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新冠疫情是否应该放开的讨论不断引发争议,特别是在是否加大力度引进辉瑞新冠药物的议题上,网络上也充满了不同声音。王小东先生愤怒地批评了一些互联网大V,这些大V明明心知肚明,却故意在网上带节奏,误导粉丝、骗取流量,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赚取利益,把钱投到美国买房子。他指出,这些人并非愚蠢,而是充满恶意的,他们心中有着明确的算盘,却故意选择做错事,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这一幕让我不禁联想到清朝末期的洋务运动,尤其是驻英副使刘锡鸿这个人的事例。他表面上是坚定的反西方、反对洋务运动的支持者,多次捏造罪名陷害改革派官员郭嵩焘。然而,在私底下,刘锡鸿却十分羡慕西方的社会制度、科技和民生,展现了典型的两面派行为。他不仅是洋务运动时期反对洋务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当时保守主义的一个象征。
刘锡鸿原本在道光年间通过科举成为举人,后在郭嵩焘手下任职,郭嵩焘非常重用他。后来,郭嵩焘被任命为驻英公使,刘锡鸿便主动向他请求调任驻英副使一职。郭嵩焘答应了,但仅仅提名他为参赞,实际任命为副使。此举让刘锡鸿心生怨恨,他不遗余力地向朝廷上报郭嵩焘崇洋媚外、出卖国家利益的行为。实际上,刘锡鸿所谓的指责,实际上只是郭嵩焘按照国际外交礼节所做的正常举动。
刘锡鸿指责郭嵩焘的罪状包括:批洋人服饰、见巴西国主时未起立、翻阅音乐单等。从今天的视角来看,这些指控显得毫无根据,简直是无中生有。看到刘锡鸿这种不择手段的方式,不少人可能会觉得他是固守传统的顽固派,反对任何改革。可实际上,刘锡鸿的内心深处却另有一番想法。他曾写过一本书《英轺私记》,书中的内容可以看作是他的个人日记,甚至并没有打算公开出版。在这本书中,刘锡鸿多次表达了对英国制度、科技和文化的由衷羡慕。
他在书中提到:“洋人每有创建,皆商民合股,谓之公司,虽然资金庞大,依然能够及时办成。”他对英国火车的描述也充满了惊叹:“常常几日内便能跨越万里,真是技艺的奇巧,仿佛地球变小了一样。”此外,他还访问了英国的医院和养老院,对英国社会的福利体系非常赞赏:“在英国,每个地区都有养老院、育婴院、济贫院等社会保障机构,帮助有需要的人。”他对英国的议会制度同样充满钦佩:“英国的议会制度,每次开会时,官员和民众都会各自表达观点,长时间辩论,直至有理有据,务必合乎事理。”
实际上,刘锡鸿心里非常清楚,英国的制度、科技和文化的先进性。他在书中记录下了自己对西方世界的真正感受,内心的想法与郭嵩焘并无二致。然而,表面上他却依然坚持一套保守的论调,不顾事实,一再诬陷郭嵩焘,给人留下了一个顽固派的印象。正如王小东先生所说,刘锡鸿根本不是愚笨,而是出于个人私利而作恶。
如今,经过三年的疫情,经济疲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滑,然而,某些互联网大V依然坚持民粹主义,反对全球化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拒绝实事求是地面对经济发展。他们依旧在网上带节奏,迎合情绪,制造反美情绪,煽动封闭与战争,鼓吹民粹主义和虚假的空洞口号。他们的真实目的,不外乎是为了骗取流量,赚取利益,甚至以此资金去购买美国的房产。他们和刘锡鸿一样,内心深处只关心个人利益,而不顾社会的长远发展。他们不过是无耻的小人罢了。