团的营长,专责保护中山先生的人身安全。他并非单枪匹马,和他肩并肩的还有另外两位将领,分别是张发奎与叶挺。三人合称为“粤军三剑客”,在近代史上享有盛名。
薛岳不仅在粤军中声名显赫,还是抗日战争的英雄。他在抗战惩治侵略者的历史中独当一面,凭借着在万家岭战役和三次长沙会战中的杰出表现,指挥国军消灭了大量敌军有生力量,成为了抗战期间消灭敌人数量最多的战区司令,因此贏得了“战神”的美称。
照片右侧的将领同样名声不凡,他就是铁军的军长张发奎。在北伐战争期间,张发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军长,带领这支部队在他的指挥下屡屡获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系列辉煌战绩使得第四军稳步前进,甚至饮马长江,成功占领武汉,为击败直系军阀吴佩孚奠定了关键的基础。因此,在第一次北伐结束后,这支军队荣获“铁军”的美誉。
在抗战时期,张发奎被任命为第八集团军总司令,他参与了著名的武汉会战。到了1939年,他出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负责两广的战事,指挥了重要的昆仑关战役和粤北大会战,给予侵略者日军以重创。由此可见,张发奎无疑是抗战胜利的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
而站在正中间的余汉谋,他来自广东高要,一度独揽广东的军政大权,是第二位声名显赫的南天王。或许在粤军众多名将中,余汉谋并不是最为出彩的一位,但他的命运却相对顺遂。尽管他战功不多,胜利不常,但凭借着自己的机智与策略,最终一路高升,担任陆军总司令,甚至达到一级上将的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