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公元716年,渤海国使者呈入番书至唐玄宗殿前,文字非曹非隶非篆,迹异形奇体变,满朝大臣,均不能识。
玄宗怒道:“堂堂天朝,济济多官,如何一纸番书,竟无人梦识其一字!不知书中是何言语,怎生批答?可不背先邦耻笑耶!”
众皆汗颜,正为难间,玄宗想到李白,即召入宫,李白事得番文,宣诵如流。玄宗大悦,即命李白亦用草字一副诏。
李白欲借此机会奚落高力士,乞请高力士为他脱靴。玄宗笑诺。高力士一直是玄宗身边最近之人,哪里受得了如此窘迫,只因皇上有旨,不便违抗啊,无可奈何忍气吞声,遵旨而行。李白非常欣慰,遂草就答书,遣归番使。
高力士呢,当然对此事耿耿于怀,但李白正受玄宗所宠,他不好直接再玄宗面前诋毁李白,继而转向杨贵妃。
一天,高力士与杨贵妃谈及诗歌,劝贵妃废去清平调。贵妃道:“太白清才,当代无二,奈何将他诗废去?”
高力士冷笑道:“他把飞燕比拟娘娘,试想飞燕当日,所谓位何事?乃敢援引比附,究是何意?”贵妃立时变色。
唐代妇女以丰满为美,贵妃亦不例外,而汉代妇女自皇后赵飞燕始,以纤瘦为美,汉成帝生怕大风把赵飞燕吹走,还专门为她建了一座七宝避风台。玄宗尝戏语贵妃道:“似汝当便不畏风,任吹多少,也属无妨。”贵妃知玄宗有意讥嘲,未免介意。女人在别人说自己胖这件事情上,都是心胸狭窄的,贵妃受高力士挑拨,认为李白作诗嘲讽自己体型偏胖,不由得记恨起李白来。
自此贵妃入侍玄宗,屡说李白纵酒狂歌,失人臣礼。玄宗虽极爱李白之才华,奈为贵妃所厌,也只得与他疏远,不复召入。李白知道为高力士报复,亦对李林甫把持的朝廷失去信心,天宝三载,李白恳求还归故里。玄宗赐金放还,李白遂又浪迹天涯四方去了。
李白一生怀才不遇,像这种人往往在某一方面有着惊人的造诣,却也往往有种惊人的性格缺陷。不妨设想一下,以李白之才,倘若具有一点儿官场的处事智慧,又以唐玄宗对他的宠爱,他可以做一任宰相,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我们每个人只有宽度而没有厚度精度,或者只有厚度而没有宽度,那么,取得的成就就不会太大了,也很难适应社会,而相对来说,各方面均衡一些的人,总会在人生的海洋中有的更畅快一些。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游得畅快一些,开心一些,自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