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末三国蔫坏派的代表:韩馥
迪丽瓦拉
2025-09-05 11:06:36
0

看《三国演义》,韩馥就是个蔫里巴唧的井底之蛙,尤其是讨董联军面对华雄挑衅时,韩馥冒出的那句“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让人既可气又可笑。但如果翻看史书,会发现这人不但蔫而且坏,老北京话叫“蔫儿坏”。

一、出身大族

可能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韩馥的出身相当不凡,他出自颍川四大家族的舞阳韩氏。

颍川是豫州八郡之一,地处中原腹地,人文荟萃,文化鼎盛,两汉魏晋时期,这里人才辈出,影响至远,

其中最著名的是颍川四大家族。

颍川四大家族指的是:颍阴荀氏、许县陈氏、长社钟氏、舞阳韩氏。荀氏的代表人物有荀淑、荀彧、荀攸,陈氏的代表人物有陈寔、陈群、陈泰,钟氏的代表人物有钟皓、钟繇、钟会,韩氏的代表人物有韩韶、韩融、韩馥。

韩韶是桓帝时人,曾入征司徒府,继任嬴县长,在任颇具政声。其子韩融在献帝时为大鸿胪,曾奉命与执金吾胡母班等出使关东。而韩氏最知名的代表性人物就是韩馥。

二、举任冀州

韩馥是袁氏门生,曾任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是御史台仅次于御史大夫的长官,外督诸州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有纠察百官的巨大权利。

董卓进京后,为收揽人心,大封清流中人,韩馥于此时被任为冀州牧。袁绍逃离京城后,跑到渤海为太守,实际上是韩馥的手下。

冀州是东汉十三州之一,北联幽燕,南接中原,下辖魏郡、巨鹿郡、常山郡、清河郡、赵国、广平国、真定国、中山国、信都国、河间国,地广物丰,为群州之首。韩馥司牧冀州,为一生最高光时刻。

三、讨董心机

关东诸侯欲讨伐董卓,袁绍因为汝南袁氏的缘故,被推为盟主。作为上司的韩馥,这时动起了小心思。

他觉得袁绍作为下属,居然声望比自己要高,这还了得?于是,他派人在袁绍府门前盯梢,以此限制袁绍的行动。

东郡太守桥瑁假作诏书,号召群雄共赴国难。诏书到达冀州,韩馥接书后,犹豫不决,于是召集群下商协是助董还是助袁。冀州从事刘惠当庭予以痛斥:“举兵讨贼是为国家,说什么助董还是助袁?这有什么可商量的?”说得韩馥面有愧色,于是不情不愿地出兵表示支持袁绍。

关东联军成立后,韩馥留邺城,为前方提供军粮。他怕袁绍进一步坐大,于是时不时克扣一下军粮,动摇一下军心。

后联军各怀鬼胎,不了了之。韩馥一看袁绍当不成盟主了,心里那叫一高兴。

四、谋立刘虞

联军失败后,袁绍和韩馥又动起了拥立刘虞的念头。

刘虞是刘秀长子东海恭王刘彊的后裔,曾任博平令、甘陵相、幽州刺史、幽州牧、宗正、大司马,为官颇有政声,而且贤名远著。贤到哪种程度呢?据说他任博平令时,邻县发生蝗灾,蝗虫飞到博平边境,就绕过而去。别笑,史书真就是这样记的,可信度有多高就由诸位自己判断了。

刘虞主理幽州,对边境胡人持怀柔政策,也受到胡人欢迎。总之吧,刘虞的名声、政声在宗室里都称得上翘楚。

当时袁绍和韩馥就打主意,抛开董卓主理的朝廷,另立刘虞分庭抗礼。

韩馥当时上蹿下跳,先是写信给袁术,说刘协不是灵帝亲子,如今立刘虞恰逢其时。而且制造舆论说,汉长沙定王刘发五世后有光武帝刘秀,今恭王刘彊后五世恰好是刘虞,说明刘幽州也当为帝。还说,四星会于箕尾,谶语说,神人将在燕分,也说明刘虞当称尊。又说,济阴人王定拾得一枚玉印,上面写着“虞为天子”。更说,人们曾见两日出于代郡,说明刘虞当代为帝……

袁绍也找曹操商量此事,曹操断然予以拒绝。他再找袁术商议,袁术当时正想自立为尊,便也假托公义予以否决。

于是袁绍和韩馥找到乐浪太守张岐,到达幽州,把欲立刘虞为帝的想法说了。刘虞一听,厉声呵止,坚决予以拒绝,甚至说如果你们再逼我,我宁可跑到匈奴流浪,袁绍、韩馥这才罢休。

在这件事上,袁绍是真动了孬点子,想另立中央。而韩馥,实际上就是在起哄。

接下来,袁绍蛇吞象的好戏开始上演了。

五、被让冀州

袁绍忽悠刘虞不成,变换目标,开始把枪口对准韩馥。

当时袁绍是这样玩的:他先写信给公孙瓒,说我们南北夹击冀州,取冀州后平分。然后让荀谌、辛评、郭图、高干轮番给韩馥上眼药水:“使君,公孙瓒要来取冀州了,你知道么?”

韩馥一听,搞小动作我行,干仗我不行啊,就急忙问老乡

颍阴荀氏

的荀谌:“这该咋办?”

荀谌倒也不客气,老乡坑老乡,坑得泪汪汪:“使君您自己看,声望、智谋、仁厚、武勇甚至外貌都不如袁太守。这样吧,你把冀州让给袁公子,让他们两强互杠。这样袁太守对您感恩戴德,公孙瓒也搞不到你头上,岂不美哉?”

经荀谌这三绕两绕,加上辛评、郭图等人在一旁连哄带吓,韩馥没主意了,真就谁劝也不听,把冀州给让了!

这样,袁绍仅凭一张破嘴,就把冀州给忽悠到手。附带着,韩馥手下的沮授、田丰这样的牛人也归了袁绍。

六、忧惧自裁

袁绍得冀州后,任韩馥为奋武将军,但只是个空壳,既无兵也无权。

不但如此,人走茶凉。当年韩馥手下的朱汉,不受重用。如今归了袁绍,就巴结新主,派兵包围韩馥府邸,韩馥吓得跑到楼上。朱汉抓住韩馥儿子,把他两条腿都打断了。

袁绍这时又出来装好人,抓捕朱汉并将其处死。不过韩馥吓得够呛,死活不在冀州呆了,要求离去。袁绍也同意,于是韩馥又投奔陈留太守张邈。张邈是汉末三国时有名的大侠,就收留了他。

但韩馥在张邈处,还是邻人疑斧,觉得袁绍不会放过自己。有一次,袁绍派人见张邈,二人一阵耳语。韩馥恰好看到了,就怀疑袁绍这是要秋后算账,找张邈害自己。

他越想越不对味,干脆走到厕所,用裁书刀自杀了事。

可怜,可悲,可叹!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名资深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古来冲阵扶幼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赵子龙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将领,他在长坂坡之战和汉水之战中的...
原创 民... 在民国时期的众多军阀中,最具独特风格的,莫过于直系军阀。那么,为什么直系与其他军阀派系如此不同呢?首...
原创 盘... 岭南指的是五岭以南的广阔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岛及越南北部等地。居住在这里的百越族,属...
加强文学交流 赓续中俄友好 “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写道:‘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历史的记忆和真相...
原创 孩... 叶正明是叶挺将军的次子。自1943年起,他成为了父亲身边生活时间最长、年纪最大的孩子。对于父亲,他有...
原创 诸...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与冷静。某次,诸葛亮在城池中防守,他...
原创 赵... 《长平之战》,这场战国时期最为惨烈而又恢宏的战争,是赵括因为盲目自信而大败的悲剧。赵括未曾察觉的陷阱...
曾国藩临终前,李鸿章询问他何人... 《——【·前言·】——》 曾国藩,晚清四大名臣之首,临终前,李鸿章曾询问他:“何人可堪大用?”这个问...
原创 抗...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而中国共产党与国民政府为了共同抵御外敌,开...
原创 神... 导语:一代奸臣赵高,为何死得那么窝囊?相信很多历史的网友都有所耳闻,不仅仅在《神话》剧情里边有所体现...
原创 赵... 三国时期,赵云屡屡杀敌,但是为何却被认为是二流武将? 这个问题似乎颇为有趣,关羽斩杀的颜良与文丑,是...
原创 看... 好的,以下是您提供的文章重新改写后的版本,尽量保留原意,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 --- 01 读书...
原创 民... 中国近代军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袁世凯的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的覆灭后,尽管全国各地涌现出大大小小的军...
原创 清... 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有一位剃头匠,他通过自己的刀技将一根冬瓜上的白毛轻松剃去,刀法极其精准,甚...
原创 雍... 高毋庸和李德全这两位历史人物,同样都握有皇宫中的秘密,然而命运却天差地别。高毋庸最终被处死,而李德全...
原创 明... 在中国古代,皇后和皇太后是地位极为尊贵的女性群体。从她们的一生来看,虽然各自的生活和命运有所不同,但...
原创 日... 美版知乎:日本人如何看待二战中的暴行? 在美版知乎上,一位美国网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日本人如何...
原创 江... 民国时期正是新旧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尽管许多文人和学者受过新式教育,崇尚婚姻自由,但很多人依然难逃包...
原创 晚... 时光如流水般逝去,一个人生命的时光总是短暂,转瞬即逝的生活理应留下一些值得铭记的印记,让后人能够回望...
原创 孙... 山东临沂的旧城南部大约1公里的地方,耸立着两座相对的小山岗。东边的山岗被称为金雀山,西边则是银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