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外甥投奔曾国藩,饭桌上的动作,让曾国藩立刻将其遣送回家
迪丽瓦拉
2025-09-05 11:36:53
0

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一书中曾提到:“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至今,其中之一是《曾国藩家书》,另一套则是《冰鉴》。”

《冰鉴》是曾国藩总结自己识人、用人经验的经典之作,对于深入洞察人心、观察人性具有极大的帮助。许多杰出人才都被曾国藩通过这些方法挑选出来,并在晚清时期崭露头角。然而,也有一些心怀不轨之人,试图混水摸鱼,但最终都被曾国藩一眼识破。举个例子,曾国藩的一个外甥前来投奔他,仅仅在饭桌上的一个小动作,便让曾国藩看出此人难成大器,于是他决定将其送回家。那么,这个外甥究竟做了什么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众所周知,湘军是曾国藩通过复杂的师徒、亲戚、朋友关系在湖南一带所组建的一支地方武装力量。由于湘军的经费大多由曾国藩个人承担,可以说它是他个人的武装力量,毫不为过。湘军的指挥几乎完全由曾国藩及湖南的其他将领主导,清朝中央其他官员根本无法对其施加影响。

正因为如此,当湘军成功收复了重镇武汉后,咸丰皇帝曾感慨道:“失去了半个洪秀全,却迎来了一个曾国藩。”因此,慈禧太后在之后支持李鸿章建立淮军,并使左宗棠从湘军独立出来。而湘军的将领任命权,几乎完全掌握在左宗棠手中。只要他看中某人,便能让其在湘军中如鱼得水。

在历史上,许多名人出于自身声誉的考虑,都不愿意过度任人唯亲,但曾国藩却不拘一格,举贤不避亲。只要有能力,他就会让你加入湘军。因此,在湘军中,父子、兄弟、邻居等亲戚朋友同在一个部队的现象屡见不鲜。然而,这种局面也使得湘军内部的关系错综复杂,管理上相当棘手。曾国藩的外甥请求投靠他时,他虽然答应,但并不完全了解外甥的为人。为了更好地识人,曾国藩决定通过细致的观察来了解外甥。与普通领导不同,曾国藩通过一顿饭来考察一个人的性格,他通过观察对方在饭桌上的举止,从中判断其品性如何。而外甥并不知情,看到舅舅这么热情,还特地请他吃饭,便高兴地答应了赴约。

饭桌上,曾国藩热情款待外甥,让他感受到一种亲切与温暖的气氛。然而,这顿饭过后,曾国藩却给了外甥一笔钱,并决定将他送回家。外甥完全不理解自己做错了什么,而他的母亲(曾国藩的姐姐)得知后也十分生气,甚至写信责骂曾国藩。那么,外甥究竟做了什么让曾国藩如此决绝呢?

原来,在吃饭过程中,曾国藩注意到外甥挑出了碗中的秕谷并将其丢到一旁。秕谷是那些形状不完整、空心或不饱满的米粒,与普通米相比,口感较差。外甥自小生活优越,厌恶吃秕谷也不足为奇,但这一举动却让曾国藩看出了他性格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他是一个挑剔且无法吃苦的人。军队可不是普通生活,一旦遇到战争,粮食短缺,甚至可能连野菜、树皮都得啃。外甥这样娇生惯养,显然不适合加入军队。而且,挑剔的性格也让曾国藩看出,他不愿与人共苦,一旦有人给他利益诱惑,他很可能会出卖自己,甚至背叛湘军。浪费粮食的行为更是让曾国藩感到不满。最终,曾国藩决定,宁愿得罪姐姐,也不让外甥留在身边。

然而,如果外甥是块璞玉,曾国藩也绝不会吝惜时间去雕琢他。比如,晚清名将江忠源,初识时,江忠源声名狼藉,在当地被称为“无赖秀才”,嗜赌好色,行为不拘礼仪,很多当时的大佬都不屑与他交往。但曾国藩却看出江忠源是一个可塑之材。果不其然,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江忠源投身湘军,成为一员虎将,在家乡组织起“楚勇”前往广西参战。战败后,江忠源宁死不屈,最终选择自杀殉国。曾国藩曾预言,江忠源必将建功立业,并且会以节义死。

此外,后来成为台湾首任巡抚的刘铭传,也是曾国藩慧眼识珠的例子。在李鸿章建立淮军后,曾国藩曾帮助李鸿章挑选得力干将。曾国藩的方法很简单,他让李鸿章将这些人集中在一起,共同生活、共餐共宿,观察他们日常中的表现。一天晚上,大多数人已经入睡,曾国藩和李鸿章悄悄走进宿舍查寝。只见一位读书人正坐在窗前,一边喝酒,一边翻阅《史记》。曾国藩对李鸿章说道:“这个人可以重用。”李鸿章深信曾国藩的眼光,因此很快就将刘铭传提拔起来。果然,刘铭传后来的表现堪称出色,成为两岸人民敬仰的民族英雄。

在《冰鉴》一书中,曾国藩还介绍了许多识人的技巧。其中,他强调首先要观察一个人的气魄、精神和性格。若一个人有“贵相”或“富相”,必定是端庄稳重、谦和包容、做事有条理、心怀天下。这四个特质中,尽管不能每一条都完全具备,但至少应有其中之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古来冲阵扶幼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赵子龙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将领,他在长坂坡之战和汉水之战中的...
原创 民... 在民国时期的众多军阀中,最具独特风格的,莫过于直系军阀。那么,为什么直系与其他军阀派系如此不同呢?首...
原创 盘... 岭南指的是五岭以南的广阔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岛及越南北部等地。居住在这里的百越族,属...
加强文学交流 赓续中俄友好 “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写道:‘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历史的记忆和真相...
原创 孩... 叶正明是叶挺将军的次子。自1943年起,他成为了父亲身边生活时间最长、年纪最大的孩子。对于父亲,他有...
原创 诸...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与冷静。某次,诸葛亮在城池中防守,他...
原创 赵... 《长平之战》,这场战国时期最为惨烈而又恢宏的战争,是赵括因为盲目自信而大败的悲剧。赵括未曾察觉的陷阱...
曾国藩临终前,李鸿章询问他何人... 《——【·前言·】——》 曾国藩,晚清四大名臣之首,临终前,李鸿章曾询问他:“何人可堪大用?”这个问...
原创 抗...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而中国共产党与国民政府为了共同抵御外敌,开...
原创 神... 导语:一代奸臣赵高,为何死得那么窝囊?相信很多历史的网友都有所耳闻,不仅仅在《神话》剧情里边有所体现...
原创 赵... 三国时期,赵云屡屡杀敌,但是为何却被认为是二流武将? 这个问题似乎颇为有趣,关羽斩杀的颜良与文丑,是...
原创 看... 好的,以下是您提供的文章重新改写后的版本,尽量保留原意,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 --- 01 读书...
原创 民... 中国近代军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袁世凯的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的覆灭后,尽管全国各地涌现出大大小小的军...
原创 清... 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有一位剃头匠,他通过自己的刀技将一根冬瓜上的白毛轻松剃去,刀法极其精准,甚...
原创 雍... 高毋庸和李德全这两位历史人物,同样都握有皇宫中的秘密,然而命运却天差地别。高毋庸最终被处死,而李德全...
原创 明... 在中国古代,皇后和皇太后是地位极为尊贵的女性群体。从她们的一生来看,虽然各自的生活和命运有所不同,但...
原创 日... 美版知乎:日本人如何看待二战中的暴行? 在美版知乎上,一位美国网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日本人如何...
原创 江... 民国时期正是新旧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尽管许多文人和学者受过新式教育,崇尚婚姻自由,但很多人依然难逃包...
原创 晚... 时光如流水般逝去,一个人生命的时光总是短暂,转瞬即逝的生活理应留下一些值得铭记的印记,让后人能够回望...
原创 孙... 山东临沂的旧城南部大约1公里的地方,耸立着两座相对的小山岗。东边的山岗被称为金雀山,西边则是银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