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贫贱夫妻百事哀:唐朝诗人元稹思念妻子韦丛,深情地写下这首诗
迪丽瓦拉
2025-09-05 11:06:25
0

公元809年7月,元稹的妻子韦丛不幸去世,年仅27岁。她的去世给元稹带来了极大的打击。韦丛留下了六个年幼的孩子,其中最小的一个还在襁褓之中。元稹此时正在担任监察御史,正在外出执行任务。得知妻子离世的消息时,他的内心充满了巨大的悲痛。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元稹每每想起温柔、聪慧、贤惠的妻子,常常泪流满面,甚至彻夜难眠。

失去妻子的痛苦让元稹创作了三首悼亡诗,这些诗歌后世传为《遣悲怀三首》。其中,第二首的“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一语尤为著名,尤其是“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一句,后来常被用来感叹贫困夫妻生活的艰难与无奈。

元稹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天资聪慧,自小便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在科举中脱颖而出后,元稹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的职务。韦丛是洛阳名门韦夏卿的女儿,从小就备受宠爱。两人结婚后,似乎如元稹所言,真的成了贫困夫妻,生活充满艰辛。要了解这一切,还需从元稹的家庭背景说起。

一、少年贫困

元稹出自北魏宗室的鲜卑拓跋部,其六世祖元岩曾任隋朝兵部尚书,为人正直清廉,家族地位显赫。可惜到了元稹的父亲元宽那一代,家道中落。元稹于779年出生时,元宽已经50岁,家中已有三个儿子,元稹是最小的。元稹八岁时,父亲去世,元稹的大哥和二哥并非母亲郑氏所生,于是拒绝照顾郑氏和元稹兄弟二人。郑氏只能带着元稹和三哥元积回到娘家。

然而,郑氏的娘家并不富裕,甚至连给元稹兄弟俩供书的费用都无力承担。郑氏于是亲自教元稹兄弟读书。幸运的是,元稹天赋异禀,九岁便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文章,十五岁便成功中举,考中了当时的“明经科”。

尽管年少时生活困苦,元稹仍坚信科举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终于,他在802年再次参加吏部考试,获得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正式步入仕途。同时,元稹也得到了朝中重臣、太子少保韦夏卿的赏识,韦夏卿将自己的女儿韦丛嫁给了元稹。

二、青年贫困

刚踏上官场的元稹,收入微薄,生活依旧困难。韦丛作为名门之后,曾生活在富贵之中,可是在嫁给元稹后,她从珠环玉饰的富贵生活,变得和元稹共同生活在简朴之中。每日里,夫妻俩常常只能以野菜为食,寒酸的日子并没有让韦丛感到抱怨,反而让她更加关心照顾元稹。元稹在诗《遣悲怀三首》第一首中表达了这一切:“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韦丛为元稹翻找衣物,为了给他买酒,甚至把自己头上的金钗取下。虽然生活清贫,韦丛却从未流露出任何不满,反而夸赞食物的美味。

元稹深知妻子的贤良,也感激她的支持。两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婚姻也因此充满了温馨。然而,婚后的生活并不轻松。元稹的岳父韦夏卿被任命为东都留守,元稹和韦丛随即搬到洛阳,与韦夏卿一同生活。元稹常常在京城和洛阳之间奔波,工作和家庭压力加重。

尽管岳父家有一定支持,但元稹和韦丛的经济状况依旧拮据。自802年结婚以来,他们一共育有六个孩子,其中五个是男孩,一个女孩。尽管元稹和韦丛曾经有过一些帮助,但由于母亲和岳父相继去世,两人失去了双方家庭的支援。韦丛必须独自抚养孩子,这种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七年时间里,韦丛身体劳累,家庭负担重,几乎每年都要生育一个孩子,这种体力和精力的双重消耗,最终令她的身体日渐衰弱。

三、坎坷

除了家庭负担,元稹的仕途也并不顺遂。806年,元稹被任命为左拾遗,专门向皇帝提供建议。初入职场,元稹工作热情高涨,提案多样,涉及内容极其广泛。然而,这种过于直言的态度引来了权臣的不满,最终导致了元稹的贬职。

由于母亲去世,元稹需要守孝三年。在三年后,809年,元稹才得以复职,任命为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和巡视郡县。虽然职位较低,但职权相当大。此时,元稹因工作需要外出,而将妻子和六个孩子留在家中照顾。

韦丛的父亲韦夏卿已去世,且她自幼失母,家庭没有了依靠。虽然她不再向娘家寻求帮助,但家庭的困境依旧存在。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援,韦丛孤身一人承担起照料七口之家的重任。最终,长期的贫困、疲劳和压力使她的身体垮掉,病重去世。

尽管韦丛出生在富贵之家,却在婚后经历了艰苦的日子。她的七年婚姻,六个孩子,早逝的命运,给她带来了难以承受的痛苦。

后记

元稹的妻子去世后,他深感悲痛,常常在深夜思念妻子,写下悼亡诗寄托心中的哀思。虽然这些诗歌非常动人,但背后却是韦丛那段极其辛苦且充满挑战的生活。

更令人遗憾的是,韦丛去世前不久,元稹出使蜀地期间,邂逅了才女薛涛,两人频繁吟诗作对,表达着彼此的情感与爱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古来冲阵扶幼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赵子龙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将领,他在长坂坡之战和汉水之战中的...
原创 民... 在民国时期的众多军阀中,最具独特风格的,莫过于直系军阀。那么,为什么直系与其他军阀派系如此不同呢?首...
原创 盘... 岭南指的是五岭以南的广阔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岛及越南北部等地。居住在这里的百越族,属...
加强文学交流 赓续中俄友好 “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写道:‘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历史的记忆和真相...
原创 孩... 叶正明是叶挺将军的次子。自1943年起,他成为了父亲身边生活时间最长、年纪最大的孩子。对于父亲,他有...
原创 诸...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与冷静。某次,诸葛亮在城池中防守,他...
原创 赵... 《长平之战》,这场战国时期最为惨烈而又恢宏的战争,是赵括因为盲目自信而大败的悲剧。赵括未曾察觉的陷阱...
曾国藩临终前,李鸿章询问他何人... 《——【·前言·】——》 曾国藩,晚清四大名臣之首,临终前,李鸿章曾询问他:“何人可堪大用?”这个问...
原创 抗...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而中国共产党与国民政府为了共同抵御外敌,开...
原创 神... 导语:一代奸臣赵高,为何死得那么窝囊?相信很多历史的网友都有所耳闻,不仅仅在《神话》剧情里边有所体现...
原创 赵... 三国时期,赵云屡屡杀敌,但是为何却被认为是二流武将? 这个问题似乎颇为有趣,关羽斩杀的颜良与文丑,是...
原创 看... 好的,以下是您提供的文章重新改写后的版本,尽量保留原意,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 --- 01 读书...
原创 民... 中国近代军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袁世凯的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的覆灭后,尽管全国各地涌现出大大小小的军...
原创 清... 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有一位剃头匠,他通过自己的刀技将一根冬瓜上的白毛轻松剃去,刀法极其精准,甚...
原创 雍... 高毋庸和李德全这两位历史人物,同样都握有皇宫中的秘密,然而命运却天差地别。高毋庸最终被处死,而李德全...
原创 明... 在中国古代,皇后和皇太后是地位极为尊贵的女性群体。从她们的一生来看,虽然各自的生活和命运有所不同,但...
原创 日... 美版知乎:日本人如何看待二战中的暴行? 在美版知乎上,一位美国网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日本人如何...
原创 江... 民国时期正是新旧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尽管许多文人和学者受过新式教育,崇尚婚姻自由,但很多人依然难逃包...
原创 晚... 时光如流水般逝去,一个人生命的时光总是短暂,转瞬即逝的生活理应留下一些值得铭记的印记,让后人能够回望...
原创 孙... 山东临沂的旧城南部大约1公里的地方,耸立着两座相对的小山岗。东边的山岗被称为金雀山,西边则是银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